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从1949年提出到1971年最终解决,历时22年之久。尼克松政府和台湾为保住联大及安理会席位作最后的挣扎。美国推出了在确保台湾席位的同时,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即带有两个中国意味的双重代表权方案,并就此展开了外交斡旋。事实证明,无论台湾怎样挣扎,终是难逃被驱逐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全新的外交格局 一九七一年八月二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将“两个中国”的方案公开抛出。以后,美、日等国又提出所谓“重要问题案”和“双重代表权案”,力图保持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周恩来十分关注二十六届联大的情况。八月二十一日,他召集党、政、军系统外事部门负责人会议,宣讲外交部批驳美国政府提案的声明。当他询问与会者美国为了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曾经同哪些国家开会时,到会的外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特指1949年10月1日至1971年10月24日联合国作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合法席位之前,以“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搬迁台湾”之名,残存于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残余势力,打着“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旗号,长期霸占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而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却被排斥于这个组织之外。1949年IO月l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国际法上讲,中国的;日政府(中华民国)为历史所抛弃,新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替它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固有的一切主权和权利也理所当然地转移…  相似文献   

4.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项决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从而结束了台湾当局窃据联合国  相似文献   

5.
冯东兴 《党的文献》2023,(1):95-103
新中国成立后,围绕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及台湾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斗争。1950年11月24日至12月19日,新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会议,就是这一系列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中国首次在联合国舞台上阐释关于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及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在联合国期间,代表团积极争取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有力控诉了美国武力侵占台湾的事实,向世界宣告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批驳了美国炒作的“台湾地位未定论”,揭露了美国试图推动“台湾中立化”的企图。由于新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参加会议之时,抗美援朝正在进行中,所以代表团还审慎应对了有些国家提出的“朝鲜停火建议”。新中国代表团的首次联合国之行,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不仅使国际社会增强了对新中国的认识,而且为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及确定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新中国外交人员也从这次外交活动中积累了开展国际交往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利用最新解密的美国政府档案,分析约翰逊时期影响美国对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决策的诸多因素,为研究冷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提供有益的参考。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约翰逊这届政府任期伊始,就感到美国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老政策难以延续,因而不遗余力地寻找新的手段以维持旧的局面。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约翰逊政府经历了持续的决策争论和反复的立场摇摆,最终确立支持具有“两个中国”意味的“设立研究委员会”的决议案,作为防止其联合国中国代表权政策失败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郭强 《党建文汇》2007,(8):15-15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提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历届台湾当局都没有放弃过重返联合国的图谋,到主张“台湾独立”的民进党陈水扁当局上台后.更奉行冲撞“外交政策”,不断鼓动所谓“友邦”提案台湾入联。虽然图谋一再遭到挫败,但陈水扁当局并不死心,在2008“大选”和明年初“立委”选举将要来临的情况下,甚至提出“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并计划在岛内举办“公投”。日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具名退回了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书,中台办、国台办负责人对此表示赞赏,并重批陈水扁是阴谋家与破坏者。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共产党中国和"国民党中国"的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美国政府指出这是个程序性问题。国务卿艾奇逊表示:应该把一个国家进入联合国与承认它的政权区分开来,在有关共产党中国是否进入联合国问题上,美国听任多数票表决,也不要求其他国家追随美国的立场。极端反共的共和党人杜勒斯也表示:"如果事实上证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统治中国,而又没有引起  相似文献   

9.
台湾议题是中美关系解冻系列谈判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在沟通渠道的开启、基辛格秘密访华、中国的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尼克松访华、起草《上海公报》等诸多事件中,都贯穿于双边谈判的始末。双方在台湾议题上有分歧与差异,但双方既不在原则上让步,又形成暂时便利的双赢,从而最终促成《上海公报》的发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曾一度有望借第五届联合国大会之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参与过程却一波三折,随着国际及国内形势变化,其在联合国的外交斗争策略也随之而变。五届联大召开前,国际形势于新中国十分有利,新中国积极斗争初显成效,赢得代表权的目标大有机会实现。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争取代表权的预期受挫,斗争逐渐被动直至失效。五届联大于1951年结束时,新中国丧失了对联合国的信心,决定暂时退出联合国组织。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因国内和国际形势所需,新中国适时调整外交政策,转向独立自主和平方向,对联合国只保持有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7,(9)
正组团赴联大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美国和日本提出的恢复中国代表权必须由联大三分之二多数赞成的"重要问题"提案。接着,会议表决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相似文献   

12.
过家鼎 《湘潮》2008,(4):41-45
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联合国即应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然而,在美国的操纵下,解放后的22年中,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为台湾当局所窃据。  相似文献   

13.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点:趁慈禧六十大寿,后起的日本国挑战亚洲第一海军——清朝海军一击即中;趁袁世凯与革命党鏖战正酣,逼迫精熟对日外交的老练政治家签下亡国的"二十一条";趁国共合作即将成功,日本发动全面战争以图扩大在华利益;趁大陆与台湾争夺联合国代表权,日本趁机窃占钓鱼岛……回顾历史,日本屡屡发难又屡屡"得手",其时机把握不可谓不精准。  相似文献   

14.
尹博 《党史纵览》2003,(12):36-39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曾被日本强行霸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台湾属于中国"在国际间再次得到重申.1943年美英中发表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明确表示了日本投降后,将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给中国.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也据此接收了台湾,并一直行使对台湾的主权.  相似文献   

15.
国 际 7月2日 柬埔寨发生未遂政变。西哈努克国王的儿子夏卡朋和前金边政权内政部长辛松等被捕。6日,柬国民议会通过法案,宣布民柬为非法组织。11日,民柬方面宣布成立临时政府,乔森潘任临时政府总理兼国民军首脑。 8日 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因病逝世,享年82岁。 22日 历时6天的苏梅克——列维9号慧星的21号碎片相继撞击木星的天体奇观结束。 22日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肇星奉命约见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尼加拉瓜等少数国家要求在联大议程中列入所谓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也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有关决议。  相似文献   

16.
言明 《前线》1961,(20)
九月十九日开幕的联合国大会第十六届会议,已经决定把苏联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并把蒋帮分子从联合国驅逐出去的问题列入大会议程。但是,本届联大会议不顾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一些国家代表的反对,同时决定把美国为了继续剥夺中国在联合国的权利而授意新西兰提出的所谓“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也列  相似文献   

17.
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在联合国中国席位上就座的那一刻,无疑成为整个联合国大厅的中心。此时,有记者问:“乔先生,你现在坐在这张椅子上有何感想?”乔冠华回答时仰头大笑,他回答说:“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在中国首次重返联合国的历史时刻,“乔的笑”闻名中外。  相似文献   

18.
张兵 《党史纵横》2008,(7):37-40
1971年1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美国和日本提出的恢复中国代表权必须由联大三分之二多数赞成的“重要问题”提案,接着表决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相似文献   

19.
1961年美台当局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面临失败,肯尼迪政府力图改取“重要问题案”,蒋介石坚持沿用“延期审议案”。紧张的交涉引起美台关系的危机。深层原因涉及肯尼迪酝酿调整对华政策。肯尼迪最后向蒋介石作出必要时否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的秘密保证,并以美国利益的重大让步,换取台湾当局接受“重要问题案”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施燕华是第一批进驻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之一。她曾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驻卢森堡大使等职。施燕华经历了中国四代领导人,参与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新中国外交传奇的见证人和亲历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