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蒋介石虽然打内战的决心已定,但要放手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特别是他的精锐主力仍远在西南、西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4.
肖瑶 《党史纵横》2001,(2):33-34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当和平与民主的曙光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时候,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连续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对蒋介石先发制人,大搞"假和谈,真内战"的伎俩,毛泽东洞若观火,决定"假戏真做","将计就计",去重庆,以揭穿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谎言,争取政治上的最大主动权.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去重庆和国民党政府谈判.  相似文献   

5.
张家康 《党史博采》2007,(11):24-28
<正>毛,简直是好莱坞抗日战争胜利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无不渴望和平。蒋介石正是利用民众的普遍吁求,向中国共产党伸出橄榄枝,以实施其假和谈、真内战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蒋介石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和争取部署内战的时机,只得答应在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在周恩来同志的指导下,陪都各界成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协进会”,每天晚上在“沧白纪念堂”由政协代表报告当天会议的情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前线》1960,(23)
答:1945年8月14日日寇投降后,一方面由于中围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内战阴蹀,—方面由于蒋介石在抗战时期力量业已削弱,对于发动全面内战还没有准备好,加之顾忌全世界民主与論对蒋介石内战政策的反对,美帝国主义还不敢明目张胆地直接大规模地参与中国的内战,因而,不得不在“和平調处”的掩盖之下,帮助蒋介石进行内战的准备,以妄图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起义将领有许多.但在内战初始,由于国民党力量过于强大,致使一些倾向中国共产党的国民党将领对共产党能否取得最后胜利有怀疑,不敢公开反蒋,摇摆不定.1945年10月30日,高树勋将军在内战爆发前夕,首倡义举,阵前倒戈反蒋,站在人民的一边,走上革命的道路.高树勋起义的重大意义,不在于带过来几万军队,也不在于帮助刘邓大军取得了平汉战役的全胜,而是在于:"高树勋运动已成为国民党陆、海、空军中一切有爱国心、有良心的广大官兵的旗帜,成为人民在自卫战争中战胜反动派而实现独立、和平、民主的重要因素之一"(朱德:<祝高树勋将军起义一周年>).1953年4月,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高树勋将军时说:"树勋同志,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你帮了我们的忙,党和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这些荣誉和高度评价,高树勋将军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0.
1946年5月至11月,国共美三方在南京继续举行的谈判,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在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的形势下,中共参加南京谈判的基本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怀有“和平诚意“?长期以来,史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如果讲“和平诚意”,那实际上就等于怀有和平幻想.和平既不可能实现,就无所谓抱有和平诚意,然而.对南京谈判进行客观全面的考察,不难看到,中共参加这次谈判具有两手准备,即:通过军事胜利和谈判斗争,改变力量对比.制止内战,挽救和平,争取和平不成,也以自己对和平的最大诚意,团结和教育全国人民,义无反顾地投入以战争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正如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致中共中央的一封电报中所指出的:“蒋之目的,在于消灭解放区,破坏和平,我之自卫目的为粉碎蒋之进攻,实现和平”;“我之全面抵抗并非表面(明)全面破裂,只要无条件停战,用政协办事.就可言和”.(周恩来、董必武关于我之宣传要点及谈判方针致中共中央电,1946年8月19日)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宜都市史志办公室珍藏着一份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给聂家河镇商人荣赤壁的“救国义捐”收据.泛黄的毛边纸上写道:“荣赤壁先生大鉴:敬启者,我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深入敌后血战八年,抗击日寇侵华兵力百分之五十六,解放人民一亿四千万,收复国土五百余城,其丰功伟业早为中外称誉.孰意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为了专制独裁,排斥异己,倾其全力向我大举进攻,使内战惨祸重现.同时,蒋介石为了巩固其专制政权,助长其内战凶焰,乃不惜卖国媚美,以求外援,使我中华民族依然外受美帝国主义压迫.敝军为了反对蒋介石卖国、内战、独裁,遂不得不起而自卫,并进入贵地,旨在解除人民痛苦与发展爱国民主运动,以求祖国独立与和平民主之早日实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苑》2014,(3):51-5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但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又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新的大规模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相似文献   

13.
杨飞  王欢 《党史纵览》2011,(8):37-40
章缝集一战扬名 抗战胜利后.吴忠调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二十旅五十八团团长。随着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置战后全国人民求和平的美好愿望于不顾.悍然对解放区发动进攻.再次挑起内战.吴忠又率部参加了保卫人民胜利果实、争取实现真正和平的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4.
"和平民主新阶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统 《党的文献》2002,(4):41-49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坚持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与国民党合作,通过参政、和谈、整军巩固国内和平.但蒋介石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坚持独裁立场,发动内战.四平之战后,国共关系破裂,中共在坚持合法斗争的同时,开始进行自卫战争.从维护和平到准备战争,中共中央领导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思想转变过程.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一二·一”到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二·一”到抗议美军暴行运动李凌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我国8年抗战胜利。当时全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就是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内战,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当时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成的被称为“民主堡垒...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日战争获得最后胜利。蒋介石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一面加紧抢夺胜利果实,准备全面内战,一面玩弄和谈阴谋,连续三次发电报邀请毛主席赴重庆“商谈国家大计”。为了揭穿蒋介石假谈判、真内战的阴谋,尽早实现国内和平,8月28日,毛主席不顾个人安危,  相似文献   

17.
智慧和力量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75年前,在抗战胜利前夕,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蒋介石玩弄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十天内三邀毛泽东赴重庆"和平"谈判。如果毛泽东不来,则可以把挑动内战的罪名扣在共产党头上;如果毛泽东来了,则可以趁机调兵遣将准备内战。面对这一场  相似文献   

18.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争取和平思想的主要目的是成立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推迟或限制内战在局部地区的策略思想是次要的.但它在战后历史演变的各阶段其内涵主次表现不尽相同:抗战结束至国共停战协定签订阶段,毛泽东尽管认为内战与和平的可能性同时存在,但根据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认为只要努力争取,实现国内和平的可能性要大于战争的可能性:停战协定签订后至四平之战结束阶段,毛泽东认为这是争取和平民主的新阶段,真诚希望与国民党及国内各民主党派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四平之战后至全面内战爆发,鉴于中共的力量不足以制止内战,毛泽东争取和平主要是从策略考虑,即尽可能争取时间备战,以应付全面内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19.
1946年春,国民党滇军第60军之184师被蒋介石以“接收主权”之名骗来东北。该师官兵亲眼看到了在沦亡十四载的东北焦土上,内战烽火又起,使其对蒋介石漠视和平民主、扩大内战、用美式装备残杀无辜同胞之举悲愤填膺;加之在战斗中与我军接触,又深蒙我党我军以和平民主之大义相  相似文献   

20.
(一) 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署的赫然写有"坚决避免内战"的<双十协定>墨迹未干,蒋介石就迫不及待发出所谓<剿匪手本>和"剿匪"密令,中国上空又密布内战阴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