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凯 《中国保安》2013,(15):7-15
保安行业成立至今己近30年,而读书与保安这两个词语,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似乎难以联系在一起。一直以来,社会上一些媒体和群众。认为保安员只是一群文化层次不高的人。保安工作只是一份不需要多少知识就能从事的工作,如果偶然间出现保安员考上大学、保安员著书的现象,就会成为舆论焦点,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炒作效果,似乎保安行业中出现“文化人”就显得不正常。其实不然。保安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涌现出许多喜读书、爱学习的人,高学历、能著书的保安员也不在少数。本期。记者通过对一批爱读书,  相似文献   

2.
读书使人睿智,读书让人明理,读书提升人的素养。然而,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却让很多人花在读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做这个调查时,一位读者感慨说:“读书?我都差点忘记了,我已经有很长时间不读书了。”  相似文献   

3.
耕读人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平生无嗜好。最爱是读书。对我来说,生活的全部不是读书。可读书已成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日不读书。似乎六神无主,心里空得慌,这是真话,我不骗自己。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设为世界读书日,提倡人们有读书的爱好,让人们培养看书的乐趣。温家宝总理在做客新华网,回答网友提问时就说到:“我们非常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时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  相似文献   

5.
时刻铭记我是一名九三人关源中虽然我年愈花甲,却只是一名才有8年社龄的"年轻九三人"。由于工作需要,我至今担任社白银市委会的专职主委,我为此而高兴和自豪。忆往事。五十年代初我在西北工学院读书时,得知院校几位国家知名教授是九三人时,在我年轻的心灵中,对九...  相似文献   

6.
解丹 《中国保安》2012,(17):51-52
为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工作之余我经常读书学习。此次读书活动期间,我认真品读了《诚胜于能力》一书,读后很受启发,书中谈到的忠诚与能力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叫刘庭海,2007年夏天,我加入了保安行业,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我逐渐对保安这个职业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尽管社会上很多人对保安行业还存有偏见,但我却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肯努力,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出成绩,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在基层工作期间,我积极学习保安行业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8.
周国平 《政策》2012,(1):90-92
围绕读书,各地常举办种种热闹的活动。我的担心是,当这些热闹沉寂下去了,那些不爱读书的人一如既往地不爱读书。当然,那些爱读书的人也一如既往地爱读书。我发表这些论读书的文字,意图是和后者交流。好读书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读书的癖好,就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梁昭 《人民公安》2012,(12):40-40
我时常虔诚地想像,人读书读到感动处,如果能泪涕长流,读书人一手紧攥着书,一手不住地抹眼泪兼擦鼻涕,那该是一幅多么动人的读书图啊!这一方面说明书写得好,另一方面也说明读书人会读书、读得深入。两强兼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只可惜自己虽已人到中年,但自小至今却从无因读书而淌泪的经历,这实在是一处惭愧得羞于向人提及的人生伤痕。想想也绝不是没碰到过好书.而是自己读书不上道,要不就是泪腺迟钝,总之怨不得书。  相似文献   

10.
很幸运,30年代初期我在上海读书,毕业出来便认识了何香凝先生,当时我还不到30岁,她是比我大一辈的入。由于她的言行使我折服,我业余时间便自愿登门,断续跟着她作些我力所能及的工作。她对我们工作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但对我们的关心却似一位慈祥的老母。她那活生生的嫉恶如仇、与敌不共戴天、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性格,使我这个初出校门的人,受到学校所无的革命再教育。到了新中国,她负责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工作,我也在建国前夕自海外带着满腔创伤奔回北京,又幸运地被安排在她老人家身边。她毕生从事革命的伟大事迹,将来历史…  相似文献   

11.
论读书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快乐;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痛苦。但能够拥抱世界的人一定是喜欢读书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孙中山曾对日本友人说:“我一生除革命外,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读书可以说相伴了他的一生。尤其是革命受挫之际,读书更成了他主要的事情。他认为,一个人不读书便会跟不上时代,变成落伍者。  相似文献   

13.
谈学习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快乐;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痛苦。但世界永远属于“喜欢读书的人”。你要想拥有世界,再痛苦,你也得去读书。  相似文献   

14.
充实人生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仍然需要继续学习、不断充电,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更应加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做好工作,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使自己生活得充实而有意义。因此,自己多年来把继续学习当作生活的一种需要,充分利用工作之余、节假日等休息时间读书学习,并经常联系实际写一些文章。  相似文献   

15.
↘当了半年多的乡长,你感觉怎么样?累。乡亲们大事小事都来找你,连夫妻吵架都来找,事情多。再一个就是喝酒多。↘任乡长以前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家兄妹6个,我是老二,兄妹6人中在外工作的有3人。父母非常支持我们读书,但认为读大学出来找工作难,就让我读了中专。我1989  相似文献   

16.
每天早上踏着晨露而来,傍晚休着晚霞而归;上课时听讲,课后完成作业。每个学生都这么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到底为了什么而读书呢?这个问题有些同学可能想都没想过。问他们,有人回答:“在这个年纪,大家都上学校念书,我也就去念书呗。不读书,干什么呢?”可悲呀,整天忙忙碌碌,却又不知道忙忙碌碌到底为了什么。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十七八岁的我们已经开始更多地思考人生。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将来谋个好工作。记得有一次,有一位老师问我们:“假如以后取消高考制度,你们还会不会来上学,…  相似文献   

17.
陈海东 《前进》2011,(1):55-55
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快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面对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身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我深感读书对励志和成功的重要性。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就使我感受良多。  相似文献   

18.
周海江 《群众》2013,(8):36-37
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翼才有奋斗,用实干、公平托起梦想、托起成功。我一直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也是一个执着于梦想,矢志为梦想而奋斗的人。青少年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努力读书,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旁听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处级干部竞争上岗面试,竞争者台上作答,我在台下默答,一天下来,颇有收获。其中一题:请谈谈对中央领导同志号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认识,尤其激发了我的思考,谈一点体会,也算答题吧。  相似文献   

20.
北草 《中国保安》2014,(13):74-75
在雨天,适合读书。比如初夏以来,窗外断续有细碎的雨,时不时地落下来,我捧着一部来自故土的手稿,如同面对一个人,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