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腾冲县虽然处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的却是中原文化。戍边而来的腾冲先辈,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还带来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经年累月,中原文化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南诏文化、东南亚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腾越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腾越文化有不同的形式和表现,但追根溯源,以“和顺和谐、内和外顺”为核心的和顺文化一直是腾越文化的灵魂和精神支撑。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进一步弘扬和顺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以和顺文化为支撑,把和顺文化的理念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腾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赋予旅游以内涵,增添旅游的乐趣.这正是旅游的魅力所在。近年来.韩国正是利用本土的和外来文化资源以及时尚文化,与旅游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领跑助推旅游业,使旅游业因之做大做强。这对正致力于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建设的云南来说.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文化之间不仅不存在根本的对峙,而且彼此间有一种必要的张力相结合,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只有保持和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必要张力,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州市地税局在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进程中,努力建设与地税发展新形势相适应的随州地税文化.确立“以文化促文明”的指导思想.倡导奋发进取的主流文化方向.积极培养和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支持文化创新.充分发挥其引导、鼓励、教育的特殊作用.着力提升地税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5.
汉字包含有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不同凡响的哲学思维。汉字是汉文化最基本的细胞和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汉字文化盛开着人类理性思维绚丽的花朵,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广东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文化沙漠”说的自辩到“文化北伐”说的自恋再到“文化广东”论的自信二三个不同阶段。对“文化沙漠”说的驳斥和自辩,具有文化自卑的心理。“文化北伐”论,是内地学人对广东文化的鼓励,对新文化精神出现的期盼,也是对改革开放程度相对不足的内地文化的自我批判和超越;对广东人来说,既有文化自卑心态,也有文化底气上升的自信。“文化广东”的提出,既要回应市场经济的正面冲击和负面影响,也要树立新的广东形象、提振广东文化精神,是广东文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底气十足的自觉选择。当今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新阶段发展的自觉追求: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的融通.成为新的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主力省”、“试验区”、“先行地”.[11成为新的战略目标:其间始终闪耀着文化自觉精神的光芒。广东30年来的巨大成就的取得,是文化精神烛照的结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广东也不能离开文化精神的烛照。在文化精神的烛照下.广东的未来发展将有更为深刻更为人文的跃迁。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是旧价值体系逐渐退去.新价值体系逐渐形成的漫长过程。此间,体制、文化、观念上出现的差异、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解决新旧体制间矛盾,保证主体文化和多元文化和谐发展,就成为社会其他领域变革能否健康发展的必需.  相似文献   

8.
大理州是我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这里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白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长期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并与边疆各民族以及东南亚各国人民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形成了人文荟萃、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大理的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取得明显的进步,先后获得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2003年4月,李长春同志到大理进行视察调研。6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大理州确定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地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改革.大理州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文化人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支撑。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文艺创作硕果累累.群众文化生活活跃丰富,这与玉溪重视文化队伍建设。调动和发挥文化人才进行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密不可分。2009年玉溪宣传文化战线抓住机遇、突出根本,创新机制、注重实效.精心策划、用心组织,切实加大文化人才的培养扶持力度,为玉溪文化建设坚持人才为本、持续发展作出了可喜探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有着悠久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之一,它植根于广袤的中华沃土.是各族人民在漫长的歌唱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民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意识形态的社会主流文化,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心.以外来文化为补充和借鉴的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其主流文化更强烈地表现出它的民族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取决于它的民族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发展民族艺术.让民族声乐走进校园、走向大众.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发展旨在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社会品质,它是推动科学发展,让我们进入“中国2.0”时代的基础。立足于文化安全,强化现代文化意识,以我文化为本,学、用优秀他文化、异文明属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的实务,它是加强民主政治制度与法冶中国建设的诉求,是建现代中国之需;习用优秀的他文化、异文明是与人竞争并有优势的保障和社会进步、文明的标记,文化建设、繁荣拟增大优质他文化的引进力与接受度,应大尺度地吸纳、借鉴他文化。  相似文献   

12.
如今到一个地方访问,当地官员和地方文化人士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多是本地有深厚文化底蕴云云。有时候我们能听得明白,也比较好理解,比如说扬州、苏州、杭州、成都这样的城市,它仍有文化底蕴,似无异议.但有的地方则不然。发现了几处史前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石器若干,动物骨头若干,或有传说中古人坟墓一座,甚至连坟墓也未见有一座,而仅仅是传说,比如黄帝故里、伏羲故里、老子故哩等等.  相似文献   

13.
犯罪的内涵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新旧文化的激烈冲突往往伴随着犯罪的高峰。文化影响着社会的“集体意识”.从某种程度来说左右着犯罪的内涵和外延。文化从当事人、犯罪成因、犯罪组织及犯罪技能等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中的“犯罪”。严景耀先生的《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一书,不仅反映了在民国时期.中国的犯罪现象.更折射出“犯罪是文化的一个侧面”的深刻内涵.对于反省今天社会的犯罪现象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云南省委提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丰厚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像抓烟草、抓旅游一样抓好文化产业.使之成为云南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省委书记白恩培在讲到现代新昆明的规划建设问题时。强调要突出包容创新的多民族文化特色。怎样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搞好现代新昆明的文化产业建设呢?笔者认为.这要从昆  相似文献   

15.
兼容并蓄之包容性为海派文化鲜明特质。这一特质表现为域内与域外、洋与土、新与旧、吸纳与改良、精英与大众、雅与俗等相容;这一特质的形成有移民城市、海洋文化输入、重商环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地等社会学、历史学因素,也有楚文化、吴越文化融合的文化哲学根基。海派文化包容特质与统一战线特性相合相生.有利于实现共识、团结和集聚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的文化现代化是受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诸多条件制约的,其实质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泅渡.抑或是一种变迁,但逃脱不了以本国传统文化为依托。文化现代化的路径和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以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无论在起点和路径上。文化现代化都具有依赖性。中国在文化现代化的践行过程中经历了几多曲折和教训,如何立足本国的传统和实际。走一条契合中国特色的文化现代化之路是几代人奋力寻找和摸索的,以生态文明为最终归宿的文化现代化是目的,其路径不仅需要从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进步,也需要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追逐.只有两相结合.才能快捷又稳妥地进行文化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绘就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并明确指出,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要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同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明显提速。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的平均增速分别为15.9%和28.7%。2010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文化贸易逆差有所缓解。从行业门类来看,2011年1-7月份,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领域中艺术品出口额最大,为42.8亿美元,同比增长27.6%。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西方某些发达国家为了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政策,形成了日益严重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在市场经济体制构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起步不久.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的法制建设和管理还很滞后的情况下,如何捍卫文化主权,维护文化安全,成为当今中国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廉洁文化建设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真正发挥“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的作用。培育廉洁文化的基础是提炼廉洁文化理念,包括廉洁目标、使命、价值观、风气、伦理道德和精神等。廉洁文化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首先是廉洁文化理念要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其次是廉洁从业要成为员工的日常习惯和日常行为.再次是要塑造全体员工廉洁从业形象。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论坛》2014,(9):I0001-I0001
近年来,云南省龙陵县紧紧围绕文化旅游“三张牌”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文旅扬县”战略,擦亮“中国松山·宝地龙陵”外宣名片,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化”工程,着力把抗战文化品牌放在突出位置来精心打造,初步形成了以文化带旅游、以市场促项目、以项目促发展的模式。2013年接待游客98.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亿元。201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7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