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莉 《前沿》2010,(6):147-150
《世界人权宣言》是由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的世界各国所组成的开放性的国际社会基于《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经过协商制定的主权平等的原则制定的。世界各种文化的人权理念均有合理部分进入《宣言》。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和人权观差异性使世界人权论坛充满生机与活力。起草班子努力寻找一套指导人类迈向繁荣、建设一个全球一家的人权规范,他们基本超越了各种差异。各种文明、文化和社会都对《宣言》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宁黎黎 《人权》2006,(6):57-57
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通过40周年、《发展权利宣言》通过20周年,以及中国政府发表第一个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15周年之际,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举办的“尊重和促进人权与建设和谐世界”国际人权研讨会11月22日-24日在北京召开,来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问世一百多年来,它阐明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学习、发扬《共产党宣言》的精神,仍是我们应关注的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建立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发展、共同富裕、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为根本利益,重视生产力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玉林 《人权》2011,(4):53-55
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目前获得认可最为广泛的人权规范,是在国际社会展开人权保护与促进活动的行动准则与价值基础。《宣言》是由来自58个国家的代表协同议定,中国代表张彭春^①担任起草委员会副主席。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之间难免存在差异甚至冲突,最终形成该宣言在价值基础的确立上存有表达模糊的不足或特征。  相似文献   

5.
胡大平 《群众》2011,(11):77-78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实际上,不能“加以修改”的不只是《宣言》这个文本,而且包括它传播的历史。这一历史既见证了其力量又呈现了它在今天面临的特别困难,不仅对于我们理解这一文献,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实践,都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不变的东西,正是虚无主义和机会主义的解毒剂。  相似文献   

6.
《人权》2006,(5):23-23
1993年3月29日至4月2日,维也纳世界人权大会亚洲区域筹备会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通过了《曼谷宣言》(下称《宣言》)。《宣言》阐述了亚洲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对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其基本观点如下:1、关于对待人权的正确态度问题,《宣言》承认人权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7.
陈锐 《理论月刊》2003,(9):36-37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基础之上而得出的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结论,它必然地对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以《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建构为基础,分析它对我们的现实启示,旨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鉴戒。  相似文献   

8.
周觉 《人权》2007,(1):6-7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半个多世纪以前,联合国通过了著名的《世界人权宣言》。今年,是联合国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40周年、通过《发展权利宣言》20周年,此时,我们相聚北京,就“尊重和促进人权与建设和谐世界”这个主题交流看法和经验,是很有意义的。我谨代表中国人权研究会,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专家学者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范国祥 《人权》2002,(1):50-51
人权理念来自人权实践,反过来影响历史实践。不同时期的人权观念都带有时代的烙印。西方传统的人权观是“自然权利说”或“天赋权利说”,认为权利与生俱来,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思想启蒙等运动,出现了“社会契约论”。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称“人人生而平等。自然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指出: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权利,即: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人权主张,维护了统治阶级,也为人民群众争取自身权益提供了某些条件,推动了欧美各国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罗豪才 《人权》2013,(4):2-3
人权不是孤立的,而是置身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网络之中,是社会中的人权,人权保障离不开一定的内外环境和制度安排。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即指出,"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人权的实现不只包含了对权利本身的主张,也包含了对一种有利于人权发展的环境的要求。创造一种有利于人权充分实现的秩序,建设可持续的人权发展环境,是我们人权保障工作的重心。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在《世  相似文献   

11.
阶级斗争思想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思想之一。《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的描述是一种"理想类型"。它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抽象而提炼出来的,它有所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共性,但又不同于任何个别的资本主义社会。解读阶级斗争要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相联系。  相似文献   

12.
李成斌 《人权》2002,(2):45-47
受教育权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重要内容,是公民享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基础条件之一。在人权体系中一直被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受到保护。因此,无论是《世界人权宣言》还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都对受教育权作了明文规定,我国《宪法》第46条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当然,受教育权的最终实现,除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外,也离不开司法的最终保障。2001年8月13  相似文献   

13.
今日关注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本刊特稿《千年伟人万世丰碑》,阐述了《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权短波     
《人权》2003,(5):59-60
中国向联合国提交《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首次履约报告 6月27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交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首次履约报告。该报告全面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促进和保护人民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方面取得的成就。提交履约报告是中国在人权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体现了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人权和倡导国际人权  相似文献   

15.
《八一宣言》在中共党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受历史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八一宣言》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具有很强的共产国际因素,它是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倡议,在共产国际"七大"思想的指导下,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起草和撰稿的。深入分析《八一宣言》的产生过程及其历史意义,寻找出《八一宣言》中的共产国际因素,对研究和理解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转变以及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化国字 《人权》2013,(6):44-45
1948年12月10日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以下或简称《宣言》)是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并且传播最为广泛的人权法律文件之一。它的起草完成和最终通过是联合国各成员国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与当时负责宣言具体起草工作的起草委员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在20世纪初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影响和培育了当时整整一代革命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中的成功与失误都与对《宣言》的理解、运用有着密切的联系。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以他为个案,无疑可以探究到《宣言》对马克思中国化早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今天正确对待《宣言》等经典著作提供镜鉴,更清醒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断变化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阶段、新高度。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中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丽萍 《前沿》2009,(10):20-22
资产阶级社会是现代化开始的标志。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合 理性和非合理性的辩证统一。《共产党宣言》虽然创立160周年了,但是其精神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现代化思想成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精神资源,《共产党宣言》分析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方法对于我们正确看待现代化、全球化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共产党宣言》中体现的现代化思想也说明了现代化与代价、文明与对抗是并存的,对于今天现代化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朋政 《前沿》2013,(8):40-42
本文主要注重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解读,力求全方位地展现《共产党宣言》表达的共产主义观,共分四大部分,前两节交代了《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论述,后两节阐述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观点,并加入作者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0.
吴朋政 《前沿》2013,(10):43-45
本文主要注重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解读,力求全方位地展现《共产党宣言》表达的共产主义观,共分四大部分,前两节交代了《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论述,后两节阐述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观点,并加入作者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