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学军 《理论学刊》2006,(12):115-117
郭澄清《大刀记》的主要艺术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富有民族英雄特色的人物形象。作者汲取了古典文学的有益经验,采用了纪传体的手法,设置了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使得小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2.
历经三年半时间,《管文蔚回忆录》及其《续编》终于在人民出版社出齐。这部洋洋54万多字的回忆录,生动而详尽地记录了管文蔚同志本人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直至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的情况,不仅使我们看到一位几十年始终坚定不移地追随党干革命的老同志的忠诚身影,也使我们从作者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事件中,强烈地感受到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近几十年的时代风云。作者在《后记》中这样写道;“我撰写这些往事回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后人提供一点研究史料,并告诉青少年一些当年斗争的真实情况,使之懂得革命道路是艰难曲折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真实,铁铸般  相似文献   

3.
我呼唤     
我呼唤,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我呼唤正在逝去的精神归来!抗日战争胜利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对个人来说,是很长的时间了,但对历史来说。只是短暂的一瞬。我仿佛回到四十年前,在昆明的街头,热烈欢呼日寇的投降,热烈欢呼祖国的胜利。时间再往前移八年,在家乡县城的街道上,我和同学们手拿红绿纸旗,在商店门前进行抗日募捐。家乡远离抗日前线,但耳里仿佛听到战马的嘶鸣,刀枪的交并,听到《大刀进行曲》和《义勇军进行曲》雄壮高昂的歌  相似文献   

4.
正我曾经看过一本建国初年出版的励志名著,书名就叫《什么是时代的勇士与闯将》,一看就让人热血沸腾。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和平时期,不打仗了,还需要勇士与闯将吗?现实生活中还有勇士与闯将吗?如果需要,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呢?书中告诉我们,和平时期也需要勇士与闯将,那些品德高尚,在自已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就是我们时代的勇士  相似文献   

5.
<正>《大刀记》是一部反映冀鲁边区人民热血抗战的史诗巨制,讲述了抗日英雄梁永生挥舞大刀奋勇杀敌的传奇故事。梁永生真有其人,他的原型叫孟志强。他杀敌无数,被鬼子恨之入骨,最终在一破砖窑内被炸身亡,壮烈牺牲。我的干奶奶是宁津县大庄乡十王庙村人,叫秀珍,早年丧夫,抗日战争时期她的儿子在与日本鬼子战斗中牺牲了。从那时起,父亲认老人  相似文献   

6.
读罢《风雨集》,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五十多年来时代的风雨,时代的气息,觉察到社会发展的脉搏,而且可以寻觅到一个革命者在时代风雨中成长的足迹。 诚如作者所说:“我们这一代人始终是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的。党胜利了,我们欢呼跳跃;党受挫了,我们满怀忧虑。我自己就是在这种成功与失败、胜利与挫折中经受锻炼,逐渐成长起来的。”从《风雨集》中,我们觉察到作者的成长与党和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也体会到作者本人在社会进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追踪他成长的足迹,似乎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是善于从总结经验中学习。作者参…  相似文献   

7.
一本杂志,就是一种文化,读一本杂志,就是读一种文化。从读者的角度讲,是欣赏、接受一种文化,从杂志的角度讲,是介绍、宣传一种文化。《前线》恢复刊名10年,作为读者,我看《前线》、读《前线》也有10年,从中,我看到、读到的是:《前线》矢志不渝地弘扬先进文化,励精图治地打造先进文化的品牌。我们说,《前线》无愧于党刊的称誉,无愧于先进文化品牌的称誉。《前线》是如何弘扬先进文化、又是如何精心打造先进文化品牌的?我谈三点看法:一是善于引领作者的思维。每个刊物都会有自己的作者,这是自不待言的;但作者和刊物的关系却并不尽然。有的刊物…  相似文献   

8.
祖远 《世纪桥》2009,(8):44-45
这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大刀进行曲》,被人们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它曾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直到今天我们唱起它仍有热血沸腾之感。但是,知道这支《大刀进行曲》是怎样诞生的吗?  相似文献   

9.
战争岁月中,我人民军队与敌进行了殊死较量。当时,我军武器装备落后,常用大刀同敌进行近战“肉搏“,此时,大刀就显示出令敌“胆寒“的威力。对峙中,无论是日寇精良的“武士刀“,还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美式“钢刺“,我军大刀都毫不逊色,挥刀者气壮山河,尽显“刀客“本色,大有“百步之内取上将首级“之势。电视剧《亮剑》主角李云龙和《大刀》主角郑羽就是两名我军的“刀客“将领。虽是文艺作品,然艺术源于现实,这些“刀客“将领在我军军史中却是真实存在的。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寻觅我军那些忠肝义胆的“刀客“将领,以飨后人。  相似文献   

10.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一当时我在平和县城九峰念私立雍睦小学中年级,学校也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活动。首先是教学生大唱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救亡进行曲》、《松花江上》等。学校规定中高年级学生每天都要到校参加早操,上街呼喊抗日口号和唱歌。每当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就到学校集合,由老师  相似文献   

