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袁元 《瞭望》2002,(21)
又一个“黄金周”带来的嘈杂渐渐趋于平静了,回顾这七天,客观地说,经历了9次考验的“黄金周”比以往多了一份平常与冷静,无论是景点管理、吃住行游,还是人们的度假观念都开始走向成熟。然而,交通、住宿供不应求;景区容量饱和与超载造成了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严重破坏;假日高峰期内旅游供给的不足,旅游环  相似文献   

2.
袁元 《瞭望》2006,(40)
假日经济应如何走向成熟,是“黄金周”带来的一道思考题又是“十一”黄金周。当第18个黄金周迎面而来时,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中国旅游学院教授王兴斌却流露出一丝无奈,“不少旅游经验丰富、维权意识较强的消费者在长假期间可能会较少出游,而且大多不会选择长线旅游,更不会选择盲目购物”。其实,他的这一看法可从近几个黄金周长线游滑坡,短线游趋热的事实中得到印证。而某知名网站在去年黄金周前所做的针对北京市民的调查则显示,在参加调查的3886人中却有2104人选择“在家睡觉”来度过七天长假,占全部参加调查人员的54%。  相似文献   

3.
袁元 《瞭望》2007,(17)
时至“五一”,黄金周即将迎来第20个轮回,始于1999年“十一”的黄金周,历经七载,可谓有得有失、利弊互现。先从好处来看,黄金周带来了一种新颖的休闲方式,引发了国人从未有过的假日旅游热,激醒国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意识,推动了中国旅游从“观光型”向“度假型”发展;黄金周的出现弥补了部分地区、部分单位在带薪休假上的空白,提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第一个“五一”黄金周刚刚过去。在经过三个“黄金周”(“十一”、“五一”、“春节”)磨砺之后,今年“五一”西安黄金周以安全有序、服务良好、效益创高“三丰收”而落下帷幕。黄金周不仅成为西安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安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认真研究黄金周发展趋势,分析一年之中三个黄金周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使黄金周逐渐步入健康有序、可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消费需求明显存在不足。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既有利于眼前减轻世界性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经济影响,也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点应放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需求。基本措施是提高他们的消费需求能力和增强他们的消费需求欲望。  相似文献   

6.
国庆将至,中国人又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周”。今年“五一”过后,国家有关部门就规范旅游管理、进一步发展假日经济等方面的工作加强了协调,采取了一些措施,因此,前三个“黄金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望得到改观。不过,要使“黄金周”真正做到既让老百姓玩得开心,又能带动旅游产业良性发展,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相似文献   

7.
以菲斯克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在平民主义视角下拓展了消费文化的研究路径。他们认为,在“购物广场”的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大众反抗策略,日常消费体现的不是自上而下的统治而是自下而上的抵制,消费生产着大众的快乐和意义,实现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颠覆。他们高度肯定了大众的创造性和革命性,但对大众消费行为的某些解读有些牵强,缺乏理论的严肃性,而其描绘的革命路径也显得过于戏谑。  相似文献   

8.
楚东 《瞭望》2003,(37)
今年的第一个黄金周(五一)由于非典冲击而泡汤,正当人们对第二个黄金周(十一)抱有期冀之时,传出新加坡发现一名非典患者的消息,加上上半年已有专家提醒要防止今冬明春非典卷土重来,“有言在先”与“事实证明”合力,人们对“十一”黄金周有些忧虑,已做好出行计划的人,多少有些踌躇。  相似文献   

9.
“吃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带来资源型城市的“早衰”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对资源的需求,缓解了资源型企业和城市过去积累的矛盾。但同时,各资源城市资源开采能力扩张的内在冲动也难以遏制。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态势持续下去将使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矿竭城衰”进程加速,而且会使资  相似文献   

10.
标新立异、共同参与,标志着中国旅游与演出市场的新流变又一个五一“黄金周”到来,各地的“精彩节目”呼之欲出。与几年前的黄金周相比,眼下的黄金周已经高度重视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11.
五一长假对南京家电市场无疑是“黄金周”,继4月中旬苏宁率先在南京掀起价格大战,“五·一”期间又冲上第二次高峰,新百、中央、商茂百货、太平洋百货、宏图三胞大卖场等众商家争相参战,并迅速波及百货零售与电脑市场,数百万人涌入“排浪式消费”行列,数家商场日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创下各自销售的最高纪录,全市实现销售总额5亿多元,比去年“五·一”期间增长30%。  相似文献   

