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蹲点地点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懂甲村从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政府往懂甲村方向的盘山公路,开车大约走18公里后,进入一个三面环山、形似"簸箕"的山坳里,路就到了尽头。兰金照原来的家就在那个"簸箕"底里。那是懂甲村甲灶二屯,从出生起,兰金照就住在一间用木板、竹壁和茅草搭盖的简陋房子里。房子依山顺坡而建,冬不遮寒凉,夏不防蚊虫,遇到暴风骤雨人就心惊神乱。  相似文献   

2.
区内视点     
<正>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加快推进预计2018年年底建成通车的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起于河池市金城江区北香圩村、止于百色市右江区那务村,途经河池市金城江区、南丹县、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和百色田阳县、右江区共7个  相似文献   

3.
坦途暖民心     
正"瞧这板坝村的‘水泥路’,人没走几分钟,衣服和鞋就像抹了土似的,全身都黄了,这自带的魔术效果,还挺神奇的嘛!"2015年以前,对于从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板坝村到河池市城区赶集的村民余安平来说,这一句短短的玩笑话,像是一把尖刀刺进他的内心,让他备受煎熬。和余安平同样煎熬的,还有板坝村的2530多名群众。因他们到河池市城区去赶集时,满身灰土的狼狈样子也曾遭到"调侃"。他们气恼但也无奈,因为他们的出行  相似文献   

4.
区内视点     
《当代广西》2015,(1):6
<正>""老百姓才是党委、政府的衣食父母"2014年12月14日至1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深入河池市天峨县、南丹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就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情况进行调研。在天峨县六排镇都隆村,彭清华与正在采摘百香果的村民亲切攀谈。说到调整种植结构带  相似文献   

5.
河池市、南丹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矿产资源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现予以发布实施,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执行《规划》。《规划》是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以及矿产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在农村,红白事家家户户都会遇上。整治大操大办陋习,提升乡风文明,钦州市浦北县白石水镇良田村找来了一群"管得细"的能人。"群众的事,还得群众自己管,这样才能长久,镇党委提供指导就好。"白石水镇党委书记劳绍朋说。于是,良田村便有了村民们提高自治德治、加强乡村法治、促进村屯和谐稳定的故事。最初,来自族老、老党员、人大代表、妇女、村干部等不同领域界别的8名村民,组成了村"红白理事会"。  相似文献   

7.
正在广西丹泉酒业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碌地对酿酒材料进行发酵;在南丹南方金属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机器人井然有序施工作业……最近,在河池市南丹县各企业,笔者看到一幅幅热火朝天的生产画面。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南丹县始终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协调推进"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掘基层治理潜力,全力以赴抓防控、争分夺秒抓生产、多措并举促就业,努力推动战"疫"复工就业同步推进、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8.
"老马的观赏竹都种到北京奥运会场馆了,这在我们县里也是头一回啊!"前不久,记者来到素有"浙北花卉苗木第一村"之称的浙江省安吉县孝丰镇统溪村。说起村里的苗木产业,村党支部书记黄文德就向记者推荐村中的骄傲人物——苗木种植大户马明峰。"已有不少记者要找我,我都没时间,今天正好回家来开点税票,被你们赶上了。"45岁的马明峰搞了25年苗木种植,今年上半  相似文献   

9.
正8月5日清晨的合山,雾霭尚在黛色的山峦上欲散还聚,晨曦就穿过缥缈的白云,洒下了彩色的霞光。那绚丽的霞光点燃了河里镇洛满村那些贫困户满足的笑意。一大早,村里就按实际或需求给每一户贫困户发放鸡苗、猪苗、化肥等价值1000元的市本级扶贫物资。"这鸡你拿回去怎么养呢?"记者问刚领了70只鸡苗和两包饲料的双凌屯村民江朝益。"放山上养。"江朝益说,他准备利用周围的荒山,搞一个60亩的养殖场,不仅养鸡,还养兔和羊。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这里每家每户都用上了安全水,人人都喝上了纯净水。"8月10日,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江南乡上和村老支书蓝剑才,指着村部所在的娅景屯后山上星罗棋布的家庭水柜感激地说。放眼望去,山坳里修建了约70个家庭水柜,水柜顶上写着的字串起来读就是:"永不忘党恩""饮水有保障,脱贫奔小康"。村委会主任蓝桂平介绍,娅景屯的山坳是一个天然的集雨场,一下雨就有水从石缝里流出来。以前,各家各户在山上寻找有水流的石缝,并用泥土围成一个小水池取水。但因为容积小,每到农历10月  相似文献   

11.
正"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这首诗在百色市德保县足荣镇老坡村几乎家喻户晓,大家都说用来形容这里最合适不过了。两年前,村里还是泥泞的黄泥路,河水泛滥成灾,无长久可发展的产业,可仅仅过了两年,它就融合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美。晴天,白云缱绻,秀美青山,汩汩流水;雨天,雾色朦胧,山水泼墨,宛如仙境。产业做起来了,村民生活也越来越好。因地制宜生产"美"天刚蒙蒙亮,德保县足荣镇老坡村的贫困户黄龙丰就背着刚割的野草到家里的鱼塘投喂。三捆水草肆意撒在池塘上,肥  相似文献   

