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世界青铜器之冠,中华民族的瑰宝——商代“司母戊“方鼎的出土震惊了国内外的史学界。这座以云雷龙形纹为底,饰以骇人的饕餮图案,长110厘米、宽78厘米、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内铸甲骨铭文“司母戊“,精美绝伦的立耳柱足大方鼎,是3000余年前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亲“戊“所铸造使用的青铜鼎。据专家考证,“司母戊“方鼎是以陶范法制成的,即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和复杂的工艺过程,充  相似文献   

2.
文摘     
青铜器及司母戊鼎、司母辛鼎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具有熔点低、硬度高等优点(纯铜熔点一般为摄氏1083度,加锡15%,便降为摄氏960度),较适宜于制造工具、武器和各种器皿。青铜器的广泛使用,使生产力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技术和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考古学上称为青铜时代。我国的青铜时代相当于原始社会末期和  相似文献   

3.
陈漫雪  苏玉东 《台声》2006,(1):37-40
水木清华与洹水安阳为加强安阳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交流,实现市校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11月29日双方在清华大学开展了“市校合作”活动。这次活动主题为“弘扬殷商文化,促进市校合作”,清华大学副校长龚克与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永安等出席了活动。活动中安阳市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备忘录,并向清华大学赠送了安阳出土的青铜重器——司母戊鼎(仿制);安阳市长董永安做了题为“水木清华与洹水安阳”的演讲。安阳位于河南最北部,距北京500公里,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是河南重要的工业基地。“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  相似文献   

4.
联合月报     
省政协向全国政协赠送司母戊鼎复制品本刊讯7月3日下午,河南省政协向全国政协赠送司母戊鼎复制品仪式在全国政协机关办公楼多功能厅举行。司母戊鼎复制品由安阳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承制,与实物尺寸一致。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王忠禹、副主席张思卿、秘书长郑万通,在京参加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和地方政协主席座谈会的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省政协副主席张涛、省政协秘书长余保江及全国政协机关有关局室负责同志,安阳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负责同志出席赠鼎仪式。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李昌鉴主持仪式。赠鼎仪式上,王全书首先代…  相似文献   

5.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12):F0002-F0002
<正>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东南部,素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之美誉,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在这片美丽祥和的土地上,黄石市公安局党委班子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民意导向、民意引领,稳步  相似文献   

6.
王文光  翟国强 《思想战线》2006,32(6):95-101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青铜文化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发展受到了中原青铜文化的强烈影响,在我国青铜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此时的西南地区相继出现若干区域性统一体,既构成了西南自身多元的历史发展框架,也奠定了西南民族逐步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徐赐明 《友声》2007,(4):33-33
5月16日上午,我会院内热闹非凡。为预祝我会第九届全国理事会顺利召开,中共安阳市委、安阳市人民政府向我会赠送司母戊鼎  相似文献   

8.
五溪地区东周时期土著文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东周时期五溪地区生活着土著民族,其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陶和青铜文化方面,从族称上看这些土著民族属古濮人。  相似文献   

9.
陈虹 《求索》2015,(1):183-187
汉字的书写深受器物载体的影响,其美学风貌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陶片甲骨上的书写,青铜碑碣上的书写,简牍绢帛上的书写,纸张上的书写和计算机书写。陶片甲骨上的文字稚拙古朴;青铜碑碣上的文字圆润凝重;简牍与帛书上的文字舒展流畅;纸张上的挥毫泼墨使汉字的书写成为了一门艺术;而数字化时代计算机"书写"的出现,更是让书写者可以任意挥洒个人的情感和意趣。  相似文献   

