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把市民社会看做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这一思想为后来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确立了一种崭新的致思路径.葛兰西在吸纳马克思理论遗产的基础上,从西方社会已经变化了的现实出发.由把市民社会主要看做是经济交往关系,转换到把它主要看做是一个文化交往领域,看做是一个建构公共理性和生成公共伦理的社会空间,进而实现了市民社会理论研究题域的时代转换.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人还要不要无私奉献?这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应当看到,市场经济的确把我们党置于一个新的历史环境。市场经济既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利润,等价交换是它的基本原则。只有通过等价交换,不同利益主体才能让渡自己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流动。但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只适用于市场经济活动,而不能泛化到非市场领域。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经济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它制约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但是,其它生活…  相似文献   

3.
当前,以“和”为核心,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内容的统战文化,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新的、更有效、更有凝聚力的粘和剂。统战文化建设开阔了新的思路,搭建了新的平台,拓展了统战工作的范围和空间,加深了人们的认识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论作为伦理范畴的等价交换唐永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认和逐步建立,等价交换原则正日益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一种价值准则和伦理观念。那么,本来是经济活动和物质生活领域中通行的原则,何以也能成为一项道德原则呢?它是什么样的或者叫什...  相似文献   

5.
张品 《前沿》2011,(15):140-143
空间一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合理领域。从城市社会学学科的高度,梳理空间研究的历史,在此基础上解析空间研究的范式,总结空间研究的理论内涵,使我们认识到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是社会建构出来的,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空间,其物质性、社会性和发展性将社会、空间和时间三者辩证地结合在一起,为当下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解释工具。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建构需要一种文化自觉,需要自觉克服本土文化知识内部的学科隔离和思想樊篱。这一方面需要对西方的文化体系进行批判与改造,同时也需要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分,并与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新的契合与融通。谭嗣同兼收并蓄,展开与西学的对话与沟通,创立了其"仁学"社会思想体系。本文以谭嗣同仁学思想及文化建构路径为个案进行探讨,为文化本土化建构提供一种科学方法论和新的研究范式,为中国文化建构的合法性问题、文化自觉问题强化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沈坚 《公安学刊》2011,(2):64-67
科技禁毒,是当前我国禁毒领域重要的工作支撑和理论研究的热点。文章从科技禁毒的传统范式、科技禁毒的范式转换两大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从现代法和传统法的视角对范式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禁毒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建构模式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体间性转向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9.
廊桥,作为桥梁建筑中唯一将桥梁与居住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给了桥梁建筑设计一种新的启迪,场所的建构,即是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运用场所理论诠释廊桥对生活世界的关怀,对于现代桥梁设计无不是一种比照,廊桥即建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拓展了人们对桥梁的认识,给桥梁史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防止等价交换原则侵入党内和社会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一贯的规矩。坚持党性原则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保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弄清党性原则与等价交换原则的关系,对于共产党员在改革和市场经济大潮中保持先进性很有必要。(一)社会生活有多个领域,有经济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等。然而,社会的各个领域有着各自特有的运行规律。原则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反映。等价交换是商品生产和交换规律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党性原则是社会政治生活中政党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原则。可见,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与…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从计划到契约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巨大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经济体制的改变,而且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契约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为经济交往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12.
周峰 《岭南学刊》2004,(4):32-34,42
中国共产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主线,将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机而完整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立体图式,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理性、实践和价值层面上的和谐建构,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13.
消费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文化形式的消费指导并制约着人的消费活动乃至社会生活。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消费文化快速发展,消费观念发生从实用性到符号化的转变。消费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成为一种存在感,被赋予一种神圣性。消费成为了一种新的异化形式,这种异化在根本上表现为过度符号化。  相似文献   

14.
杨文华  苗有弟 《前沿》2009,(3):127-129
新的时代条件下,信息技术的普及、市场经济的推进及西方文化的传播,引发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同时也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庸作为儒家核心思想,以其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三原则,蕴涵着一种和谐生活方式。以中庸之道规制现代生活方式,是对推动社会和谐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首先要实现的是人与社会的和喈。人与社会的和谐之一又与文化的维系息息相。而文化统战这一新理念的提出,为深入研究统一战线各领域的内在规律及文化积淀开辟了新的思路,也为凸现和展示各领域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整合当地现有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发掘文化精品,科学地发展文化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6.
厉尽国 《求索》2007,(4):94-96
近年来,民间法已经成为学者们所关注的研究对象,相关学术作品及出版物也不断涌现。因而,通过范式方法对民间法研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已经成为促进学术进步的现实需要。本文将尝试建构与阐释一种民间法范式,以此为民间法研究提供一种理论上的支持,同时也为中国主体性法学的建构提供一种可能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诚信,从广义上说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从狭义上说,专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交往中恪守信用的法律要求,即自然人或法人履行义务的能力,以及他人对这种能力信任的社会评价。"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在人文学科中讨论较多,但在社会学领域,尤其在社会理论的建构方面明显不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后现代的兴起是现代性成长的必然产物,它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危机的出现,并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的结果。“后现代”可以看作是建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对现代性思想既否定承传,又批判创新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既不是现有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也不是后工业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更不是对一种新的社会类型的概括,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文化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谢春红 《岭南学刊》2013,(1):115-118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公共空间,城市最终为的是一种富足而文明的生活。文化即人们的生存态度和生活方式,文化为的也是一种高雅而惬意的生活。正因为"让生活更美好"的共同价值追求,使得现代城市与文化紧密相连。随着21世纪全球城市化浪潮的到来,文化日益成为与人们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关的无形力量,驱动着21世纪城市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0,(21)
正以人民满意而非以资本满意为治理目标是解决当下城市问题的根本依归。作为国家各类生产实践的场所和载体,"城市空间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在空间中的生产、生活、交往,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