12.
<正>雪在下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九峨村的山路又窄又崎岖,何方礼的衣服全湿了,这天,他已经走了几个村寨。暮色渐浓,走了5个小时,终于走完通往红瑶女童戴金花家那10多里山路,一身泥水一身汗地出现在她的家门口。"哎呀!下那么大的雪你走那么远的路,累坏了吧,快进来烤一下火。"打开门看到何方礼,戴金花的父亲既惊讶又感动,一边让进门一边招呼老伴拿来开水给何方礼暖身子。"让孩子去读书吧。"刚一坐定,何方礼就开门见山地对两位老人说。"女娃读那么多书也没啥用,送女娃上  相似文献   

13.
<正>每天暮色时分,家住天峨县坡结乡尧山村金里介屯的村民潘家权就会扬着鞭子,乐呵呵地赶着自家养的60多只山羊和200多只鸡回家了。在尧山村这个小山沟里,这几乎是潘家权一家的经济"命脉",承载着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希望。而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潘家权一家仅靠种些玉米、红薯维持基本生活,人均年纯收入仅2000多元,而如今能拥有"如此规模的产业",怎能不令他高兴。像潘家权一样,尧山村417户1836人靠山吃饭的命运在这个小山沟里延续  相似文献   

14.
连日来,河池市南丹县通过县有线电视台和广场屏幕"晒"出17名乡镇及县直单位党(工)委书记的工作述职,让各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实绩在本部门本行业至少展播3个工作日,接受群众评议,并对述职期间的征求意见以及现场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增强各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正白裤瑶胞俱欢颜对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吧哈村的黎美莲来说,今年的春节和以往的完全不同。活到76岁了,第一次过那么"新"的年:新的环境、新的房子、新的生活、新的心情。在黎美莲的记忆里,以前的日子真是不堪回首,家里所在的坪山屯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一家五口人挤在一间60平方米的篱笆房中,冬不御沁骨之寒,夏受蚊虫之苦。好在去年,县里的扶贫干部把他们那种苦煎苦熬的日子都记在一个本子上,而  相似文献   

16.
正从防城港市上思县城往东走,过了明江河上的一座桥,就到思阳镇华加村的对河屯。一进村口,远远就看到那条表达了全村人拒绝毒品的决心和对当下幸福生活无比珍惜的红字标语,"手拉手远离毒品,心连心造福社会"。在村口的玉米地里,村民许玉琴一边给糯玉米培土一边开心地和记者聊村里的情况:"现在都没有年轻人在家了,春节一过,就都外出打工和创业,日子过得安稳踏  相似文献   

17.
正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行驶,群山不断后移,路边苍翠欲滴的绿叶焕发着勃勃的生命力。近一个小时车程后,我们来到了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自成村都安瑞孟轩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瑶山牛养殖示范基地。"这里养的是86个贫困户的牛,有两户是最幸福的啦,等到牛出栏后,他们不仅可以分红,每户还能得到一头牛犊!"在瑶山牛养殖示范基地里,饲养员周丽缝一边喂牛一边说,"上个月,这两头母牛各生下了一头健康的牛仔,给我们牛场增添了喜气和福音!"  相似文献   

18.
<正>走近"首家专职人民调解室"孙振堂,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人,今年60岁。40年前,从部队退伍以后,他先后在乡镇从事综治工作,2002年临近退休的他,又在户籍所在地的樟树村干起了调解这档子事,是一个干了几十年的"老调解员"。2011年4月1日,这一天,是孙振堂有生以来见到媒体记者最多的一天,来自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的50多位记者共同走进了以他为首席调解员的西店"和解工作室"。这或许也是西店镇有  相似文献   

19.
<正>"手指一点就可以了,基层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是方便!"2016年12月20日中午,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上圩村党支书杜成光忙完农活,掏出手机点开河池市"先锋微远"微信平台上的掌上课堂,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资料。手机上的统计显示,在线学习过这两个专题的党员数逾8万人。自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河池市找准学习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点,通过手机微信搭建方式灵活且覆盖面的学习、交流、考评、提升平台,向广大党员传播"两学一做"基  相似文献   

20.
正"自1998年当选县人大代表,我就给自己立下'军令状':让荒山变梯田,梯田变成金银坡;让羊肠小道变盘山路,让山里人能走出去,外商引进来,彻底改变长岭村贫穷落后的面貌。"2018年7月28日上午,在内乡县赵店乡长岭村的海拔最高的小庙顶山上,远眺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果园,看着挂满枝头的核桃,追忆往昔,周全力感慨万千,"现在,承诺都兑现了!"过去,当地人一提起长岭村,都直摇头:"气死龙王爷了!地太薄,下再多的雨也不够使。"交通不便,羊肠道只能过木板车,花生卖不上好价钱,果子也只能烂在山上。如今,路路畅,村民喜洋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