10.
云南青铜文化起源于当地的新石器文化,开始于夏代初叶的剑川海门口遗址,经历了自西向东,即由洱海区域向滇池区域,甚而向滇东、黔西不断发展的过程。云南各地区发现的青铜文化存在地域性的发展差异,但本质上仍同属于一个文化类型。青铜文化出土器物中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兵器,独特的器物如铜鼓、贮贝器,人物与动物俑、权杖、扣饰及器物上刻意表现的现实生活样态图像,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地方性,是一种"耕田,有邑聚"的文化形态。西汉武帝时期经略"西南夷",开郡设县,使"西南夷"从政治上、文化上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力量的进入,扭转了云贵地区青铜文化固有的发展方向,使其成功转型并步入铁器时代,西南边疆因此跟上了内地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1.
本纪要认为,在古代铜鼓研究中,综合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有所增强;铜鼓文化属青铜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铜鼓文化研究应与现代民族民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周至清末,一直沿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音”法对乐器分类.“金”即指青铜乐器,用铜与锡的合金制成.青铜乐器是我国青铜时代彝器中的重要器物,它不仅具有彝器的共同特征,如制造工艺精湛,形制多采多样,文饰繁缛奇异,代表了青铜时代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成为统治阶层权力和礼治的象征.还因它已具备较复杂的声学机制,如能测出音高,碰奏或击奏发音,音色纯净清脆;成组编钟按十二平均律调音组合,是我国最早的旋律乐器中的一类等;加之青铜耐腐,埋藏丰富,青铜乐器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文物遗存中保存完好,种类齐全,研究价值极高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苏瑷 《公民导刊》2010,(7):52-53
有一些旋律像铭文一样镌刻进了生命的司母戊鼎,不管岁月怎样从青葱走到龙钟,在孤独中盘桓。在迷茫中披拂,它都不离不弃天籁般永存人的脑岛。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拥有藏品二十八万件.但要从中选择一件作为巴文化的代表,战国青铜虎钮錞于是不二之选. 一段传奇的出土经历 若非因借展"出差",人们通常可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远古巴渝"展厅里,看到这件可以称之为巴文化最杰出代表的青铜文物.  相似文献   

15.
云南青铜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本文通过解放以来云南青铜器发掘和研究情况的概述,对目前学术界存在的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提出了五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作者指出: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掘,要以各种文化类型的接合部和目前文化面貌不很清楚的地区为主;对青铜文化的研究,则要拓宽领域和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4,(18):64-64
正野生灵芝,又称仙草、瑞草、灵芝草,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是一种以孢子进行有性繁殖,以木质素为主要炭源养分的药用真菌,自古以来就被我国人民当做中草药利用。灵芝科又分为灵芝属、树舌属、假芝属、鸡冠孢芝属、网孢芝属,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上品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9)
<正>伴随着轨道、公路等多种交通网的织密,京津冀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被拉近了,当"说走就走无障碍"的通达已不再是梦想之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养老等"隐形壁垒"也将渐渐消融"拖拖拉拉搞了快四个月的装修,终于看见曙光了!我是不是也可以升级为青铜级乘客了?"2016年10月28日,武洪斌在朋友圈发出这样一声  相似文献   

18.
走进大箕铺     
范涛  黄水松  熊浩杰 《民主与法制》2010,(20):F0003-F0003
大箕铺镇位于世界青铜文化发祥地——湖北省大冶市幕阜山脉北麓.是省内27个重点老苏区之一、鄂东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著名“大冶兵暴”的策划地。  相似文献   

19.
邰正方 《台声》2006,(10):78-80
说起安阳,你也许不是很了解,但如果告诉你安阳就是古代的殷墟,你可能就会露出惊讶的表情,脱口而出:殷墟就是现在的安阳呀,知道,知道,甲骨文,世界古文字之一,还有司母戊大方鼎,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的,殷墟就是现在的安阳,安阳就是古代的殷墟。殷墟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而现在的安阳则是河南省的北大门,它地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汇处,北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南距省会郑州180公里,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纵贯南北,是豫北地区的强市,…  相似文献   

20.
云南青铜文化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青铜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和特有的民族风格而著称。它是古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我国物质文化中的一枝绚丽夺目的花朵。通过对云南各地出土青铜器的器形、纹饰的研究,特别是对那些雕铸在青铜器上的人物形象、发式、衣著的进一步探讨,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云南古代少数民族的发展、演变以及和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还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东南亚远古文化的认识。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工作,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