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姬建民 《前线》2008,(6):19-19
汶川地霞后,我曾经设想,假如我被埋在废墟下一息尚存,最盼望的是什么?是身着绿色军服的子弟兵的救助。假如我被救出后,最急切得到的是什么?是身着白色职装的医护人员的疗救。假如我恢复神智,最渴望看到的是什么?是永远矗立、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相似文献   

2.
“他是一位志愿者。“5·12”地震后,他5天没吃一顿饭,靠生理盐水维系,80多个小时连续奋战在救援现场,救出了29名生还者。 今年5月12日,他将与他的新娘步入婚姻殿堂,新娘是他在地震中救出的一位女孩的表姐。震后一年,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灾区,同时,一支专业的志愿者服务队在他的带领下正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3.
震后沉思     
王毅人 《奋斗》2008,(7):11-11
从5月12日起,在最初的那几天里,我几乎整日都坐在电视机前,我密切关注着汶川、北川和一切灾区的信息。我为每救出一个受困者而庆幸,而一次又一次为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和失去孩子的父母而落泪。在这次灾难中,我熟悉了许多像王毅、蒋敏等英雄人物的新面孔,而在《爱的奉献》大型文艺演出中,对许许多多熟悉的文艺战士又加深了印象。然而在我脑海中打下烙印最多的还是那些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和白衣天使们,他们为救灾工作付出了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4,(3)
<正>"咱救人不是为钱,也不是为表扬,那一条条活生生的命,决不能在我眼前消失。"朴实敦厚、乐观爽快,见到王金清,让人感到这个壮实的汉子有一种托靠和亲切感。今年41岁的王金清,是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万水泉镇第八农业分公司农民。他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从17岁至今,至少已从黄河里救出了150多人。他是个农民,是位个体经营者,却自觉担当着黄河义士的责任,他从未向被他救出的落水者及其家属要过一分钱,也婉拒一切酬谢。  相似文献   

5.
被自己从冰冷的河水中救出的小女孩,现在反而成了自己的被告人。  相似文献   

6.
正义 《廉政瞭望》2010,(11):54-55
陕西宝鸡一位老父亲,为寻找见网友后失踪的儿子,仅凭着一个公用电话号码,踏遍南阳,找到了囚禁儿子的传销魔窟。老父无惧危险,打入传销组织,机智地与传销头目周旋,要将儿子救出魔窟。  相似文献   

7.
袁文婷:把生命献给学生的新娘 刚满26岁,还有几天就要结婚的袁文婷,是什邡市民主小学的一位优秀语文老师,大地震发生之时,她在奋力救出了10余名学生后,因为楼房的垮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 她最后救出的孩子叫吴佳辉,他一听到袁老师的名字就开始嚎啕大哭,嘴里一直叫嚷道:"袁老师还被埋在里面,她没有死,我看见她倒下的,她手里还牵着同学."在他的脑海里.一直都回放着地震发生那一刻时袁老师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一个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救出驴子,但几小时过去,仍无能为力。驴子在井里哀嚎着,  相似文献   

9.
1976年,唐山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不知毁掉了多少家庭,使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在众多孤儿中,就有我孤苦伶仃的身影,那年我刚刚过了10岁的生日。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救出来的。当我在帐篷里苏醒时,第一眼看见的是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军人。我望着她那疲倦的面容,轻声地问:“我爸妈他们在哪里?”这时,女军人充满血丝的双眼里马上浸满了泪水。我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顿时放声大哭,叫喊着爸妈和妹妹的名字。女军人把我轻轻地搂在怀里,哄着我说:“孩子,不要哭,解放军叔叔会找回你的家人。”话音未落,她的眼泪滴在我的脸上。后…  相似文献   

10.
1976年,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不知毁掉了多少家庭,不知使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在众多孤儿中,就有我孤苦伶仃的身影,那年我刚刚过了10岁的生日。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从废墟里被救出来的,当我在帐篷里苏醒时,第一眼看见的是一位头戴五角星、身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军人。我望着她那疲倦的面容,轻声问她:“我爸妈他们在那里?”这位女军人充满血丝的双眼里顿时浸满了泪水。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18):96-97
一头驴子掉进枯井之中。主人请来一群朋友帮忙,想要救出驴子。但是,井太深,加之井壁狭窄,大家想尽办法都无济于事。主人想到驴子跟随自己十多年,没少吃苦,现在就要这样活活饿死在井中,很不忍心。最后他决定填井。既然救不了驴,就让它死得快一点、少受一点痛苦。  相似文献   