12.
在一浪高一浪的消费热潮中,青年的消费总是处在这个浪潮的尖峰,他们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最为敏感。对新生活方式和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总是最先体现在这个年龄群体之中。 青年的消费,在一定时期都有一些集中的指向和目标,人们常将位居前三名的高档耐用消费品,统称为“三大件”。“三大件”,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的消费档次。 五十年代青年中流行的“三大件”,是自来水笔、手表和收音机。 六、七十年代,“三大件”发生变化,主要指向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另一说是自行车、手表和半导体收音机)。到八十年代,“三大件”的指向则转向了电视机、电冰箱和收录机(另一说是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其中,电视机从黑白机到彩色机的转换只有五、六年的时间。电冰箱从单门到双门的转移,也不过几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理论视野》2012,(10):80-80
新华网2012年10月7日刊登记者张丽娜的评论文章指出,这个“最长黄金周”留下了太多难忘镜头。人们体验家人团聚、亲近自然、品尝美食的同时,也遭遇拥堵、滞留等各种“圆”况,种种苦忧夹杂的出游遭遇和尴尬表情引发无数感慨和议论。红红火火的黄金周,“盛况”之下诸多问题耐入深思。  相似文献   

14.
苏姗 《侨园》2002,(3):10-11
随着中国进入了WTO的大门,很多对加入WTO有抗拒心理的人高喊“狼来了”,也有人对入关后中国的机遇持乐观态度,但却很少有人讲中国企业也有机会先变成“狼”然后再实现“狼穴淘金”的梦想。实际上,入世是双向的,利弊也是双向的。任何国家和地区加入WTO都是为了有利可图,中国也不例外。当然人世的短期内,将有大批非知识劳动力失业,许多企业会因为没有能力面对强手的冲击而倒闭,但从长期来看,WTO带来的是新的市场游戏规则,新的理念、知识、技术、资金、人才和全球的庞大市场。虽然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群体对全球的大、中、小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非常落后的。而由于市场壁垒的减少,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在全球发达的消费市场中展示实力和发展市场。所以,中国的企业应该从过分悲哀的“与狼共舞”的担忧中走出来,开始设计一下如何可以利用WTO的契机先变成狼再来“狼穴淘金”的演义版本。  相似文献   

15.
面世数千年的龙门石窟和少 林寺是河南省最热门的旅 游景点,但建成才一年多的濮阳市新景点“绿色庄园”在今年国庆黄金周中,却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这一点,濮阳人没有想到,河南许多人也没想到。难怪河南省旅游局当即向濮阳市政府发出贺电。“绿色奖牌”带来知名度 建市仅17年的濮阳市,已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几块闪亮的“绿色奖牌”。 地处冀鲁豫交界一隅的濮阳市,所辖6县(区)中有3个是沿黄贫困县。如何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在经济上的巨大差距? 1992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资源浪费型、环境破坏型的消费,带来了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恶果。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构建绿色的生活消费模式。绿色生活消费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上形成健康、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消费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自觉选择绿色消费;企业供给丰富实惠、可信度高的绿色消费品;政府努力培育和创建绿色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7.
经历了几轮旅游狂潮之后, 2001年中国的旅游市场 终于逐渐转入成熟阶段。 有关抽样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居民集中在“黄金周”出游,由此形成了假日旅游的狂潮。仅去年“五一”期间,就有4600万人外出旅游,狂潮之烈,始料不及。由于旅游市场不规范,旅行社鱼龙混杂,宰客、坑客的事件时有发生,游客深恶痛绝,导致旅行社信誉大跌。结果,到“十一”黄金周时,旅行社游客锐减,旅游收入大幅度下降。有人预言2001年旅游市场将退潮。  相似文献   

18.
消费有必要合理和奢侈盲目之分。前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后者则是一种不切实际,有悖于道德规范的行为。近年来,由于社会“高消费”之风的影响,一向以艰苦朴素为荣的我军战士中也出现了一股“盲目消费热”。 一、“盲目消费”心理“误区” 青年士兵“盲目消费”心理是指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与军地双方情况盲目对比中引起的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19.
法国青年人在想些什么?他们希望得到什么?法国“人口观察学会”受兴业银行之托,就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向一批十五至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作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厌恶消费社会的年轻一代已不复存在,今天的青年已与社会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人口观察学会”会长雅克·佩特拉评论道:“现在这一代青年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他们懂得我们面临着经济长期困难的局面,为此他们也作好了思想准备。”今天的青少年谈到金钱时并不感到难为情,他们希望有钱。然而,如果问他们生活中最需要的是  相似文献   

20.
舒瑜 《理论探讨》2006,(2):117-118
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使他们获得和失去面子又有着与普通群众所不同的特点。当权力成为刻意追求面子或谋求一己私利的手段时,就会在挣面子中无形的失去面子;当权力成为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目的时,就会在打破少数人利益的均衡中得到更为宽泛意义的面子。因此,领导干部对权力的使用方式也就转化成为他们对面子资源的选择。现实中,面子的获得和失去由于无法通过一致性的行为标准来衡量,且带有较大的灵活性,领导干部也很容易在“挣面子”和“给面子”中导致自身行为的偏差,因此,必须对他们的面子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