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传真     
正江苏省苏州市全面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治理行动根据《江苏省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江苏省苏州市结合实际,全面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治理行动。一是拓展治理范围。由农村低保拓展到城市低保、特困、低保边缘以及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的4类对象。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召开部署会,一把手专题部署,分管领导详细解读行动计划。三是  相似文献   

2.
<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是对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城乡贫困人口实行差额补贴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城市低保对象1097.2万户、2064.2万人,农村低保对象2931.1万户、5388.0万人。随着低保工作深入开展,保障面不断扩大、资金量不断增加,挪用低保资金、骗保等案件也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档案支撑。本文从低保档案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进一步规范低保档案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保波 《中国民政》2011,(10):58-58
河北省沙河市民政局推行分类施保、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利用慈善基金“四位一体”救助模式,加大困难家庭中失能人员的救助力度。推行分类施保,使低保中的失能人员得到有效救助。制定《沙河市城乡低保对象分类施保实施办法》,规定重病、大病人员,重度残疾人员造成无生活能力人员,凭邢台市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或一、二级残疾证,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由村委会人户调查核实后报乡镇办民政所,民政所审核后报民政局,民政局审核后纳入A类低保,对于低保对象中常年卧床不起又不能出具有效证件的人员,民政局人户调查核实后直接纳入A类低保。  相似文献   

4.
短讯     
《中国民政》2011,(12):60-61
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援 近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民政局筹集资金838.96万元,出台多项措施,为敬老院、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分散五保对象、城市孤老提供燃煤、自采暖补贴,帮助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刘军勇)吉林省辽源市民政局扎实做好城乡低保对象越冬前的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到甘肃调研民政工作。调研组深入乡镇(街道)民政机构、基层民政服务窗口、城乡社区进行实地考察,走访看望了社会救助对象。甘肃省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在永登县上川镇政务服务大厅、会宁县会师镇政务服务中心、会宁县翟家所镇民政保障服务所,黄树贤一行深入了解民政服务窗口设置、办公条件、工作人员配备、为群众提供服务等情况,仔细查阅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工作档案;认真询问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两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各级民政部门扎实做好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工作,及时调整完善低保政策,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和幸福感。及时调整低保救助政策,切实兜牢残疾人基本生活底线。实行"按户保"与"按人保"相结合,适度扩大低保政策覆盖范围,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但在低保标准2倍以内,且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家庭中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和三级精神、智力残疾人,  相似文献   

7.
庄少波 《广东民政》2008,(10):28-29
今年来,普宁市民政局根据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关于开展低保家庭18岁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救助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面开展低保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治工作的同时,从普宁市的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开展“救心爱心”行动,把救助对象从低保家庭扩大到低保边缘的贫困家庭患儿。继3月份成功救治首批41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之后,6月份又启动第二批患儿救助活动。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衢州市民政局六措并举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一是创新机制,强化低保规范化管理。创新低保专项督查、民情下访、行政裁决、退出扶持、城乡一体等五项工作机制,实现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的规范化管理目标。二是完善政策,提升医疗救助服务功能。扩大资助困难群体参保范围,完菩门诊救助政策,加大重特大疾病救助力度,探索对自血病、尿毒症、癌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实施重特大疾病专项救助,提高即时结报救助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贵溪市民政局不断健全完善以低保为重点、各项救助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对“三类群体”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截止6月底,全市有5316户10547人享受城市低保,月发放低保资金164.38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到155元;有7857户16482人纳入农村低保.月发放低保资金108.06万元,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辉南县积极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并不断加以完善,为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新模式。 一是做好基本救助。资助农村低保对象、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城镇低保对象全部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此基础上,对还存在困难的救助对象,再实施医疗二次救助。将《救助办法》中的病种范围扩大为无病种限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09,(11):61-61
★江西省民政系统依托社会救助系统网络数据库新开发的查询功能,全面清查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上千名重复救助对象,大幅度提高了低保等社会救助动态管理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数据库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严格救助待遇报批程序.将清查重复申请对象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2.
基本民生保障截至2019年11月底:1.全国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333.5万人,累计支出低保金1433.8亿元。2.全国供养471.6万特困人员,累计支出救助供养资金335.1亿元。3.累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88亿元。4.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资金59.1亿元,惠及2.36亿人次。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鄱阳县在扶贫救灾工作上,坚持多元化原则,区分不同层次,多渠道组织资金,使救助能力不断提高。城市低保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在对全县17815个城市低保对象进行排查的基础上,人均月低保金达到60元,去年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357.32万元,并全面启动农村低保工作,确定40329名农村低保对象,已发放资金302.5万元。同时,还先后发放五保资金360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516万元、  相似文献   

14.
民保函[2007]83号各市、县(区)民政局:现将《安徽省2007年城乡低保及医疗救助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安徽省民政厅二○○七年三月七日安徽省2007年城乡低保及医疗救助工作要点按照民政部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目标要求,2007年,全省城市低保进一步加强管理;农村低保建章立制并组织实施;城乡医疗救助逐步扩大覆盖面,增强贫困群众就医的可及性;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救助水平。一、加强城市低保管理  相似文献   

15.
张元福 《中国民政》2009,(12):34-35
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社会救助职责,不断创新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全市14.5万城乡困难群众(城乡低保家庭12.3万人,低保边缘家庭2.2万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切实保障。2008年青岛市获“全国社会救助工作探索创新奖”。  相似文献   

16.
何忠 《广东民政》2010,(3):23-24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低保救助是国家为特困家庭构筑的生活保障“安全网”,是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的民生政策。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低保救助工作,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及时调整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目前,全市低保救助对象为22.9万人,基本实现农村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梅州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树立“民生为重”和“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专项社会救助对象应当如何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即医疗、住房、教育等专项救助的对象应该如何确定。现行的政策是这些专项救助标准基本参照低保标准,即其他各种专项社会救助主要是从低保对象中选择那些在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家庭,实施专项救助。这样做,虽然简化了操作程序,但也容易造成部分低保对象享受到的综台救助指数远远高于低保线,而生活在低保标准边缘的困难群体可能享受不到任何待遇,从而降低了救助标准的科学合理性。对于这种现象,曾有人提出过质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工作,河北省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一是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有新进展。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阳光低保”制度,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平促公正;建立了低保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增长机制,健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目前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88.5万人,其中城市77.3万,农村208.2万;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地民政部门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力度,优化救助机制流程,提高救助补贴标准,探索社会救助新举措,有效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黑龙江省:采取更实、更细、更精准救助帮扶举措黑龙江省民政厅针对分散特困供养对象、残障和独居的老年和未成年低保对象以及出现确诊、疑似患病的困难家庭,采取更实、更细、更精准救助帮扶举措,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省民政系统在疫情防控工作期  相似文献   

20.
《北京观察》2009,(7):29-30
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善,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灾害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