12.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0,(18):62-62
"老乡,要坚持,子弟兵正在救你们。""总理,您放心。我能挺住。""老乡,你再坚持一下,马上就把你救出来。" ——在舟曲一处被淤泥掩埋的废墟前,10多位解放军官兵正在抢救幸存群众。温家宝总理来到挖出的救援洞口前,弯下腰仔细向洞口内察看,询问正在救援的战士,并大声鼓励被困群众  相似文献   

13.
你说我说     
《新湘评论》2010,(18):62-62
"老乡,要坚持,子弟兵正在救你们。""总理,您放心。我能挺住。""老乡,你再坚持一下,马上就把你救出来。" ——在舟曲一处被淤泥掩埋的废墟前,10多位解放军官兵正在抢救幸存群众。温家宝总理来到挖出的救援洞口前,弯下腰仔细向洞口内察看,询问正在救援的战士,并大声鼓励被困群众  相似文献   

14.
张颖 《廉政瞭望》2010,(5):56-57
海地发生73级地震后,中国驻海地维和女警汪雪艳冒着随时可能被废墟吞没的危险,徒手挖瓦砾,救出5名幸存者,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称赞,国际社会称她为“最美维和女警”。  相似文献   

15.
蒋书 《党员特刊》2003,(7):24-26
在大连付家庄海滨,有一个叫王勇的人整天在那里转悠。他既不出海捕鱼,也不经商,被人们称为“海流子”。就是这个“海流子”,从大海中救出了100多个人。  相似文献   

16.
临危不惧舍己救人———记共产党员路月明见义勇为的事迹○路笛198年3月下旬,中共庆阳地委政法委员会收到一位打工妹从西安寄来的信。信中叙述了一位西峰青年把她从歹徒手中救出的经过,并在信中夹寄了100元钱,请政法委领导帮她找到这位恩人并把钱转给这位见义勇...  相似文献   

17.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时,有一位少年,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就在大家都在四处寻找出路逃生的时候,他却毅然选择自己留下来帮助老师快速组织同学们撤离。随后又组织同学开展营救,用手掏、用木棒敲,很快在废墟中救出4名同学。为便于救助垮塌教学楼里的师生,他又组织同学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开辟了两条路,一条专门走担架,一条供救援人员进入。  相似文献   

18.
鸿雁 《廉政瞭望》2008,(8):48-50
举世瞩目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第9天,四川省什邡市巴蜀电力公司金河电站引水隧洞中洞工地所处的悬崖上,直升机救起一名38岁的女性幸存者崔昌慧。崔昌慧在地震中多处骨折,是工友们的庄重承诺和舍生忘死的顽强精神,使她怀着必胜的信念,靠吃蚯蚓、野草,喝自己的尿液,一直支撑到被救出。  相似文献   

19.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F0003-F0003
一场灾难,令人悲泣;一曲浩歌,感天动地;一种大爱,默然凝聚;一个民族,坚强屹立;一个中国,世界惊奇!正值“八一”建军节,面对汶川特大地震,中国军人的身影让我们久久不能忘记。地震发生后,人民军队义无返顾,冒着震后极端的气候和极端的着陆条件,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一次次把人民救出死亡线,再次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军人的风采。“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是灾区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切呼唤和发自肺腑的感激。胡锦涛主席在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对在那里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说:“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这是对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20.
索南东智,一个出身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乡吾满道村的藏族学生。他在这个春花烂漫,花香袭人的春日里冒着生命的危险,从火海中救出被困的女童,自己却被严重烧伤。而在此之前,撒拉族中学生马德清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事迹在循化县已传为佳话。这一个个用行动诠释着生命高度的壮举,奏响了一曲民族团结的凯歌,彰显出危难时刻见真情的英雄本色,犹如一束和谐的阳光,激励着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奋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