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是一项事关统一战线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而建立科学的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则是培养和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基础和关键。针对目前党外代表人士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强评价工作系统性、科学性、客观性出发,我们对综合评价体系构成要素进行分析,重点构建了党外代表人士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使对党外代表人士的评价能够实现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增强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事关统一战线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是培训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环节,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西双版纳州社会主义学院的成立标志着西双版纳的统一战线培训工作将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发[2012]4号文件强调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也都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本文基于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使用等角度,分析了上海大学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4.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作,也是实现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崇明县委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方面的主要对策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抓好源头,注重基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建议是拓宽党外代表人士来源的渠道;加强教育。注重锻炼,着力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综合素质;加大力度,统筹考虑,构建完善的选拔任用机制;明确标准,完善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党外代表人士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高校汇集了统一战线各个领域代表性人物,是发展和培养党外干部的摇篮。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培养和输送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和党外干部是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繁重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以福建省公办本科高校为例,在对该省公办本科高校近几年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外知识分子是党和国家知识分子队伍和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事关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云南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云南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代表人士群体的特征,研究探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目标、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委、统战部门不断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发现机制、培养机制、使用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形成了全链式一体化的工作体系,极大地提高了高校统战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充分调动了优秀党外代表人士不断参与高校建设、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深入研究,正确把握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点问题,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和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系统分析研究其基本特点和成长规律,探讨新时期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建立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长效机制,对推进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关系到党的统一战线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党外人士成长规律,明确培养选拔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