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网络问题表现在敌对势力加大反动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淫秽色情信息泛滥,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参与网上赌博越演越烈等多方面。在分析网络问题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防范网络问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犯罪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强烈的好奇心与表现欲、自我实现的需要、逆反心理、孤僻心理、冒险挑战、寻求刺激的心理、侥幸心理。应针对青少年的认知结构特点、个性倾向性因素、性格结构特征加强预防,加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矫正。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构筑从思想道德、教育到文化建设、行政监管和法律规制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防线。  相似文献   

4.
对我省青少年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少年能理性地面对网络,但也有少数青少年沉溺于网络;青少年的网络本质观基本是正确的,但对网络的使用存在偏差;青少年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主流是正确的、积极的,但在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真实世界有着不同的表现。问题的原因:道德教育主体比较单一,未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德育合力;网民教育还未真正纳入教育体系之中;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实效;现实道德环境的缺失。我们认为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主体应三者并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应具体化,突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道德教育途径应多样化,教育主体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中介开展德育活动;道德教育方式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道德教育体系应有系统性,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社会其它领域的支持、需要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支持、需要德育管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成瘾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网络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其中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体之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有许多 ,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心理和驱体疾病、学习成绩下降、引发社会问题等方面。对此 ,我们要提高警惕 ,保持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当社会文化越注重个体主体性时,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越健康,表现为社会阶层越高,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也越健康;女性比男性的性道德价值观更健康;社会群体满足个体需求的程度越高,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也越健康。社会阶层、社会性别和社会群体构建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社会文化通过规范个人角色使个体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性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青少年主观方面的原因。作者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就传统社会化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问题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以扼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现状主要表现为:网上有害信息泛滥使青少年的思想认识受到毒害;网上道德弱化,青少年行为失范;青少年网上人际交往出现偏差;网络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等方面。作为一项全新的社会教育方式,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加强网络信息管理,营造健康教育环境;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当前湖南青少年吸毒的现状来看,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吸食毒品种类不断增加;二是范围不断扩大;三是吸毒人数增多。青少年吸毒有个体、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原因,应该从建立防范青少年染毒社会机制、牢固在校学生拒毒防线、强化惩治毒品犯罪力度、加大普查检测力度、消除社会歧视、注重家庭教育等多方面进行治理,减少和杜绝青少年吸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心理,生理的成长。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来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是青少年的交往需要、尊重需要无法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长时间使用互联网已出现网络成瘾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及暴力倾向等负面影响。通过对网络成瘾个案的审视发现,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好奇心强、自控力弱,家庭环境因素不协调,学校教学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社会监管不力等原因。应该充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微观层面的介入,深入挖掘网瘾青年的优势资源,协助其转移注意力;积极改善学校、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进行中观层面的介入,利用学校加强宣传引领,努力构建有效的家庭沟通模式;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社会网络监督机制等手段进行宏观层面的介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令人触目惊心,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管教的不力、农村学校的不良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负面影响。预防与减少农村青少年的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重视农村青少年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比较复杂,从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角度探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因素,主要表现为:缺乏教育,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等。家长应通过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引导子女正确使用网络、积极改善教育方式、加强与子女的沟通等方法预防子女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 ,有效地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 ,既需要强化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合力 ,更需要社会各界尽快建立、健全综合治理的社会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起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有主观、客观和社会原因;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应着眼于青少年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令人触目惊心,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管教的不力、农村学校的不良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负面影响。预防与减少农村青少年的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重视农村青少年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有网络本身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当、青少年自身的人格缺陷等,应采取优化网络环境、改革学校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增强青少年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建立专业咨询机构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底以来,QQ挂机“风潮”在我国青少年当中越刮越热,引起了众多人士的关注和思考。为此,笔者就QQ挂机的缘起、影响以及青少年QQ挂机的网络心理进行剖析,并对如何应对青少年QQ挂机热潮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联系实际,围绕青少年网络犯罪特点、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减少和预防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网络途径认知及其网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对网络途径的认知可从他们对网络的态度、对网络影响的认知、网络规范的认知和网络信度的认知四方面分析,青少年的需要、价值观及生活阅历等决定他们对网络社会化途径的认知和选择,从而导致青少年产生特定网络行为,表现为青少年上网的目的、时间与地点、迷恋程度以及对不良信息的阅读。要将网络的消极作用抑制在更小的范围,最佳方法就是教育:对青少年来讲,要加强“善待网络”的教育;对家长来讲,应系统的接受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对学校来讲,应该加强网络人文教育,培养“善待网络”的一代。此外,还要从整体上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重视媒介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