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国家民主政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基层民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程度.借鉴于西方代议民主的补充——协商民主,结合在我国已得到长期实践,取得丰富宝贵经验的政治协商制度,是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实现方式.当前我国基层社会已初步具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运行条件,政治文明建设应首先从基层民主做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实现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广泛、多层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国民主宪政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它在我国的宪政体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 ,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的一种制度性选择 ,在体现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政治协商制度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民主宪政建设所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定模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程颖宜 《法制与社会》2013,(20):156-157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协商民主对于促进中国宪政建设、合法决策、公民参与和政治对话,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协商民主概念入手,分析协商民主多维度含义,并从完善政协制度、推进国家政权机关的协商民主建设以及发展基层民主协商等多个方面分析十八大后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是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标志着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西方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协商在基本概念、实践基础、协商主体、协商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别,但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契合之处,我们在充分认识二者的区别及相同之处的基础上,要积极借鉴西方协商民主,不断加强、完善我国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前提,而且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本身的全部内容。作为人民民主共和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应当基于《宪法》视角,从明确国家的根本性质出发,以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制度、完善和发展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权力交接制度的法治化,并通过落实符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报告还提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此外,十六大报告对人大和政协有明确的指导,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004年3月,第…  相似文献   

8.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0,(12):F0002-F0002
文明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必须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中提升全省文明程度。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扬基层民主,加快依法治省进程,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个科学论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多次作出部署。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措施,具有十  相似文献   

11.
12.
Abstract. The paper examines the current discussion in liberalism around the issue of the "neutrality" of the state. It scrutinizes the "political liberalism" defended by John Rawls and Charles Larmore and shows that the consequence of their approach is to evacuate the dimension of "the political" from the idea of a well-ordered society. By presenting the exclusions existing in their model of liberal society as the product of free agreement resulting from rational procedures, "political liberals" offer us a picture in which antagonism, violence and power have only disappeared because they have been made invisible. The consequence is to leave liberalism unable to conceptualize power and antagonism.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re cannot be such a thing as a "neutral justification of the neutrality of the state" (Larmore 1987) and that a pluralist perfectionist perspective like the one proposed by Joseph Raz offers a more adequate way to envisage the specificity of modern pluralist democracy.  相似文献   

13.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he idea of individual autonomy: Autonomy from the social body and from its influences, i.e., broadly speaking, autonomy from the "whole" of which the individual is a part. In particular, I shall address some of the problems arising out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whole and its parts, basically problems of law and morality. We are accustomed to thinking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a particular individual and the universal whole to which the individual belongs should be a happy relationship. Such "happiness," however, will prove to be—from the liberal perspective here assumed—a problematic notion. From such premises as these, an argument will be developed, on behalf of social recognition and legal protection for out-of-the mainstream forms of behaviour or lifestyles, i.e., for individuals or groups that claim the "otherness" of their position together with a right of freedom from discrimination.  相似文献   

14.
Emotions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mass rallies that tookplace in Moscow and other major Russian cities in 2011–13.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motions expressed in anti-government and pro-government rallies shows that participants shared similar views on social order and social justice. However, similar emotions articulat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were imbued with different tonalities and rhetoric. The grassroots horizontal cooperation at the civil society rallies opened up space for crisscrossing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mong demonstrators, which created vivid, self-organized emotions.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mobilization at the progovernment rallies, which was based on coercion, impeded free communication among its participants, closing off communication in the space of labor collectives, which hindered the production of emotions “from below” and prevented the communication of emotional spontaneity: the protesters could only adopt the emotions broadcast from the stage.  相似文献   

15.
社会在不断地变动和发展,反映并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宪法也必然要相应地作出调整.从实用主义的视角来看,当旧的宪法规范已经不能够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政治冲突的时候,以立宪主义为诉求的我们就应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实在政治现象或理论形态,政治参与具有久远的历史,但其具体内涵至今远非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同。中共十七大报告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参与的含义与法理特征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尽管构建一个民主文明的政治国家离不开广大具有政治美德的公民,同时公民在参与政治活动时仍需怀持应有的道德伦常水平,但所有这些均不足以动摇政治参与在法理上作为公民一项基本权利之根本的伦理地位,"功效理性"不可逾越"价值理性"之规诫。为深入理解政治参与的法律性质和法理地位,我们可以从分类学的意义上基于权利维度理解其多重性征。  相似文献   

17.
论政治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本身就是审美的一种特殊表现。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权力运作、政治家的风格,在在都表现出美学的精神。意识形态对于现实与未来构建了种种“想象的共同体”,把特殊群体、阶级、集团的利益、情感、意志、观念净化和升华为人类的普遍理想和共通情感。政治统治的美学奥秘在于使权力成为魅力,权力结构进入情感结构。政治的等级结构深刻地表现为审美的一种价值结构。政治权力渗透到人的感性生存实践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视、听、言、动的根据和规范;对权力的视觉分析可以推及到人的整个感性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使人们获得了研究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新视点,这就是文化的视点、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历史视点。要正确认识政治文明发展中的文化继承和超越、拒绝和借鉴问题以及文化发展中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从而。适应时代要求,推进政治文化创新。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上的创新,是党能否把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创新的成果转化成制度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网络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和热情,推进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本文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客观地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给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政治稳定等方面带来的双重影响,并提出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夏金华 《行政与法》2014,(10):17-21
信任是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间的互信关系、依赖关系、合作关系以及承诺与践行关系.以信任为基础的政治合法性能够产生社会和谐,政治合法性只有以信任为前提,才能增强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形成信任与政治合法性的互动双赢格局.本文以信任为切入点,以信任的视域检视政治合法性,以期从中梳理信任与政治合法性的内在关联,从而前瞻其对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