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克思政治哲学基于他所创立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对启蒙理性两种政治哲学基础即近代先验论和经验论的超越.并且在此引导下,马克思完成了对启蒙理性的先验理性维度的国家理性和经验理性维度的单子理性的双重批判.在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政治哲学对启蒙理性进行了重构,从而产生了独具实践性、辩证性和社会历史性特色的理性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政治哲学基于他所创立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对启蒙理性两种政治哲学基础即近代先验论和经验论的超越。并且在此引导下,马克思完成了对启蒙理性的先验理性维度的国家理性和经验理性维度的单子理性的双重批判。在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对启蒙理性进行了重构,从而产生了具有独特政治哲学意蕴的理性思想。  相似文献   

3.
李福岩 《学习论坛》2009,25(12):48-50
马克思政治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为理性的自由主义。马克思把他青少年时代自发接受的伴随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而来的那种自由主义的观念化为德国哲学的理性形式:理性的自由主义。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马克思在莱茵报社工作期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要是依靠法国的自由主义理论对封建制度展开批判的。  相似文献   

4.
孙成竹 《理论学刊》2020,(1):141-150
在分享启蒙运动基本观念的基础上,在德国语境中,德国早期浪漫派反思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自我悖反,阐发一种新理性与新史观,引领人们超越启蒙运动的狭隘视野,重新领悟理性与情感、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场意识领域里的新启蒙,开启了现代性的自我理解的新视界,为现代主义、现象学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史资源。  相似文献   

5.
对于当前若干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而言,罗尔斯论述重叠共识和公共理性的思路和方法颇具启发意义。他认为社会稳定是社会正义的必要条件,而在理性多元论条件下,重叠共识又是稳定的必要条件。本文首先勾勒了从正义理论到重叠共识的焦点转换,然后指出重叠共识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当代中国重叠共识提供了一种现实范例。进而,重叠共识为公共理性提供指南,本文梳理了公共理性概念的涵义,力图说明理性的公开使用的自由是从比附型启蒙到内生型启蒙转换的哲学前提,而公共理性是这一转换的一种可选择的政治观念。  相似文献   

6.
李西泽 《唯实》2012,(4):37-43
康德启蒙思想的主要旨趣在于揭示人类自由地运用自己天赋的理性对现实予以思考和改造,福柯的启蒙意旨是在关涉我们自身之历史性存在的反思中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启蒙与现代性的交汇指向在于构筑全新的现代知识体系,鼎新现代社会观念,建构现代社会运行秩序,并用知识代替幻想之意愿的追寻。在社会转型时期,当代中国进行的启蒙预构维度,旨在继续秉持解放思想的理念,重塑理性的本真精神,建构公序良俗的社会规则与秩序。  相似文献   

7.
韩雅丽 《世纪桥》2013,(5):29-29,31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启蒙的逻辑及其意义做了理论探讨。首先考察了西方思想家关于“启蒙”问题的基本观点,并且阐明了启蒙以及启蒙理性的基本含义;其次,文章结合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观点阐明了启蒙理性由于自身所蕴含的危机最终走向工具化的技术理性的内在机制,即启蒙辩证法;最后,文章指出了启蒙理性所内蕴的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艳娥  闫团结 《求实》2008,(4):72-75
政治现代性是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它有三个基本构成向度:以理性和主体性为内容的价值向度,以现代民主政治为载体的制度向度和以构建合法性意识体系为表现的观念向度.协商民主理论的复兴是对现代性政治片面强调政治主体性和个体理性缺陷的超越,是对现代民主政治在民主内涵、形式、程序、质量上的进一步深思,也是对构建现代性政治合法性意识体系相关规范在反思基础上的重构,是有效化解现代性政治困境的最佳理路.协商民主理论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系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文化运动也被称作中国的启蒙运动。所谓启蒙.是说当时进步知识分子认为辛亥革命未能使中国实现真正的共和民主.原因在于大多数人处在蒙昧状态.不了解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不明白民主到底是什么?要想建立现代国家,就要使人民首先是青年明白什么是民主.认识自己的权利,自觉为维护公民权利而斗争.用陈独秀的话就是“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  相似文献   

