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古人云:“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为政之道,首在择人。” 公选恰恰切中了治国之道和为政之道因而近年来已成为国家选人任人的重要渠道和方法,国家也在法律层面上开展了公选法规的制定实施。  相似文献   

2.
2017年8月17日,在福建泉州召开的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央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何毅亭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治理之道》的主题演讲,从六个方面深入阐释了"中国之治"的要义。这一演讲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之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刊特予转载。  相似文献   

3.
正书荐作者:魏征出版:团结出版社《"群书治要"考译》摘录:用人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保证。魏征从唐代以前的经、史和诸子百家等古籍中搜集剪辑而成的《群书治要》中,引用了大量有关用人与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事实和论述,反复说明"为政之道,在于得人"。推荐人: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罗凌这是一本失而复得之宝书。由于印刷术不发达,《群书治要》至宋初在中国已失传,幸有日本遣唐史把该书带到日本。1781年,日本用活字刊印该  相似文献   

4.
陈学慧 《当代贵州》2013,(10):61-61
古人说,"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一词被11次提及。"民生"已经不再仅仅是财政支出,更将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中国经济需要新动力。全球经济长期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依靠外需的老路子已经走到终点,扩大内需成为必须长期坚持的发  相似文献   

5.
高萍 《学习月刊》2011,(20):38-39
"藏富于民、藏富于国"是古今中外的治国之道、兴邦之策。"民富国强、国泰民安"是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和追求的繁荣盛世,也是祖先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治国之道。纵观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的发展历程,先"藏富于国"是基础。只有国家先强大了,才能使人民强大、富裕,这才是不可颠覆的真理。反观当今社会,我们的国家和国民还不是真正的富。因此,我们必须选择"既藏富于国更藏富于民"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如何治理国家,有许多理论,我国古时关于治国的理论,叫做治国之道。诸子百家,各有一套。德治,即以德治国,或者叫做为政以德,是关于治国的一种著名理论,著名的思想体系。在西方,现代政治学者中流行的善治(good governance)理论,研究关于国家的良好治理问题,讲的亦是治国之道。择吏、治吏是治理国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项目。要治理好国家,就不能离开择吏、治吏,即如何选择官吏和管理官吏的问题。究竟采取什么方针,与治国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治国思想指导下,就有不同的择吏和治吏的方针。本文只在德治思想与择吏、治吏的关系上谈一点看法。一、"德才兼备"与"唯才是举"在中国,儒家最早提出德治,他们认为治理国家,只用礼治还不够,还必须"以德辅天",要礼治结合德治,他们把德治叫做"为政以德"。  相似文献   

7.
《大学》以三纲八目为框架,对人生路径进行了具体的设定。文章基于德育教育的视角,分析了《大学》文本中"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概括了《大学》文本中"大学之道"的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基于此,探究了《大学》文本中"大学之道"对德育教育中的目标、主体、客体、环境和媒介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8.
正春秋时齐国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管仲说过:"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唯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它明确指出领导者"所贵、所先、所好"的"御民、道民、召民"的方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祸福。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对国家的有效治理,也体现着对为政方略的重视。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伊始,便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诸多行政治国方略,展示了  相似文献   

9.
古人日:“治国之道在于举贤,为政之道在于任贤。”长期以来,选拔领导干部沿用的是“伯乐”推荐、征求意见、组织考察、领导决定的办法。这种办法在以往的特定历史时期和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确实起过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对选拔领导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至需建立科学、规范、客观、准确的选拔领导人才的机制。为此,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则有关规定,省人事厅于1996年下半年首次采用面向社会、自愿报名、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办法,组…  相似文献   

10.
正"为政之道,莫先于用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这是唐朝《贞观政要》中的一句名言。我国历代统治者都懂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的道理。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因素。我们党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选贤任能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一种高度自觉。从严治党,首先是从严治吏。毛泽东同志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16,(7):57
正背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1月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国古代哲人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发展的目的就是造福于民。为此,习近平强调要把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各自国家发展战略,确保有效落实。要建立全面发展伙伴关系,调动政府、企业、民间等各方面力量,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作  相似文献   

12.
黄麟 《理论导报》2011,(7):23-24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科学构想,是他治国之道的一个伟大创举,是解决台湾和港澳问题的最佳模式。它符合中国国情,充分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当代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历史趋势,符合国家统一、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发展要求。这一构想,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治国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的高超艺术。  相似文献   

13.
强权如瓷器     
《党建》2008,(5)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上,如何对待力量是一个中心论题,其思想成就,说得简单些,无非就是王充提出的四个字。中国思想家王充批评韩非子时说到:"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德"与"力"并提,成为治国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为官之道贯穿于四个方面:勤以治事、恕以待人、廉以服众和明以应务,充分体现了"血诚"、"克己"、"中道"的特点。一方面,居官自律,足为后世之典范;另一方面,建功立业,堪当护国之柱石。我们要正视其为官之道中圆融自保的世故以及无法去除的时代烙印与阶级意识局限,也要汲取其智慧,即为修身、处世、治国、理政提供的启示:大兴实干之风,注重人格修养,厉行廉洁自律,强化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治国之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子治国之道的真理光辉终于穿透历史的重重帷幕,折射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长廊里,给人启迪,教人智慧,发挥着经久不息的作用。研究老子治国之道对后世的影响,对于借古鉴今,提高对市场经济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子治国之道的基本内容 老子治国之道通体贯穿着辩证观点和以辩证观点观察分析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方法论原则。其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赋予治国之道浓郁的思辨色彩。他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既是两两相对的,又是统…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16,(5)
正【语境】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解读】"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倾听民意、善解民忧,向来是国家治理者的从政之要、为政之道。对于已经拥有7亿网民的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的热潮中,重读《三国志》,感受颇深。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等一个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不时浮现在脑海里,尤其是诸葛亮那“治国之道,务在举贤”的精深之语更使人难以忘怀。 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举措》一文中说:“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夫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这里,诸葛亮将治国比作治身。又将治国之材比作屋之栋梁,提出一个国家能否兴旺,关键在于是否任用贤才的命题。同时进一步提出,人才存在于广大民众之中,要广开纳贤渠道,要打破门户之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诸葛亮,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实在是了不起。  相似文献   

18.
正近读《治国通鉴》一书,感到内容丰富、说古道今,不少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治国必先安民爱民敬民能兴邦,知民富民可强国。凡治国之道,必先爱民敬民、知民富民。人民富裕,国家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国家就难以治理。这是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为政之道,首在择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重要论述,系统深刻地阐述了选人用人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标准,提供了遵循。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必须以对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力树立和弘扬四种鲜明导向。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践行"三严三实",锻造过硬执政品质,理应成为每一名领导干部的从政追求。始终严以修身"德",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应有更高标准、更严规范。在工作和生活中,领导干部应勤学为官之道、善思为人之本,坚持以焦裕禄、兰辉等为标杆,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