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10,(33)
<正>广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后,希望《瞭望》适时组织深度报道,多角度、多侧面介绍广州亚运会筹备工作亮点,生动展示亚运会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场馆建设上取得的积极成果,反映广州喜迎亚运盛会的城市风貌,为成功举办亚运会营造积极、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刘欣 《瞭望》1990,(24)
通过筹办第11届亚运会,北京着实改善了城市的交通条件。据报载,全市为此整修道路1000公里,在亚运村一带新建宽阔马路5条,在繁忙路口兴建立交桥5座,迄今,这方面的“搭桥铺路”进展顺利,有关亚运会交通组织工作也基本就绪。有一种代表性的说法是,对亚运会的交通保障请放心。  相似文献   

3.
城市基础设施必须超前建设.这是城市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基础设施本身的性质、作用和特点所决定的.过去我们总是把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工程的配套设施对待,工程建到那里基础配到那里.实际上工程竣工之后或者基础容量饱和以后再去配基础,为时已晚.这是违背城市建设和  相似文献   

4.
近日,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威望迪水务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首创股份与威望迪水务将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强强联合,共同投资、建设、经营国内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如何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有效管理,最大程度的发掘潜力,降低国民成本,在获得良好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2,(1)
绥芬河市担负着商品集散、劳务输出,以及参与东北亚地区开发的重任,基础设施薄弱已日益成为建设沿边开放城市必须大力解决的一个“瓶颈”问题。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是两个问题:一是按照什么目标和水准来规划沿边开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的顺序。另一个是怎  相似文献   

6.
李莉  邹云 《瞭望》1990,(43)
亚运会圣火已经熄灭,竞赛的硝烟也已散去。然而,亚运会带来的许多启示仍令人回味。 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新中国4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证明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崭新面貌。毫无疑问,北京亚运会是改革开放结出的硕果。 北京亚运会何以能胜利举办?世界舆论各有评述。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评论是:中国能够争取到第十一届亚运会主办权,并使之圆满成功,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决定性因素。可以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朝着申请主办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方向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申办这届世纪之交的奥运会的努力能否成功,成了时下的一个热门话题。 中国有能力主办规模比亚运会大得多的奥运会吗?与其它国家希望主办奥运会的城市相比,北京的条件有竞争力吗?国人应如何看待中国申办奥运会?日前,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  相似文献   

8.
田鸣 《瞭望》1990,(36)
下乡同几位农民闲聊,谈起亚运会,他们为在我国举办这样的体育盛会感到欢欣鼓舞。但高兴之余,他们问:这亚运会有啥用?问得有点可笑。但细细品味,似乎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 农民是讲究实际的,举办亚运会到底图个啥?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意义及其深远影响,报  相似文献   

9.
万嗣铨——作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秘书长,人们不会忘记他。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建筑施工专家,不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完成了亚运会的组织工作,而且用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己的心、自己的情做了大量入情入理、催人泪下、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人们不会忘记:几年前,不少人认为我国举办亚运会是“不自量力”、“劳民伤财”,还有相当一些群众对亚运会能否成功感到信心不足。为了唤起千千万万中国人的亚运意识,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学校、医院以及民主党派及宗教界,以大量的数据和丰富的材料,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亚运会举办权的来之不易;如实分析了亚运会所需费用和我国的综合国力;热情讴歌了海内外众多为亚运会默默做奉献的无名英雄。他告诉人们,在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1日,广州成功获得了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举办权,这是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获得亚运会举办权的城市。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感慨地说:"申亚的成功,意味着广州的体育事业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刘江南在担任体育局长之前,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他提出的一些新论断在体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说,体育工作要想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规律全面开创体育发展新路子。为此,国家体育总局总结推广了广州市体育局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白水 《瞭望》1990,(30)
在数百种第11届亚运会指定产品和标志产品中,有不少是食品。在京城各大商场专辟经销亚运标志商品的柜台旁,顾客对包装新颖的亚运会标志食品,颇为厚爱。行家分析因由是,这些食品不少是名、特、优产品,大都标明了食品成份、净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又是经亚运会组委会认定许可的,于是人们购买时有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 瞅准亚运会在北京召开之机,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力求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适销对路的花色品种;争取作为亚运会标志食品,借亚运大舞台,把自己的产  相似文献   