10.
“救亡压倒启蒙”,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和海外一些学者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段历史而提出的一个命题,其主要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后,面临的便是十分紧迫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和革命战争,使人们来不及作任何理论上的深入研究,便走上行动舞台。……时代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的主题又一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的主题”。于是,几十年以后,“五四的启蒙要求,科学与民主、人权和真理,似乎仍然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量而重新被人发现和呼吁”。还有文章指出,由于缺乏西方资产阶级早期启蒙运动中那种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中国现代化脚步步履蹒跚。所以,时下中国的问题是要抓紧补课,以适应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最后20年,一种新型的民主理论--协商民主在西方政治学界开始兴起、发展,并成为人们讨论研究聚集的焦点.作为一种可能的新型民主,协商民主面临着许多挑战,它能否成为可能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从一种自由、平等、理性分析的视角来看,协商民主能够化解自由与秩序的矛盾,维护社会的平等和正义,能够在公开的理性下实现政治的合法性,解决现有民主制度的困境与挑战,是能够实现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2.
传统社会中国农民政治心理呈现出对皇权疏离和对族权依附的状态,相对保守、守旧、孤立、狭隘;近代社会农民开始有了国别意识,产生了爱国情感,民主与自由的意识开始启蒙;当代社会农民逐渐聚合于国家制度化的权力周围,农民的政治人格走向独立,政治视野逐渐开阔,政治感情逐渐理性。  相似文献   

13.
1936年秋,为适应抗日民族斗争的需要,上海、北平等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一场启蒙运动,号召一切爱国人士继承和发扬五四传统,批判旧礼教,反对武断、盲从、迷信,提倡理性、民主和自由;政治方面主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民动员,抵抗日寇入侵;理论方面主张学术研  相似文献   

14.
论作为文化批判的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隽鸿飞 《求实》2003,2(4):23-26
启蒙的作用主要是执行一种文化批判的功能 ,并在批判中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创造性的转换 ,从而促进全新的主体的生成。因此 ,启蒙的本质并不仅仅是建构 ,而且是对人之存在的一种持恒的批判活动。启蒙的这种批判的本性 ,就根植于人的实践创造的活动之中。从康德、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到福柯 ,他们对“什么是启蒙”的回答 ,正是对启蒙的这一本质的揭示 ,现代西方文明危机的实质在于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分裂使启蒙理性丧失了其批判的维度 ,蜕化为单纯的技术理性。为此 ,必须通过重建主体性 ,在人的实践创造本性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启蒙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充分强调"参与"在民主发展中的价值,从民主的本质规定性出发,以大众自发的、直接的参与为核心,强调民主应当通过自我管理过程中大众积极的直接参与才能实现,对西方当代民主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带来了民主模式的创新.相时于自由主义民主理论(主要有精英民主理论、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理性选择民主理论)对公民参与的疑惧乃至反对,参与式民主与中国民主发展具有较强的契合性.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兴起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的有益启示是:我们应全面深入地透视西方主流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哲学,批判地借鉴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成果,不断深入探索公民积极有序参与的价值和实现路径,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民主治理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6.
近代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宗教蒙昧时代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理性化过程中,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作为完美智力的理性向作为自然规律的理性的转换中造成的。近代科学直接推动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转变,而智力理性转向规律理性则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与启蒙关系问题是一个有待深入的研究课题;马克思既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儿子,又是启蒙的尖锐批判者。他批判了启蒙的阶级立场及其“应当”逻辑,吸收转化了其人道理想;通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政治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批判,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使在启蒙那里陷入乌托邦的人道理想具有了现实可能。马克思哲学是一种超越现代性的现代性哲学。  相似文献   

18.
康德认为启蒙是一种状态——结束人类的未成年,走向成熟的彼岸。而这一切需要不屈从任何权威的"批判"。《无能子》虽成书于唐末却带着它独有的批判精神,它不是对短暂而逝的现在的感受,而是将现在"英雄化"的意志。其思想与后现代沟通契合,它那自我管理、有限政府的无为政治;万物同根、崇尚自然的生态政治;崇尚平等、厌弃名利的反物质主义;叛逆知识话语体系的反智主义,让人感受到批判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性特质的启蒙意味。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政治学视野下提出了扩大有序民主政治参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思路,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继续探索准备了理性的思想方法和正确的理论前提。南方谈话后,有序民主政治参与在健全民主体制,优化民主政治参与机制,拓宽民主政治参与渠道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对实现政治稳定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探索》2016,(6)
波普尔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影响了他对民主问题的认识。人的有限理性致使以理性为基础的"人民的统治"在实践和逻辑上遭到了失败。波普尔认为人有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理性能力,这种能力即是批判理性。在批判理性的认识下,民主只是人民对权力的监督与批评。对此,波普尔提出了民主控制理论。民主控制理论受到欧克肖特、哈贝马斯等人的挑战。欧克肖特认为波普尔的批判理性没有摆脱经验,因而容易滑入意识形态的骗局。哈贝马斯则认为批判理性于问题的解决没有助益,因为它不能增加人类知识,因此他试图建构一种新的理性来消除权力对人们生活世界的影响。尽管他们的批判不无道理,但并不能据此彻底否定波普尔思想的积极影响。民主控制理论提出对权力进行制度规约的主张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