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误入闺房     
韩一民 《江淮法治》2007,(2X):42-43
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书生名金瑶,几番科举不中,遂断了科举之梦.日日里只去饮酒逍遥。交友游玩。把圣贤之书抛到了脑后.日子过得好不舒坦。好在金瑶的祖上留下了诸多家财.家境很是殷实。也就落得逍遥自在。这金瑶自断了科举之梦后。三教九流的朋友着实结识了不少,尤其与其中一个叫周富的人特别投缘。两人几乎天天都要喝酒聊天.金瑶也就常常在周富家过夜.周富的家几乎就成了金瑶的另一个家。  相似文献   

2.
21岁的金瑶是浙江医科大学口腔系92级女生。今年3月1日,寒假结束准备从河南老家返校的金瑶花151元购买了郑州至杭州的108次列车卧铺票。 当日下午6时40分左右,金瑶从郑州火车站检票进站,准时上了108次列车。找到自己的5号车厢5号中铺后,金瑶安顿好行李即躺在自己的铺位上休息。  相似文献   

3.
倪霜峰论     
倪霜峰论陈美林在《儒林外史》中出现了许多秀才形象,他们大都奋发在科举攀登途中,有的得以上进,考取举人、进士,谋得富贵利禄;更多的却是沉沦民间,终老牖下,为升口之计,做选家、当名士,周游四方,依人作客。但秀才倪霜峰却不如此,虽然他也走的是科举之路,但最...  相似文献   

4.
在去见吴珂蔓的路上,天下起了瓢泼大雨,到达她家时几乎淋了个湿透。吴珂蔓的家座落在城市的边缘,一个新建的幽静的住宅小区,只她一个人在家,其实这个家也就是她一个人住着。一百六十多平方的复式房间在骤雨的笼罩中显得那样的空落和暗淡,瘦瘦的她在灯光下像是一架衣服挂在空中。  相似文献   

5.
宋华琳 《检察风云》2008,(15):62-63
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对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加以改进和优化.   首先应理性对待行政首长负责制.明朝名相张居正云:"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在美国建国者所撰写的<联邦党人文集>中认为:"政府的坚强有力不仅需要权力的某种持续,而且需要有一个人执行权力."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J.S.密尔在名著<代议制政府>中写道:"当任何人都不知道谁应负责的时候责任就等于零.甚至当责任真正存在时,如加以分割也不能不被削弱.   ……  相似文献   

6.
历史博物馆的“清代科举展览”,最好看的展品有三件:一是光绪三十年的大金榜,即皇榜,也是中国最后一届科举发榜;末代功名,见之令人感慨;二是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科乡试首场夹带案犯一览表,其实就是一张“出猫”给人逮住的罪犯名单,看了也很感叹,开始明白夹带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百度的公关把戏和唱片公司的默不作声,一时间让很多人几乎忽略了,正是同一个百度,在此前的许多年,坚持不付任何代价,坐收盗版侵权的利益,创造了一个互联网创富神话。人们也几乎忽略了,百度在压力之下的这点妥协,只针对缠斗多年的三家国际唱片公司,除此之外的广大创作者的权益,还没有任何进展。恶名昭彰  相似文献   

8.
文人见皇帝     
古语道:学成文武术,货与帝王家。 武将靠杀伐征战,攻城守寨。而文人呢?手无缚鸡 之力的一介书生只能靠一朝金榜题名了。然而,许 多文人并没有走上这条科举路。他们是怎样货与 帝王家的呢?结局又如何呢?请看--  相似文献   

9.
石松 《检察风云》2008,(7):32-35
这个故事发生在贵阳市的一所重点中学--贵阳六中的校园里.   事情的结局是被一个女教师奸玩的两个男学生,一个被另一个杀死了,一个坐牢了.两家的独生儿子就这样活生生地给毁了,学生家长也几乎疯了.……  相似文献   

10.
洞房花烛夜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为古人所称的四大人生喜事,其中的“洞房花烛夜”几乎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最被古人所看重,操办也就尤显隆重。但也正因为如此,不良之徒往往趁哄打劫,利用婚事闹哄之机,谋夺财物,以致闹出了许多令人不如意之事。  相似文献   

