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军80年来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各种腐朽错误的思想文化不断侵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根基;不同类型的军队领导模式不断妨碍党对军队的领导方式的正确发展;各种敌对反动势力不断与我们党争夺对军队的领导权;党内滋生的各种不良习气不断影响党对军队领导能力的提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实现,我们党创立和发展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军事领导制度机制,即建立先进的思想教育机制,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建立严密的组织领导机制,解决了领导方式问题;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解决了中坚力量问题;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解决了纪律约束问题;建立党的先进性建设机制,解决了领导能力问题。从80年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实现过程中,得到重要启示:必须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础工程,一以贯之不动摇;必须始终警惕各种削弱和否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潮和行为的危害,旗帜鲜明作斗争;必须始终着眼于历史使命新发展和形势任务新变化,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一系列实现机制的同时,不断对其加以创新完善;必须始终把保持军队领导力量的先进、正确、有力作为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环节,不断加强军队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共在黄埔军校建有党的支部,开始称直接支部,后来改为特别支部.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就是署名刘天的<赤黄埔系的形成与没落>一文.而事实上,根据中共三大党章的规定,以及相关史料的披露,在黄埔一期时,中共建立的是5个党小组而不是所谓的直接支部.黄埔一期后,中共黄埔军校党组织仍然采取秘密小组活动的形式,始终没有建立过党的支部,更谈不上存在所谓的中共黄埔特剐支部.中共为什么不在黄埔军校建立党的支部?这主要在于中共当时对军事工作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对在国民革命军中(包括黄埔军校)建立和发展中共党组织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只允许在国民革命军中派遣特派员和建立中共党小组.而认为不便于建立党的支部.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前提和保障。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确立,从三湾改编提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架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组织体系开始,到古田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确立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充分认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确立过程,对新形势下走中国特色的建军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增强军队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改造军队党的教育工作 ,增强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规范党员教育内容 ;不断探索搞好党员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健全并认真落实党员教育的有效措施。二是完善军队党员管理机制 ,严格落实党的生活制度。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建立党员队伍健康发展机制 ;严格落实党的生活制度 ,增强党员管理的原则性、战斗性。三是改革我军现行的党内监督体制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发挥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应有的监督作用 ;实行军队纪委系统垂直统一领导 ;建立健全军队党内监督制度体系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相似文献   

5.
第三党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民主党派。革命时期中共与第三党的关系曲折发展,经历了从批评对立到通力合作的两个阶段.究其原因是由国内外政治局势的发展、中共政治路线的变化、共产国际的直接影响及第三党对中共政策认识的转变造成的。深入研究革命时期中共与第三党关系的演变过程及原因,对于现阶段建设统一战线,正确处理党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共执政资源的获取是建立在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基础上的,抗日战争时期是党整合执政资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党能否有效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共的存亡与兴衰。本文尝试从社会整合的角度考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中共执政资源获取之间的动态关系,希望本文的探讨对新世纪新阶段巩固、拓展党的执政资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中央苏区“八一”纪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中共基于"扩红"与筹款的现实需要,在苏区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纪念活动——"八一"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活动。经由党、苏维埃、军委的组织与配合,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进行了"八一"阅兵仪式的操演。这次纪念活动既实现了既定的政治动员目标,又透露出一种建构革命军队集体记忆的指向,由此奠定中共此后纪念活动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共上海发起组是国内第一个早期党组织,它在党的组织、思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加快了建党进程。上海发起组在指导各地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批判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组织召开"一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在建党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军队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有效实现形式,其中包括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和选拔忠于党的高素质干部人才等,这些实现形式有力确保了人民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  相似文献   

10.
80年的建军史就是一部军队不断履行职能任务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军队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尽相同,通过对80年建军史的回顾考察,总结了军队历史使命要服务于党的历史任务、受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所决定、与国际战略局势发展相适应、受国防和军队发展水平制约等四条规律,并从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三个方面对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军队党的建设的现实坐标和价值取向应定位在实现军队党的建设现代化上 ,即军队党组织顺应时代和世界军事革命的潮流 ,通过创新改革 ,使自身的思想观念、组织结构、功能机制、活动方式不断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领导军队履行根本职能的发展过程和水平状态。推进军队党的建设现代化 ,要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举措解决现实矛盾 ,努力实现治党理念现代化、政治功能与军事职能一体化、党内生活民主法制化、党的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决策科学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时效化以及党务管理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为进一步促进军民团结和军政团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拥军优属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各抗日根据地开展拥军优属树立了典范,也为最终夺取抗战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与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确定了我军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推动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实现了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战略转变,重新确立了军队建设的总目标,提出了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方针,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推动了新时期我军的全面建设.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提出了我军建设的总要求;推动军队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关于这项制度在宪法的原则性规定、党的文件、政协章程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谈话中都有所涉及,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而且在规范政党关系方面确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因此,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法治化,完善各项规范,使政党关系主要由法律规范来调整,应当成为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红军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技术工作主要围绕军事和战争展开,具有务实性、长期性、灵活性、群众性的特点。由于面临着敌人残酷的军事围剿和疯狂的武装镇压,党和军队大部分时期在偏僻落后的农村活动,物质、技术、设备、人才、资金的制约使党十分注重医疗、电讯、军工三大技术的发展,因为这事关党和军队的后勤保障、通讯联络、情报侦察、物资补给。医疗、电讯、军工从而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先发展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发动了一场包括党、政、军、民、学的,民众团体中的工作干部和学校里的工作干部都在内的在职干部学习运动。这场学习运动的开展,是中共历史上提高干部理论素养、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的一次创造性的成功实践。它的开展对于中共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卓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从军事领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把握时代脉搏,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实现党的军事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赋予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以新的内涵;抓住军队建设的薄弱环节,统筹以现代化为中心,推进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整体发展;辩证审视国防建设,规划国防建设健康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艰苦奋斗是党的基本经验之一 ,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是由党的基本纲领、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所决定的 ,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思想保障和思想脊梁。艰苦奋斗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自立、自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