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陈晋 《新湘评论》2010,(9):56-59
“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是只过一趟的,是只演一回的”,“此一回的演行,仍永久存在”。 说这话的,是1919年上演的五四运动的思想界领袖之一李大钊。五四运动恰恰是“只演一回”却能贯注于后世的历史大戏。它如同一团不灭的火,从20世纪的那一头燃到了20世纪的这一头。它也像是一条前涌不息的思想河道,从20世纪的那一头流到了20世纪的这一头。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是只过一趟的,是只演一回的”,“此一回的演行,则永久存在”。这句李大钊的名言,是陈晋新作《大时代的脉络和记忆》一书的首语,亦是我在轻轻合上这本历史随笔集之后反复吟哦的一句话。对历史多么大气而深刻的评价啊!历史虽只过一趟,只演一回,但它总会为后人留下追忆的脉络;历史能启迪后人,则是因为它的“演行”沉淀了太多的神韵。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是只过一趟的,是只演一回的”,“此一回的演行,则永久存在”。这句李大钊的名言,是陈晋新作《大时代的脉络和记忆》一书的首语,亦是我在轻轻合上这本历史随笔集之后反复吟哦的一句话。对历史多么大气而深刻的评价啊!历史虽只过一趟,只演一回,但它总会为后人留下追忆的脉络;历史能启迪后人,则是因为它的“演行”沉淀了太多的神韵。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从此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无论是作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或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文化革命运动,都对此后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同志对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从多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在政治上是以前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在文化上“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同时,“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可以说,如果没有五四运动,中国的现代史或许要重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纪念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不能不谈及陈独秀。关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创造了党,有功劳”。但是,自1949年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陈独秀被错误地扣上了“大叛徒”、“反革命”、“大特务”等政治帽子,致使他在五四运动时期魄历史功绩被抹杀,那段原本清晰的历史也一度变得模糊和混乱起来。  相似文献   

6.
最近,北京市历史学会和国家教委社科中心联合在京召开了“五四运动与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会上,学者们对当前一些争论较大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如何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五四运动从一开始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近年来,这种反对之声颇有日益高涨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其一是断言五四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干扰,中断了新文化运动,即所谓“救亡压倒了启蒙”;其二是指责五四运动在政治上引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造成社会长期的动荡和不宁。与会学者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  相似文献   

7.
4月29日,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等七家单位在北京市委党校举行主题为“五四”与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的座谈会。与会代表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五四”对社会发展、现代文化学术产生重大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彭明教授认为,20世纪的中国经历三次巨变、即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五四”发生在第一次与第二次巨变之间,它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对第三次历史巨变有现实意义。二、用“五四”精神对待学术研究中共中央党校来乔森教授认为,…  相似文献   

8.
学海拾珠     
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在《光明日报》1999年5月2日撰文指出,8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发展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对20世纪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思想理论界及学术文化界,隐性地存在着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否定和对所谓五四运动的激进主义进行拷问这样一种“时尚”。在这同时,与此种否定历史的态度形成一种鲜明对照,否定现实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未来前景以及对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表示怀疑并持悲观态度的不乏其人。面对这种思想上的混乱,我们更有必要对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意义与内在联系作一番科学的反思与全面的评价,并以此文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与建国50周年。 一、五四运动与改革开放均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开端性、转折性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0.
1926年4月,一批追求真理的热血青年,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终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把“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带到了东南沿海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中共福州地委建立了!从此,福州人民的又帝反封建斗争有了强有力的中坚力量,福州现代史为此展开了新的一页。虽然在那腥风血雨的年代,中共福州地方党组织几经破坏,几度恢复,但她始终是一回不例的旗帜,指引着福州人民革命斗争走向胜利。七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沿会先驱者的足迹,回眸那段艰辛创业的历史,重新感受当年奔涌于我们前辈热血中的奉献精神,留给我…  相似文献   

11.
中共党史史料学的属性、源流和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是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的。有了中国共产党,就有了记录中国共产党的史料,也就萌生了党史的研究。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也就是说,“只从19...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沙滩繁华的五四大街路口,安设着一座以纪念五四运动为主题的、名为“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大型雕塑。有人惊诧地发现,这座雕塑的浮雕部分镌刻着青年毛泽东、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人的头像,却独缺五四运动中那位最重要的领袖人物——被毛泽东曾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于是,有学者呼吁“整改”一下这违背历史事实、受到了“左”的思想束缚而创作的雕塑,还“陈总司令”一个应有的位置.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的新一页”。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爆发于80年前,发动于北平而迅速波及全国,形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学生、革命知识分子、工人和其他市民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卖国贼的群众性革命斗争。五四运动升华了一种精神,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五四爱国精神,与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运动中的爱国不同,与孙中山“驱除靴虏。恢复中华”的爱国不同,与新文化运动初期“砸烂孔家店”的爱国不同,从五四运动起,爱国主义这个历史课题,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那就是: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动员最广大的民众参加斗争。对祖…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直接影响、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前夕,我受《党史博采》编辑部之托,特地访问了著名历史学家彭明教授,请他回答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大革命”的1967年,张闻天在台历上写下了列宁的一句箴言:“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的情况,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这句座右铭,对张闻天说来,既是一种自勉,也是一个自我写照。张闻天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曾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从投身五四运动到“文革”中去世,他的一生,正是坚持独立思考、不倦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一生,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生。五四运动中的来索张闻天是20世纪同龄人,1900年8月30日生于江苏南汇县(今属上海浦东新区)张家宅的一…  相似文献   

16.
健行大道     
2011年7月1日,清晨5时佘,醒来即未再入睡。索性翻开近日阅读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对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认识有了比学生时代更深的理解,遂萌生写作此短文之意。  相似文献   

17.
这是 20世纪最后的一个国庆日,这是 20世纪最后的一个季节。望着窗外的月色,浮想着让那既陌生又熟悉的画面定格下来,可脑际回荡着的总是“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那热烈奔放的旋律。   这个世纪,是中国寻找真正并为真理而奋斗的世纪。这个世纪,是中国人从沉睡到思索继而又奋起战斗的世纪。这个世纪,我们高举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一路经风雨、见世面,排除千难万险,乘风破浪,来到了新世纪的门槛前。   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历史,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振兴中华而英勇奋斗的历程。短短…  相似文献   

18.
“五四”精神及其实质80年前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其运动旗帜鲜明,规模宏大,意义深远,在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也是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五四运动始终贯穿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  相似文献   

19.
《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的。一部分是胡绳为接续《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主持撰写的另一部学术著作《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编,题名为“五四运动后中国政治的新格局”;另一部分是胡绳为撰写这部学术著作与参加执笔写作者的十次谈话的记录稿。本书记录了胡绳对这一历史时期诸多问题长期研究、审慎和深入思考的成果,是他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思想遗产。本文对这部书作了概括的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怎样评价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有人认为,20世纪是“共产主义试验与失败的世纪”,是“历史的误会”,“走入了歧途”等等。这些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开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对历史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