12.
理论研究表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对住房开发投资总量、区位结构、投资效益具有显然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进一步驱动住房市场供给有效性、需求理性和资产价值的变动。因此,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约束下的住房调控要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在城市资源配置中的导向性优势,调控目标要更具战略性和整体性,政策实施要注重区域差异性,并可尝试引入"反规划"理念引导住房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到6月14日,是距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100天的日子。作为东道主,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亚运会上?我们有实力蝉联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吗?这是目前海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看看近期中国亚运集训队所参加的一系列国际、国内热身赛,有助于人们寻求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今年以来,中国举办了一系列洲际或全国性的单项比赛,其中有的属于亚运会选拔赛,有的则纯粹是热身赛,并颇繁地把队伍拉出去,参加国际比赛。从这些比赛看,经过几个月的冬训,中国亚运会集训队各路大军的整体实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作为管理和组织千家万户生产和生活的一市之长,那本“经”有多难念是可想而知的。当前,最叫市长们伤脑筋的是什么呢?是城市基础设施欠帐过多,又无固定投资渠道。 有着强烈时代责任感的市长们为此忧虑焦躁,有的甚至奔走呼号,因为他们最清楚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经济繁荣和对外开放有多么重要。正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叶如棠所说,如果把经济建设看成是“母鸡”,那么基础设施就是“公鸡”。一个城市基础设  相似文献   

15.
编者寄语     
《瞭望》1990,(19)
漫步北京街头,迎接亚运会的气氛越来越浓了,首都人民怀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商店里,印有亚运会标记的玩具和其他纪念品在出售,广播里,“亚细亚的太阳”、“亚洲雄风”等歌声在回响,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见到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的身影,亚运会工地上,更是一片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办好亚运会、为国增光彩”、“我为亚运做贡献”已经成为首都人民的心声,也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第11届亚运会的举办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  相似文献   

16.
城市集中供热探讨归耕城市集中供热,指的是在城市的个别区域乃至整个城市。利用一个热源或多个热源向工厂或民用建筑供热的一种方式。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建设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集中供热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已基本普及。如美国、法...  相似文献   

17.
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是亚洲各国人民的众望所归,也合乎我国人民的要求;亚运会工程在北京落成,将使首都的面貌大大改观,促进首都两个文明建设;亚运会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路阔 《瞭望》1990,(19)
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主任、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面对困难重重的亚运会准备工作,曾立下了“自杀”誓言:如果因为亚运会工程建设耽误了亚运会召开,就找北京最高的建筑、208米高的京广中心,从那里跳下去,向天下谢罪! 现在亚运会的准备工作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看来已成定局。我想,不正是因为有了张百发这样不速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和决心,有了参与亚运会组织工作的人们辛勤的劳动,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才有亚运会准备工作时顺利进行么? 由此,笔者浮想联翩:假如我们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单位的干部办每一件事、干每一件工作都能有这种“豁出去”了的拼命精神,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  相似文献   

19.
第11届亚运会的筹备工作在步履维难而又成绩斐然中度过了1988年。 今年,将是中国亚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决战的一年。 场馆工程建设紧迫进行 新年伊始,北京连日大雪纷扬,银装素裹。北郊土城亚运会工程工地上,三万名建设大军在日夜奋  相似文献   

20.
说不清,是亚运会向我们走来了,还是我们正走向亚运会。反正它近了,近得仿佛第11届亚运会开幕的辉煌时刻就在明天。 最近,北京开放部分亚运场馆供人们参观,观者如潮。看到大家那么喜欢新建的亚运设施,我和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