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萧克、李达反党集团",是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制造的一起冤案。此案早已平反,但近来有文章涉及此次运动,其中不乏失实之处。为正本清源,笔者曾撰写《"反教条主义运动"中的刘伯承》一文,但限于篇幅,对此案未及其详,今再作专文以还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2.
受"浮夸风"和高估产的影响,毛泽东和党中央在1958年下半年提出了"三三制"耕作制度,这一制度通过大面积高额丰产田运动很快得到实施,给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到1959年上半年,毛泽东和党中央不得不放弃了"三三制"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3.
林木 《党史博览》2007,(4):28-29
1926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直接出兵镇压,制造了"南京事件".与此同时,蒋介石为了实现其反革命野心,积极寻找靠山,加紧同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勾结,密谋发动反革命政变.  相似文献   

4.
肖锐 《唯实》2011,(4):62-64
节能减排、关停并转以及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导致部分产业及部门日趋衰亡,并排斥出大量劳动者进入失业队伍,形成黑色失业;另一方面,又促进新产品、新部门及新产业的产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形成绿色就业.分析苏州地区黑色失业和绿色就业总量、结构及替代效应,梳理黑色失业和绿色就业的运动路线及其运行原理,评...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11,(3):47-47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批为民请命、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清朝末年,以弹劾李鸿章而闻名天下的“陇上铁汉”安维峻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南陈北李”,即陈独秀、李大钊最早开展了党的创建工作。党史上还有“北李南杨”一说,指的就是李大钊和杨匏安。杨匏安是华南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又是中共早期杰出的理论家和史学家。党史界认为,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杨匏安等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读史,特别是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我的一大爱好,无论是党史教材、革命史、革命历史故事,还是地方各类革命题材作品及生活真实传奇等皆为我所好.在读史中,我对中国选择共产党及其主张社会主义道路有了自己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有关现代京剧“样板戏”的交锋、争论,可谓旷日持久。但常能见诸于报端的,其实也只是单方面的一种如入无物之阵的“争论”“交锋”而已。猜想历史往往也就是这样定谳的吧,若一方掌握着主流话语权,并能牢牢把持两到三个世纪,后代人还以为这真是一个时代的共识呢。历史的所谓“靠不住”也正在于此。故,我早年还有与之论辩的激情,现在已趋于平淡,诚不愿再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9.
蒋介石的幕僚政治是民国社会政治独裁的一个侧影,张群作蒋介石的幕僚长达60余年,这在蒋介石众多余幕僚中可谓绝无仅有。有人讽张群为蒋介石的“侍女”,张群自我评价则为“主人的厨子”。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纵观历史的长河,又有哪一个臣子能在帝王面前善始善终呢?像张群这样做蒋介石长达60余年的终身幕僚,在中国的历史上实属罕见。每一个政客都有自己的宦海生存之道,张群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颇为不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如金子不是黄土它总会发光一样,一种社会现象的发生尽管开始并不为人们所了解,所认识,但经过历史的沉淀,终究会显示其内在的本质和自身的价值。回顾山西革命历史,当年被贬称的“沁州路线”,其实是一种具有创造意义的“沁州精神”,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大力发扬。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时期的黄埔军校、前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在当时被称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黄埔军校是上世纪初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前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设在广州黄埔,军校也因此得名。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在中国军事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黄埔军校也以它独树一帜的办学精神,当年吸引了众多有志青年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解放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以下简称镇反运动)已过去近50年了,福建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在全国这场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历史证明,建国初期这场镇反运动是必要的、及时的、正确的。回顾当年的运动,评价斗争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无疑具有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历史,作为岁月的留痕在人们的记忆中是很难抹去的。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采取欲盖弥彰的卑劣行径炮轰沈阳北大营,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而挑起了侵华战争。这一天,从此成为了中华民族遭受耻辱的日子。时光荏苒,“九一八事变”时隔已经80年。可是曾经遭受过巨大苦难的中国人民一时一刻也不敢忘记那段屈辱不堪的岁月。在每年的9月18日这一天,各地的人们都会举行撞钟仪式和拉响警报,以此告诫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14.
在我军历史上有一位资格老、理论素养好的儒将、他就是辅佐毛泽东指挥反“围剿”出奇兵、倡导抗日持久战,被誉为毛泽东身边的“军事高参”的郭化若将军。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明历史昭示我们:开放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唯开放方能繁荣强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中期,学者郭湛波在其专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中,论及李大钊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位置时说:"李先生是研究历史最有成绩的人,也是唯物史观最彻底最先倡导的人;今日中国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思潮这样澎湃,可说都是李先生立其基,导其先河。"  相似文献   

17.
195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历镇压反革命分子活动的指示》随即在全国开展了大张旗鼓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捍卫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纯洁了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安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有力地配合了抗美援朝和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等项任务的顺利进行。以其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由于中华人瓦共和国刚刚诞生不久,我11的党管理国家的经验还不足,并且面临满目疮疾、百废待兴的局面;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正作垂死挣扎,妄图夺回…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9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许多历史经验,其中科学分析和全面把握中国国情,立足中国的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始终保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倾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渊源。积极总结和提升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蓓  邓佳丽 《求实》2006,(Z3):95-97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沿革劳动教养制度创设于1955年8月,1955年下半年,我国在取得全国范围内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重大胜利的基础上,又在机关内部开展了大规模的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195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该指示明确指出:“对这次运动中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和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立功而继续留用的以外,分两种办法处理。一种办法,是判刑后劳动改造。另一种办法,是不够判刑、而政治上  相似文献   

20.
《四川党史》2003,(3):46-49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四川省委的部署,中共绵阳地委从1955年9月开始在全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工矿企业和学校的全体职工中开展了肃清一切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运动于1959年6月基本结束,历时三年零十个月。通过运动,清查出一批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纯洁了革命队伍,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同时也弄清了一些干部的政治历史问题,使他们放下了包袱,振作了革命精神。肃反运动的胜利,保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一、内部肃反的历史背景1949年12月21日绵阳解放后,地委、专署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从1950年起在全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