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殷切嘱托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这几项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一并研究、同步推进。当前,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倒排工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相似文献   

2.
“九五”开局之年,曲靖地区行署民族宗教事务局紧紧抓住扶贫主题,通过试验示范工作的逐步实施为帮助民族地区攻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项目争投入,以管理保效益,把有限的民族资金盘活用好,取得了初步成效。选准角度开展试验示范曲靖地区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79%,人口达45万,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较为突出。现有自治县(寻甸)1个,属国家确定的扶贫攻坚县.民族乡8个,其中4个届省列扶贫攻坚乡,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行政村93个,民族自然村661个。由于过去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教育滞后,民族地区贫困面大、…  相似文献   

3.
卢平 《今日中国论坛》2012,(12):105+107
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  相似文献   

4.
<正>"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对扶贫攻坚提出殷切期望。"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采取超常规措施。""要加快老区建设和发展,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情系贫困地区群众,对广西脱贫攻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广西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惦数平念民总牵族书挂群记少众一数脱直民贫高族攻度地坚重区问视和题和少。这些年,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与乡亲们共商脱贫致富大计,开出一张张脱贫"药方"。他还将推进脱贫攻坚和促进民族团结工作做了有机联系,指出团结促发展,发展筑团结。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是扶贫攻坚的关键因素,只有完成了少数民族脱贫攻坚任务,各族群众才能携手并进,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因此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特别是高质量完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的新思路韦显寿,谭云霞我国现在尚有6500万农村人口未脱贫,其中很大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解决这些人口脱贫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到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7.
正河口是云南省唯一一个瑶族自治县,位于红河州东南端,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街省山水相邻,国境线长193公里。居住着汉、瑶、苗、壮、傣、彝、布依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9%。河口是"集民族直过区、边境地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五位一体的民族聚居地区,也是云南省扶贫攻坚的难点地区。从地理上的边陲、经济发展的末梢,到货物集散的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居全国第二位,平均每3个人中即有1个是少数民族。发展民族教育对于云南省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各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现在,云南已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来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比如:创办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民族中小学、举办民族特色的大中专班、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和"三免费"教育政策、落实"两基"攻坚工程等。据云南省2015-2016学年初全省教育事业发  相似文献   

9.
张瑛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1):113-117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家曾制定一系列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优惠政策.目前国家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优惠的政策存在银行商业化目标与优惠贷款政策错位、经济基础与注册资本金相互矛盾、国家小旅游交通税收优惠政策缺位、金融优惠政策实施效果欠佳等问题.笔者提出要做好宣传服务工作、放宽银行企业资本金和资产负债率标准、加强东部地区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的对口帮扶、开展扶贫协作、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贷款以及建立少数民族教育资金的优惠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重要论述,为我国生态建设和扶贫攻坚实现双赢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引,民族地区在生态扶贫方面潜力巨大。针对现实中面临法律制度、法律观念和法律人才等短板因素,国家和民族地区应提高环境保护法效力层次、加大环境执法和司法力度、强化"微腐败"治理力度、提升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培养层次等,为民族地区生态扶贫健康快速推进提供长效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重要论述,为我国生态建设和扶贫攻坚实现双赢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引,民族地区在生态扶贫方面潜力巨大。针对现实中面临法律制度、法律观念和法律人才等短板因素,国家和民族地区应提高环境保护法效力层次、加大环境执法和司法力度、强化"微腐败"治理力度、提升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培养层次等,为民族地区生态扶贫健康快速推进提供长效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刘洋睿  张宝成 《前沿》2014,(17):164-167
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团结和睦对于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保障着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地发展。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基本现状研究和对加强少数民族公民教育对公民身份认同以及国家认同重要意义的叙述,提出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培养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前进论坛》2020,(6):32-33
农工党江苏省委会联络处是省委会社会服务职能部门,多年来,该处认真落实农工党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积极动员全省党员发挥人才、智力及联系广泛优势,以对口帮扶为抓手,投身贵州省大方县扶贫和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脱贫攻坚和民主监督工作,助推西部民族地区医疗、教育、产业、民生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融合。特别是2016年"农工党东部十省(市)组织支持毕节试验区大方县精准扶贫座谈会"和农工党中央下达参与云南省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以来,联络处更是加紧谋划.  相似文献   

14.
正"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发出总攻令。"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奔赴全面小康的路上,当前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期待。广西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有效遏制直至消除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民族地区贫困面广、贫困发生率高、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因此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文章分析了南宁市四个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同时指出脱贫攻坚工作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村两委班子能力建设、精心谋划扶贫产业、整合扶贫资金、精准判断帮扶需求、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规范驻村干部管理等措施,为保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省内信息     
《今日民族》2014,(12):61-63
<正>国务院扶贫办深入云南民族地区调研扶贫工作近日,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组深入昆明市东川区和临沧市博尚镇等少数民族地区实地调研扶贫工作。调研组强调,要通过开展建档立卡工作,了解扶贫对象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坚持瞄准扶贫对象,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目标。(本刊讯)  相似文献   

17.
实施第八个五年计划以来的五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有了较快的发展,经济实力有了增强,基础设施有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贫困面貌有了改观,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省委、省政府将扶贫攻坚主战场摆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了《贵州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建立了麻山、瑶山扶贫开发试验区,实行了以省为主,责任到县,扶贫到乡,效益到户的分级负责制和部门定点挂钩扶贫责任制,并从工作重点、政策措施、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出现了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新局面,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缩小东、中、西部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变成了社会主义本质在教育系统的延伸和体现。在举国上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由于政府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和优惠政策得不到有效贯彻和落实,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本文力图在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以及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探索过程中,提出一些能促进西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对政府的责任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文化扶贫先扶志(智),探索广西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向全社会传递了"要富口袋须先富脑袋"新理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广西积极发挥民族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探索打造的"非遗+扶贫""非遗+旅游""非遗+产业"模式,在带动群众摘贫帽奔小康中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效,同时探索了广西乡村振兴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4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他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了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前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条件。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要积极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激发各民族团结进步力量,加快民族地区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