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牵手夕阳     
你爸老了!这是母亲经常对我说的话。或许父亲真的老了,至少从年龄上来看已算是耆耋之年,他腰松腿软,读报纸要挂上老花镜了。 重阳节那天,我和父亲吃完晚饭,父亲猛地一拍大腿,说,糟了,瞧瞧我这记性。,我诧异地问什么事?父亲难为情地告诉我,说母亲特意下载了几首跳舞用的歌碟,因出门买菜.叮嘱他将歌碟放入母亲的皮包里.他竞忘了此事。父亲拿着歌碟.匆匆地出门而去,我忐忑不安起来,父亲这么健忘。会不会出什么岔子?  相似文献   

2.
学会倾听     
一只乌鸦落在窗外的树上,坐在客厅里的八十四岁父亲便问正在看报纸的四十八岁的儿子:那是什么?儿子看了看说那是乌鸦。一会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说是乌鸦。没多久父亲接着问:那是什么?儿子有点不耐烦地说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那是乌鸦!然而,当父亲第四次问儿子窗外树上的乌鸦是什么的时候,儿子有点咆哮了,你烦不烦,我都说了好几遍了,那是乌鸦,那是乌鸦!说完儿子将报纸翻得哗哗响。这时,父亲不声不响地从卧室里拿出一本日记,上面清楚地记着:某年某月某日,三岁的儿子看到窗外的乌鸦问父亲:爸爸,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陈萍 《江淮法治》2013,(14):22-22
买菜养花带孙子,父亲退休之后的生活循规蹈矩,平淡乏味。渐渐地.父亲两鬓斑白,精气神也大不如前。总想陪父亲出门散散心,但我却总是诸事缠身,抽不出时间。直到有天在阳台上看见了父亲那落满灰尘的渔具袋.心思一动,我脱口喊道:“爸,  相似文献   

4.
父亲     
听说儿子在城里犯了案,关在了牢里,五十多岁的父亲急了。他毫不犹豫地找亲戚借了钱,带上几天的干粮,急匆匆地赶到了从未进过的城里。城市很大,父亲分不清方向,他问了很多人,他们都不认识他儿子。在没有乡亲的城里,父亲觉得什么事都不好办,他的那点准备也很不充分,还没有见到儿子,就已经弹尽粮绝。自从听说儿子关在牢里的那一刻起,父亲心里象压着一块巨石,他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想一想这样是不是能够尽快见到儿子。  相似文献   

5.
给父亲洗脚     
黄英 《江淮法治》2012,(3):64-64
母亲打电话说父亲在工地上砸伤了脚时,我正在单位整理财务报表放下手头的工作,急匆匆地往母亲所说的医院赶。一路上一直在埋怨父亲不小心,怎么就弄伤了脚呢?  相似文献   

6.
周玉荣 《江淮法治》2010,(22):58-59
父亲每天出门劳作前,母亲会将准备好的装炒米的布袋递给父亲。希望也就在这劳作里潜滋暗长,一天一天地丰盈,鼓舞着父亲日复一日深情地躬耕。  相似文献   

7.
她一直对母亲把一颗心都掏出来给父亲的活法,颇有微辞的。 她不怎么喜欢父亲,过半百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似的任性顽固。脾气暴躁不说,对母亲讨好他做的一切事,向来都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地发几句评论。每每母亲都温顺地站在一旁,洗耳恭听着,眼里,竟是含着笑的。  相似文献   

8.
抗洪别父     
8月9日下午,河北省鸡泽县鸡泽镇科技副镇长张龙如,跪在父亲的遗体前悲痛地说:“爹,儿子不孝!”8月3日,龙如的父亲患肺气肿,在县医院治疗不见效,只得出院回到榆林老家,龙如请假回去照顾父亲。8月4日晚,当他从电视里看到鸡泽西部遭到水患,全县干部都投入到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时候,心中异常焦急。他在家里再也坐不住了,拉着父亲的手说:“爹,全镇干部都在抗洪,我怎能呆在家里,我要立即回去!”父亲紧紧拉着他说:“龙如,你要回去就回去吧,可你这次走了,再回来就见不到你爹了。”龙如不敢想这么多,8月5日一大早,挥泪告别了父亲,赶…  相似文献   