11.
刑名师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时开科取士,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孔孟圣言。明清之后,考试朝八股方向发展,转承启合,文章越来越束缚人心的灵性,也越来越脱离实践,许多科场成功的人,锦绣文章虽然做得漂亮,人却越来越迂腐甚至胡涂,无非是取得功名的范进或孔乙己而已。 诚然,走上科举求取功名的学子,从启蒙开始,一生中要背诵的是数十万字的圣人之言和几倍于此的注释,以及注释的注释。唐代还要求官员上任时要学习律令,而明清以降,就无此要求。但中国地方长期以来行政权和司法权合一,一有讼争,地方父母官就得坐堂听讼,裁判是非,也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法官不懂法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2.
用人问题,是古今中外一个永恒话题。中国的古人们就说过,"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得人才者得天下。"信息时代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领导者要想得到更多的人才,就必须会选人,善用人,能容人。会选人,就是领导者要具备识别人才的本领。三国时一个著名的人才学家说过:"一流之人选一流之善,二流之人选二流之善。"意思明摆着,你想得到一流的人才,就必须是一流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3.
国家赔偿是一个敏感话题。 由公权力造成的伤害,一经确认,当由国家赔偿予以弥补。然而,现实中,常常是邻居摘了自家的枣,立马会“寻他说理”;而抓错人、断错案,却鲜有人具备向“公家”要说法的“秋菊之勇”。观念影响之外,也折射出争取国家赔偿的程序之多、门槛之高、难度之大。  相似文献   

14.
渐地睁开了双眼。刚缓过劲来,徐桂芳就又悲从中来,大哭大闹“我这在哪儿?一人在家受人欺,我没有过头呀”,说着,就往外边挪。“站住,天大的事都是人断下来的,你的事我今天包下来了”。徐桂芳知道陈旭旺的为人,听了他的一声喊,她止住了脚步回了头。来到徐桂芳的家,陈旭旺让徐广山叫来了何金余。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贺卡     
记得刚上大学的那一年元旦,为了买那一大堆准备送人的贺年卡,我几乎倾尽了最后一个月的生活费。当贺年卡一张张发送完毕后,我也已经宣布缺粮断炊了。借钱吃饭吧,那就意味着下一年的生活费将大幅减少,也就相当于古人常说的寅吃卯粮。这可不是我的一贯作风呀!思来想去,也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6.
尹媛萍 《政府法制》2010,(24):11-11
传染病在古代也是十分可怕的灾难。东汉末年,传染病肆虐,每隔几年就有一起甚至多起传染病流行: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于秋天来到当时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冬天作战之时,将士染病近半数。清朝是一个传染病高发期,几乎每隔一年就发生一次疫情。尤其是公元1910年的东北鼠疫,死亡6万余人。  相似文献   

17.
国家赔偿是一个敏感话题。由公权力造成的伤害,一经确认,当由国家赔偿予以弥补。然而,现实中,常常是邻居摘了自家的枣,立马会"寻他说理";而抓错人、断错案,却鲜有人具备向"公家"要说法的"秋菊之勇"。观念影响之外,也折射出争取国  相似文献   

18.
藤荒 《政府法制》2010,(6):50-51
近来有兴趣看看唐朝的历史,尤其是对于唐朝的文化很有兴趣。在唐初的时候,因为士族生活优裕,他们不必要靠自己的辛苦劳动为生,所以有时间把兴趣放在作诗上。且他们用以表现自己是士流的一种手段,也就是作诗。如果不会作诗,当时就不能很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加之,唐朝以科举取仕,科举就是要作诗。“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以取仕,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  相似文献   

19.
摇把游戏机 摇碎了童年的梦想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弟兄两人中,我是老二,也是父母心中最疼爱的一个。我的家住在(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竹条镇,爸爸在镇上开了一个钟表修理店,因为生意不错,我从小手中就没有断过零花钱。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学习出奇的好。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期间,每年期中期末考试,我的成绩总要排在竹条镇小学的年级第一名。因为学习成绩好,学校老师也喜欢我,鼓励我好好学习,将来考上重点高中。我受老师和家长的影响,也立志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小学期间学习负担不重,五年级的时候,我有很多空闲的课外时间。就在这一…  相似文献   

20.
《史记》经后人增改,真伪杂出,致使《史记》断限异说纷起,成为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复杂问题。断限问题不解决,《史记》中有关篇什的真伪就无法确定,这就势必影响到《史记》研究的全面深入。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对书中太初以后有关记载作了一番考察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