11.
常熟人杰地灵,在古今名人馆里有《大刀进行曲》的作者麦新生平的介绍。音乐家麦新(1914-1947),原籍常熟,生于上海。幼年曾受音乐熏陶。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为上海“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团”组织者之一。1936年,参加“词曲作者联会”,始作歌曲。抗战爆发,创作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传遍全国,成为最具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之一。1938年春,参  相似文献   

12.
羊鸣──“小羊咩咩叫”,“声音”不怎么响,可他的曲作品却享誉全国:歌剧《江姐》、《忆娘》;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我幸福,我生在中国》、《让军旗告诉国旗》、《为人民服务》、《兵哥哥》……在近50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始终置身于火热的生活当中,反映时代,歌颂战士,表达战士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陈虹──虽然是位不为人熟知的词作者,但十几年的辛勤耕耘,收获也颇丰:音乐剧《西施》、《新白蛇传》;电视剧《霜月红似二月花》、《红否出墙记》、《小镇风流》的主题歌和插曲;歌曲《英雄》和《手拉手,祖国更美丽》曾获1997年…  相似文献   

13.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铿锵有力的歌声,曾响彻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曾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大刀进行曲》这首不朽的歌流传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可她的作者却不像他的歌曲那样被人熟悉.本文在这里将向读者朋友介绍这首歌的作者——我国无产阶级新音乐的先驱者,30年代上海歌咏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麦新.麦新,原名孙默心.曾用名孙培元、孙克、铁克.1914年12月5日生于上海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家庭.1925年,他中学二年,父亲去世导致家庭贫困,中途辍学.  相似文献   

14.
《江淮》2005,(7)
《大刀进行曲》 日寇侵占我东三省后,宋哲元率领的第29军官兵 热血沸腾。结合西北军官兵均有武术基础的特点,宋 军长提出建立“大刀队”。1933年3月10日、11日, 大刀队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鬼子横尸遍野。 年仅23岁的作曲家麦新受到大刀队英勇事迹的感 染,一气呵成谱写了《大刀进行曲》的词曲。  相似文献   

15.
寻找刘流     
华勇 《党史纵横》2005,(12):43-49
他写下了新中国第一部现代长篇“评书”,他刻画的传奇英雄形象家喻户晓影响了几代人;他曾是文武双全出生入死的钢铁战士,他也是笔下风云挥书战争画卷的激情作家。然而,他却命运坎坷鲜为人知,身后经典名著不能被写进他的悼词之中,文学史册中亦名不经传。他是谁?他有着怎样的生命历程与人生传奇?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刘流这个名字,曾经长时间地困扰着我,也激动着我。和我一样,很多人并不太熟悉刘流这个名字,但是提起长篇小说《烈火金钢》,知道的人一定不少。刘流,就是这部小说的作者。一个鲜为人知的畅销名著作者1958年,一部采用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6.
连环画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小时候几乎都是看连环画这样的“小人书”长大的。但你听说过或者看过连环画《少年毛泽东》吗?你知道连环画《少年毛泽东》的作者是谁吗?你知道连环画《少年毛泽东》背后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7.
祝灵君 《当代贵州》2014,(12):66-66
正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P·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谈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时强调:"政治现代化的源泉在城市,而政治稳定的源泉却在农村","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城市不单是动荡的场所,而且也是政府反对派的大本营"。我对亨廷顿的这个观点印象十分深刻。2010年10月,我到非洲访问,切身感受到了一些非洲国家的"底层治理之痛"。这些国家的上层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在我短暂的半世人生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空军指挥学院度过的。这里是我真正职业生涯的起点和终点。这份职业生涯赋予我一个原本平凡的女人许许多多的光荣与梦想,给我用智慧为国、为军服务提供了大舞台。在这份职业中,我付出了许多辛劳,却收获了更多的智慧、激情与荣耀。这一切:鄙使我短暂的一生平凡而不平淡,平静而不平庸,丰富多彩、幸福无比。——摘自季岩病中日记《远征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徐福东渡的问题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宁波文化研究会于6月30日发函邀请我于7月12日参加徐福问题座谈会。我于7月30日收到邀请信,写文章已来不及,只好谈几点看法。 一、徐福东渡是史实还是传说? 徐福东渡应是确凿的史实。徐福东渡之事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秦始皇本记》中有三处提到此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也记述了此事,同书《封禅书》中虽未提到徐福之名,但讲到秦始皇想求得海中三神山之奇药,并说“方士言之,不可胜数”,方士应包括徐福。与司马迁同时代的东方朔在《海内十洲记》中也记述了秦始皇遣  相似文献   

20.
关于《荆钗记》的作者 ,历来说法不一 ,有李景云、吴门学究敬先书会柯丹邱、朱权、温泉子等 ,均未成定论。戏文是在永嘉郡或称温州民间产生、流传、发展的。书会才人编写的脚本 ,在流传过程中 ,后人根据需要 ,加以润饰、修订、改编、刊布 ,于是出现了不同的署名。上述诸名当系编订者而非原作者。我在《南戏探讨集 (五 )》(1 987年 5月版 )一篇文章中 ,曾谈到《荆钗记》“其初应是温州书会才人的集体创作” ,未及展开论述 ,现特从脚本中使用的温州方言俚语方面 ,来申述这一问题。先列释方言俚语 ,而后谈作者。所用脚本为明刊本《新刻原本王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