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  相似文献   

5.
韩振远 《传承》2008,(11):48-49
我所说的"50后",是套用"80后"的说法,过去,有一句话叫"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指的就是50后,即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是一个典型的"50后",与同龄的朋友谈起我们这一代人时,大家无不感叹,这一代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  相似文献   

6.
"80后"是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他们的父母是"50后",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是在阶级斗争、计划经济的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以自己所受的教育和经历要求自己的后一代。从"80后"出生起,就受到成人社会的种种担心与指责,一直到汶川地震和奥运会期间,他们有了重要表现之后,情况才开始逆转。一代人引起如此长时期的争议在中国历史上少有。这是两个时代之间的冲突,它的发生与转变的过程为我们认识青年和形成代际的和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李虹 《广东民政》2010,(10):60-61
近几年,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群体,就是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在研究中,我们把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以后出来打工的农民归为第一代,把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80后"是一个平凡又特殊的群体,平凡是因为他们只是8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80年代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特殊则是因为美国<时代>周刊直接介入了中国"80后"的命名,也因为"80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型期逐渐显露出与其他时代的人种种不同:他们在中西文化撞击中成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里逐渐成人,在商业娱乐文化与消费主义浪潮中崛起.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目前年龄在17至26岁之间的年青一代被称为“80后”。总数有2亿多人。他们在未来几年将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80后”一代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对社会消费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新人类”,原本是来自东邻日本的一个外来词,它是指二战后出生的新一代人,他们从价值现到行为模式和上一代人完全不同,他们衣着前卫,观念离经叛道。在中国大陆,人们较普遍地认为,从197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人,可称为新人类,它的产生具有它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用部分新人类们的自我评价的话来说:“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学步,在商品社会浪潮中长大,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的记忆和负担,没有刻骨铭心的政治、历史负累”、“我们在社会转型中造型,我们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我调整、自由发挥。”既然称为“新人类”,总会有他们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否则他们和当前社会中五花八门的时尚职业者就没啥区别之处了。  相似文献   

11.
当前部队士兵大多出生于90年代。在互联网上.“90后”被标上这样的性格标签:“叛逆放纵、崇尚自我、随心所欲”。而他们在部队接触的班长.大多都是“80后”.“80后”的班长们在部队工作的时间长.通过部队的教育培养拥有了较为成熟的心理.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作为“80后”的专利语言,他们把“这样子”说成“酱紫”,同样还有“3q”(谢谢)、“8用谢”、“表客气”等,有的“80后”干脆这样为自己签名:“GG,我们化蝶去!”在中国,代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和区别,而每一代人却都能拎出一两样“代际特征”:“50后”的列宁服,“60后”的绿军装,“70后”的牛仔裤,“80后”的吊带裙……穿列宁服的“50后”当年一定不敢相信他们的后代会通过一台电脑写字、聊天、看电影、做生意……“80后”也不会相信他们的父辈曾经在瑟瑟寒风中排队等待邮局开门,原因只是为了购买一册刊登了报告文学《哥…  相似文献   

13.
<正>编辑引语:当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农二代"已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数量达1亿人左右。如今,他们正处于婚恋的黄金年龄。从封闭的  相似文献   

14.
演讲人:秦晖这些年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转轨,经济学界都在讨论两个话题:一个是“中国奇迹”,另一个是“东欧困境”。通常不管什么倾向的人都承认这个事实:中国20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而上世纪90年代中东欧各国进入转轨以来很不顺利,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经济滑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比?现在非常流行的解释,就是关于所谓“东欧激进”与“中国渐进”的说法。我认为,在意识形态上这些说法是没有问题的。的确,东欧国家自从转轨以后就把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看做他们的方向。但问题在于:认同这一方向并不难,而真正实现私有化却很难。在巨…  相似文献   

15.
<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眨眼间80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已进入了婚龄期。然而,面对婚姻,自主独立的80后们却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父母们产生了一定的碰撞:年轻人不愿意像上一代人那样到了“适龄”就该结就结、该生就生;而老一辈的父母们却希望子女二十出头就结婚,甚至婚后最好马上要孩子。于是,用心良苦的父母们时不时会对子女们进行催婚“轰炸”。“催婚”,让父母和子女都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6.
关于"80后"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80后"作为代际符号最初是指一个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作家群,后来这个概念放大到运动员、演艺界的艺人,最后延伸到整个80年代出生的人.如今这个概念被社会广泛应用,成为了一个文化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之后,"90后"也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没赶上电脑和网络,也没有机会领略美国大片,他们的童年多半在室外度过,经常是一帮孩子在外面疯跑,一天呼啦一下就过去了。说起弹玻璃球、捉迷藏、扔沙包、跳房子、挑冰糕棍儿这些游戏,他们都有一肚子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18.
正在横县镇龙乡六谢村,以前群众都叫她"杨书记",现在人们更喜欢叫她"杨姐"。见到杨泽云,记者就问她,"你喜欢大家这样称呼你吗?"她毫不犹豫爽朗地答道:"喜欢!"在很多人看来,一声"杨姐"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荣誉,但对"刚到村里时,到群众家连一口热水都讨不到喝"的杨泽云来说却极为珍贵。六谢村妇女主任黄桂清告诉记者:"杨姐刚到村里时,很多群众都议论,这样一个大城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由《萌芽》杂志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引发“80后”文学现象后,经由媒体的不断报道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与讨论,“80后”现象进入人们的视野,“80后”这一群体被贴上了诸多负面的标签,而最近的汶川大地震后媒体上出现了很多对“80后”的表扬和赞美,“80后”的媒介形象经历了由大批判到盛赞的逆转,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认为加之于“80后”群体上的标签是一种刻板成见,是媒体和社会的倭化使然,不应以一个统一的框架去定义和概括他们。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年代出生的员工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行为倾向。"80后"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公众和学术界给他们打上了"缺乏责任感"、"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叛逆"等印记。本文通过3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80后"员工与"80前"员工在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确存在代际差异,但是结果却与常识大相径庭:"80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显著高于"80前"员工;"80后"员工的反生产行为显著低于"80前"员工,其中人际偏离维度也显著低于"80前"员工。研究结果有助于打破管理者对"80后"员工的刻板印象,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