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合作社性质的理论认识王占阳1.一般认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已经确认,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合作社,就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这种观点的史料根据是:(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这种社会主义因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开拓者。毛泽东集中全党的智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由此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主题,工农大众阶级政治觉悟的提高是衡量标准。因此,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历史地承担起党的建设、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以及改造革命的知识分子三大任务。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不仅实现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伟大历史转折,而且完成了它所肩负的艰巨的历史使命。同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吴永 《理论导刊》2020,(6):48-5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因应革命的需要,果断弃用外来楔入的"苏维埃"话语,并适时建构了本土特色鲜明的"新民主主义"话语。作为党的核心政治话语,"新民主主义"话语集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和党的早期革命理论之精华,建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民族国家的基本学说,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整合。通过成功建构"新民主主义"话语,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政治层面上掌握了话语权,增强和提升了自身政治凝聚力和文化自信,而且标识了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向度,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了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4.
贺海轮 《理论导刊》2007,(12):72-74
延安时期,党在构建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尽管现在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和条件同过去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延安时期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经验,对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是指新民主主义的意识形态。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意以形态,由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是由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合作经济构成的混合经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这样一种政治经济状况反映到观念形态里,就必然会形成一种具有多样性特点的意识形态。在这个新民主主义意识形态的范围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总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思想没有其合法的存在余地和思想自由外,一切民主  相似文献   

6.
用延安精神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志飚  刘飞 《理论导刊》2007,(10):27-29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实践中,依托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性地构建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以政治清明、社会进步、党政军民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彪炳于史,著称于世,成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典范。弘扬延安精神,特别是借鉴延安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与解放区进行土地革命和社会改革时,因时因地制宜,围绕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四个方面实施了大量的社会保障项目与措施,建立起了内嵌于社会经济政策的社会保障体系。延安时期的社会保障工作具有一切服从抗战,多主体、多途径、低水平、广覆盖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70年来,新中国的文化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新中国的文化政策的理论源头。新中国成立前夕,《共同纲领》的制定、通过,使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上升为全国性的文化政策。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为文化政策的调整指明了方向。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挫折之后,伴随着拨乱反正任务完成和改革开放事业开启,中国文化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政策逐渐形成,并表现出明显的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黄昭霞  许峰 《学理论》2010,(20):177-178
具有“五四”背景的丁玲、王实味等人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延安解放区进行了重建“批评”权力探索的努力,以杂文这一文体为工具,坚持现实主义精神,针砭时弊,虽在整风运动中遭到扼杀,但“五四”批判精神在解放区得到了一次彰显,对后来百花年代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后,总结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的实践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由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缺乏执政经验,也由于当时的特殊社会背景以及历史背景,致使在延安时期的执政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困境。本文通过三个大方面,一是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二是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三是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意义及现实启示来全面论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日后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殷燕 《学理论》2014,(1):113-114
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三特征出发论述了其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冲突的重要作用。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社会,西方外来文化的侵入使我国文化消极发展出现阻碍时,我们遵循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党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线为原则,创造既带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既立足本土又面向全世界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2,(1)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延安革命文化。延安革命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样态,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中长期积淀的精神成果,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的文化凝结,是党的独特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整体的革命记忆,彰显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承和弘扬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强大的鼓舞作用,对中国人民重拾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设立学术研究机构、规范学术研究过程、确立意识形态化的评价体系,将知识分子的理论研究融入党的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对知识分子的有效引领,使党成功实现了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与消解,造就了一批新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精英,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延安时期党在意识形态建构中成功引领知识分子的历史实践,对新时代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始终站在历史的前沿,领导着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样,失误和教训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启示。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创立和领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其发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是其成熟的标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得以进一步完善,这一时期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最艰难的创立探索时期。  相似文献   

15.
刘功宜 《党政论坛》2009,(12):14-15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下令向中原解放区进攻,内战全面爆发。从1946年下半年起,根据地的党政军机关就开始有秩序地转移和撤退。党中央所办的洛杉矶托儿所于1946年12月28日撤出延安,开始了一年半的颠沛流离。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诗人贺敬之曾对西安和延安的同志讲过,“西北有个‘敦煌学’,是不是也应当有一个‘延安学’?”这意见是值得重视的。有一种习惯认识,以为延安仅为革命圣地。其实,延安也是文化圣地,她产生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和延安精神之理性升华,是“延安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7.
苗妍 《学理论》2013,(12):208-209
在解放区的延安,孔厥有过一段生活经历,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他对陕北百姓生活的关注是细腻的,对陕北农民的生活是同情的。同时,他的一些创作也是附和了当时党对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要求,文艺深入到大众,歌颂工农兵,歌颂党,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都有所体现,他此时的创作主要体现在对陕北民间女性生活受压迫的揭露和对农民中的"英雄"的歌颂。孔厥在延安时期的功绩是不能与他后来的脱党相提并论的,肯定他在特定时期的成就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1946年10月,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国共和谈彻底破裂。周恩来准备率中共代表团主要成员撤回延安。临行前,周恩来安排龚澎等人前往香港,充分利用香港中间地带的特殊条件,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使国统区人民和海外华侨、外国民众都能了解国内情况,了解共产党的主张。10月26日,龚  相似文献   

19.
目前理论界对延安精神的核心尚存在争议.通过大量查阅毛泽东的文献资料,从毛泽东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背景的论述,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内涵的理论创新,对根据地、解放区实际践履的要求,对中共局部执政区域与国统区的对比以及事后的回忆等方面进行考察,可以得出,延安精神的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毛泽东同志认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我们把革命导师的这两个著名论断放在一起来思考,就可凸显出全球化和民族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民族文化相互联合、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