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亚共同体建设进程和美国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演进中的亚洲地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美关系的前景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平崛起和东亚合作:中国和美国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东亚合作的前景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排除美国的影响,甚至需要美国建设性的参与。因此,东亚合作一方面是一个内部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一个对外部开放的问题。如何评估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中国的作用、美国对东亚合作进程的影响以及东亚合作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前景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2005年11月),中美双方学者就此展开坦诚的对话交流。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我刊以笔谈形式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贺曙敏  宠东梅 《工会论坛》2004,10(3):102-103
冷战后 ,美朝之间仍存在安全困境 ,并且影响着东北亚的安全局势。只有美朝调整各自的安全利益 ,把对方身份界定为竞争对手或朋友 ,并促成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立 ,美朝安全困境才能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12.
中美建交2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由于美国方面的原因,中美关系不时出现波动和挫折。这种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波动,同美国定期的总统选举有密切关系。每当美国进行总统竞选时,美国对华政策都会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其后果往往是引起中美关系的波动,甚至使中美关系成为竞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3.
14.
完善政协民主监督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人民政协对加大民主监督力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就当前政协履行职能情况而言,民主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对此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从思想理念、制度建设和人民政协自身建设等层面,就当前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协民主监督提出一些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梅  艾思钦 《工会论坛》2007,13(3):122-123
知识分子是由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组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本文主要回顾了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反恐怖主义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击恐怖主义活动 ,需要科学界定恐怖主义 ,认真探究其存在与发展的问题。 9·1 1事件发生后 ,美国给予其警察侦查部门一些新权力 ,同时成立国土安全部 ,赋予其诸多权力  相似文献   

17.
朝核问题是冷战后东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一直影响着本地区的安全。并且,由于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缘政治特性以及该地区的大国安全博弈,朝核问题的解决难度与日俱增。长期以来,韩国将美韩同盟视为朝核危机发酵期的安全保障,同时,朝鲜亦因美韩同盟的持续强化而极速推进核武力建设,最终导致朝核危局愈演愈烈。应当说,朝核危机与美韩同盟两者间已互为因变量。然而,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战略指向不仅是半岛无核化,更主要的战略意图是为其全球战略体系服务。因此,“美主韩从”性质的美韩同盟会使韩国本身的战略指向发生偏移,最终,非对称性质的美韩同盟可能会成为阻碍半岛和平繁荣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美国追捕逃犯特别工作组唯一的任务是逮捕逃犯。它将联邦、州和地方执法机构的资源结合在一起,实施迅速有效的逮捕逃犯特别执法行动,围捕尽可能多的逃犯。经过精心设计和周密执行, 特别执法行动产生了较高的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的重要实现形式。必须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适应新情况,吸纳新阶层;与时俱进,深化基本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政协工作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The article throws light upon the emergent situation in England near the close of the 19th century, when the necessity to “import” Russian literature, particularly of the prose of A. Chekhov was gradually becoming a prominent factor i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hole Europe. Figured in this process of the reception of Russian literature, intermediaries from both Russian and French literary circles become the objects of special attention. The Russians, such as L. Tolstoy and O. Novikova, are given as examples of those who played key roles in direct literature contacts between Russia and England, meanwhile, the French authors, like Maupassant and Zola, are considered as the front runners for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literatures. The typological parallels between Russian and English literature are explained through A. Veselovsky’s theory of the “meeting of opposing currents”. The concept of a double, complex reception of Chekhov in England will be developed. On the one hand, Chekhov’s reception will be linked with his evolving reputation in Russian criticism (first, “Russian” Dickens, later “Russian” Maupassant) and, on the other hand, associated with the multiple, potentially conflicting needs of the English literary community (including writers, critics, and readers). These responses can be identified in part by those English participants attending to contemporary French influence in the Russian “flood” and others approaching uniquely English problems by directly seeking out Russian literary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