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公民的有序参与成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参与型政治文化成为我国当前主导的政治文化。学校教育通常采用知识模式和实践模式两种方式将主导政治文化传递给教育对象,以培养适应政治文明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借用国外对于公民教育的两种基本模式,我们也可以由此分析当前在参与型政治文化建构中我国进行公民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化的传统、现状与发展对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有效消解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有益部分,培育与发展现代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3.
浅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的历史以及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之中,并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基本属于“臣民文化”,许多方面不适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应客观地对待传统政治文化,同时吸收世界优秀政治文化成果。要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公民意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是一种重要的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其主要体现为:协商民主有利于促进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协商民主有利于整合政治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协商民主有利于形成科学与民主的公共决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是臣民性和依附性、专制性和人治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传统政治文化正由臣民政治文化向公民政治文化、由依附政治文化向参与政治文化转型。有些地方政府官员没有顺应这一变化,其治理理念中尚存的专制性和人治性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消减群体性事件必须实现政府治理理念向民主服务型和法治型转变,加强民众参与机制供给的数量和可操作性并使其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化主要是指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应,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政治行为、政治系统的复杂感知。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人治思想、臣民型政治文化以及民主的虚弱无力和强势政府等内容时至今日仍是影响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农民传统政治人格的断裂性、依附性、伦理性及封闭性特征阻碍了乡村社会的转型,制约了农民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空间,也不利于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农民传统政治人格的现代转向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培育乡村资本;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发展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整合乡村教育资源,发挥文化反哺功能。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5,(3)
政治价值的实现即主观形态或应然形态的政治价值成为客观形态或实然形态的政治价值,至少需要在选择民主政治制度、制约政治权力机器、培育先进政治文化等方面来努力推进。第一,在确认民主政治制度是实现政治价值的"最不坏"的制度载体的前提下,需要从根本政治制度体系、完善具体政治制度机制与操作程序、强化民主政治制度运行实践等方面完善民主政治制度。第二,需要从政治权力体系的内部制约、公民社会的外部制约、公民权利的价值制约等方面制约政治权力机器。第三,需要从培育先进政治价值体系,吸取传统政治文化和不同国家民族政治文化的价值理念,寻找培育先进政治文化的合宜路径与合宜方式等方面培育先进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作为分析人类政治行为的新概念,是人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政治文化的研究拓宽了政治研究的视野,突破了单纯从政治、经济制度角度研究政治现象的框框.参与型政治文化是当今政治文化建设的主流,其对于我国建设新型政治文明具有重大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政治层面上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政治发展不能脱离开政治文化背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建设的曲折就是因为忽视了自身的政治文化现状。中国的政治文化有民族传统的政治文化,也有马克思主义的和当代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国民主建设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政治文化,吸纳先进的政治文化,以文化为民主建设起点,使得民主制度与民主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中国民主政治实践中开始艰难地向现代转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践相结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政治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扩大和发展了基层民主,实行依法治国,推进新型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既是公民表达个人偏好实现自我利益的重要渠道,也是公民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确保公共政策的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和促进社会公正的应然价值取向。传统的公民文化、缺失的参与机制和有限的参与能力等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化的建设。培育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和构建公民参与型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政府推进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陆路 《世纪桥》2009,(9):33-3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需要形成民主的政治文化氛围。先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民主”理念在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中是缺失的。探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需的政治文化条件及其发展途径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主因素,其中重要表现,一是“主体-自我意识”,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主前提因素;二是“民本-民主主义”,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主基础因素;三是“选拔-推举执政”、“决策-参与议政”、“限制-权力制约”等,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主表现因素。这些民主因素的蕴含,有其重要的中国传统特点,并且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同时说明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并非简单地说是西方的“舶来品”。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4,(7)
农民的主体性决定了农民政治参与的形式、效能与基本走向。如果没有农民主体性条件的更新和优化,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当前我国农民的主体性在现代政治参与活动中呈现出政治理性与政治盲从之间的矛盾、参与要求与参与能力之间的反差、法律意识与人治情结共存以及权利意识和搭便车心理并存等几个颇具时代性的特征。不断优化农民的主体性条件,必须通过建构符合农民需求的理性参与型政治文化,塑造与民主政治发展相适应的政治素质、政治人格、政治品质,从而夯实农民政治参与的政治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不仅要有民主的制度,更要有民主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文化建设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界定其概念、明确其意义和建设目标,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治发展是正向的政治变迁,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水平的全面提升。但政治发展决不是一个孤立的自我发展的过程,而是受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经济市场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在此过程中,由于经济主体利益的分化、意识的觉醒以及民主观念的成熟,社会的政治建构以及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逐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李娟  李哲 《世纪桥》2008,(4):28-28,3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君主民本”、“三纲五常”、“内圣外王”的政治思想和社会一体化的政治价值以及泛政治化的思维方式,都与民主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厘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主异质性因素,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主政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亚伟 《唯实》2008,(11):74-76
我国选择的是“法治型”民主政治建设之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政权建设需要和人民权利意识的增长,是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客观因素。因而,“参与型”民主政治将是我国未来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的进一步完善,政治文化倾向明显。它既有利于政治民主的发展,又对当前主流政治文化提出了挑战。这种分化可能阻碍主流政治文化的发展,对政治合法性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我们必须强调当前主流政治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有效引导政治亚文化的健康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