9.
17岁的同龄人大都在教室里奋发读书,他却无奈地背起沉重的行头,跟随父亲到郑州的建筑工地当起了小工。原以为捉襟见肘的生活从此会有一丝延续下去的希望,这个懵懂少年没想到,自己最亲近的父亲,竟然偷偷地弃他而去,从此音讯全无。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木盒     
我的父亲是老革命。幼年父母双亡的父亲,吃百家饭长大,十三岁就出来做工,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从部队转入地方曾先后在几个单位工作过,虽然这几个单位工作性质各不相同,但他都会很快熟悉情况,管理好自己的部门,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不论父亲调到哪个单位,年年他都是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小的时候,我常常翻开父亲的抽屉,拿出那些大红的奖状,给邻居的小朋友看,得意于我有的而他们没有,他们都很羡慕我。为了多看一会儿奖状,他们拿出各自保存的彩色糖纸给我,我在小朋友当中威风极了。父亲从不管我翻他的抽屉,也…  相似文献   

11.
父亲用一双握锄把的手,顽强地学会了打字。他通过网络,向检察网投诉女儿的遭遇,引起了检察机关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加重的木桶     
李雪峰在2005年4月1日的《今晚报》上撰文说,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椽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  相似文献   

13.
叶国强 《江淮法治》2009,(12):46-47
父母离异,女儿随父亲生活。暑假里,母亲行使探视权,接女儿回家度假。女儿下河游泳,溺水身亡。女儿的夭折,给双亲带来了无尽的悲痛,同时引发了全国首例离异夫妻失女赔偿案。父亲悲愤地将前妻告上法庭,请求物质和精神赔偿。谁对女儿的爱更深,失去女儿谁的心更痛?这对不幸父母源自内心的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14.
明学 《江淮法治》2012,(22):46-47
母亲死的早,父亲又出车祸成了植物人,照顾父亲的姐姐病倒了,妹妹远在外地上学。总不能让养大自己的父亲病饿而死吧!女大学生王苓决定退学照顾父亲。  相似文献   

15.
《江淮法治》2009,(12):53-53
小榕是一个苦命的15岁女孩,母亲因难产去世,父亲也因劳累成疾于今年6月去世。因她是女孩,按乡俗她是不能给父亲摔盆的,故殡丧之日由她的堂哥替父亲摔了盆。在父亲死后,伯伯和叔叔变卖了小榕家的房屋得款6000元,在伯伯拿走一部分丧葬费之后剩余全给了叔叔家的堂哥,他们说因为是堂哥为小榕父亲摔的盆,理所当然继承她父亲的遗产。  相似文献   

16.
《检察风云》2013,(22):40-42
杨老师年长我们三十多岁,算是我们的父辈了。平时,杨老师对学生很好,就像父亲。虽然不像父亲那样体贴入微,但却能体会到那种长辈对晚辈的慈爱。杨老师热爱教书,站在讲台上他就处于百分之百的陶醉状态。杨老师上课很少提前下课,有时甚至需要我们提醒他,他才不太睛愿地宣布下课。  相似文献   

17.
路,要自己走肖宁父亲逝别已一年多,而我至今不肯相信这样一个现实。生命的岁月中,父亲已成为我的心理依托,他是我精神的家园。隔着玻璃,像片上的父亲仍然阳光般慈爱地对着我微笑,一种被日子积压得太久凝蓄着化解不开的伤痛汹涌着慢慢溢开来,禁不住的泪水潸然而下。...  相似文献   

18.
    
山杠爷爷领着秋玲回来的当天,青石沟便沸沸扬扬地传开了秋玲的父亲富强和母亲樊秋英被枪毙的惊天动地的消息。  相似文献   

19.
永恒的父爱     
周会明 《江淮法治》2009,(24):53-53
每每读到“父爱”的主题,心中便隐隐作痛,我常在酸楚中甜蜜地回忆起我那遥远而又在眼前的如山的父爱。 父亲一世清贫。小时候听奶奶说:爸爸从来没有上过学堂,从懂事的时候开始,就帮人家放牛,后来又做帮工,还贩卖过窑货。解放后,父亲靠自己的天分自学,成了一名在当时乡下还算不错的文化人,走上了乡镇(当时称为公社)领导的岗位。  相似文献   

20.
前几日,老父亲坐公交车时因为司机紧急刹车而摔倒在地,触发腰间旧伤,躺在地上半天起不来。司机没有把车紧急开往医院,而是把全车人赶下车后,哀求父亲不要告诉车队,“不然会挨处分,被开除”。身为老一代知识分子的父亲根本就没有为难司机的想法,他不仅拒绝了司机给的200元打车费,还应司机要求写了证明,证明自己是“旧伤复发”,与司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