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少学生宁可放弃学了四年的专业,也要留在上海等大城市,找高薪的岗位就业.这样下去,大学生就业怎么会不难!"面对大学生就业这个眼下最热门的话题,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教授连连摇头.而身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也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结构性问题.求职者趋之若鹜般涌向大城市、外企.必然导致就业紧张."  相似文献   

2.
岁末年初,又到大学生求职季。一名女大学生扮成花木兰模样站在人才市场门前,以此呼吁消除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就业歧视形式繁多,除性别外,还有年龄、学历、身高等。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因此,就业歧视有违法之嫌。但企业和求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一种双向自由选择。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有的大学生就业只愿意进国企,算不算所有制歧视?有的大学生找工作只去"北上广",算不算地域歧视?更多大学生只想当白领,不愿当蓝领,算不算职业歧视?似乎歧视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民"就业率"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它貌似是个外部性问题,与学校教育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链,事实非矣.大量实证数据表明,接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就业适应力甚至高于接受高等教育者.这就说明.高等教育存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客观性问题,而且这种趋势近年来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选拔生"计划在赣南土地上生根发芽,实施这一计划的出发点在于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实践证明,该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且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还适度调整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是一条既有利于大学生成才,又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措施。本文结合赣州市近年实行"选拔生"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实践经验,探索了"选拔生"计划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耿瑞珍 《法制与社会》2012,(21):171-172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欠缺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使其就业不仅"难"而且"险"。而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主观认识的偏差和客观上学校、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为充分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就必须从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维权平台建设,建立大学生就业问题档案以及发挥校园文化主阵地作用等方面入手,大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立法宗旨、法律精神、就业环境、维权程序等方面,分析新的劳动法律体系为大学生实现就业权利、维护就业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阐明了新的劳动法律体系的颁布促进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确保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和谐效应。  相似文献   

7.
复林 《方圆》2022,(7):52-53
大二女生周倩利用暑假前往迪拜实习,本以为找了一家高端企业增长自己的见识,顺便去知名的"黄金之城"旅游,却不想落入一场"噩梦"中. 女大学生找到迪拜的实习机会 1999 年出生的周倩,家在陕西省凤翔县,2018 年考进了山西省某大学.同村的学姐李雯和她学的都是商贸英语专业,周倩常向李雯请教功课,俩人来往密切.  相似文献   

8.
蒋得兴 《法制与经济》2009,(10):110-110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农村是大学生就业的新天地。所以,用积极的政策引导大学生面向“三农”,来一场新“上山下乡”运动,无论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是解决“三农”发展难问题,都不失为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9.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大学生面临就业"严冬"的危机,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就业能力不足以适应市场需求,而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在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因此,本文从高等教育的"入口"、"加工过程"和"出口"三方面入手提出对策建议,以完善高等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0.
新“上山下乡”运动刍议——大学生就业新天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农村是大学生就业的新天地。所以,用积极的政策引导大学生面向"三农",来一场新"上山下乡"运动,无论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是解决"三农"发展难问题,都不失为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逐渐沦为弱势群体。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各种原因中,不平等就业违背了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作用的原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因此,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是有效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这就需要得到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作用的保障,表现在:为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提供法治保障、提供德治保障。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6,(9):4-6
"最大的愿望是能找一份月收入1000多元的工作" 当许多地方的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时,居住在西部地区的人却依然难以感受到经济增长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尤其是这里的农民工、未就业大学生、下岗职工等在收入分配中处于弱势的群体,辛苦一年,收入不足以维持温饱,更谈不上基本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回炉"现象让社会关注,这无疑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警示。透过大学生"回炉"热,折射出教育结构存在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需要创新,同时也反映职业教育需回归就业本位,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大学生就业率的统计口径始终没有统一标准,也没有法定的发布机构,因而,通过商业调查公司、高校、不同职能部门等多种渠道发布的就业率数值,在现实中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面前总难免遭受质疑.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协议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协议书制度,是在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对于规范和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其自身的性质不明确和客观情况的变化,适用情况并不理想,并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因素之一。本文从法律的角度经过认真分析得出"就业协议实际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合同"的结论,以及就业协议作为劳动合同所具有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社会原因;"买方"即用人单位的原因;校方存在的严重问题;大学生自身之不足。  相似文献   

17.
在被网民惊呼大学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年"的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巢湖学院为例来探讨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探索其解决之道,以促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更多人才,促进学校和社会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1日,新《劳动法》正式启动,兼职大学生却依然扮演着一个观望者的角色。本文从大学生是否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为切入点,进而以规范就业与非规范就业为依托尝试兼职与就业的关系,尝试给兼职大学生的法律地位予以定性,力图找出适合这个特殊全体的维权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形成,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市场需求并未明显增长等,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式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在面临就业困境的多数大学生中,女大学生由于性别等原因处于相对弱势。女大学生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宝贵人才资源,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着力解决她们的就业难问题,使社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0.
刁博 《江淮法治》2013,(18):25-25
这位父亲反对女儿上大学的原因是:四年学费及生活费要8万,如果高中毕业即打工,四年可赚回8万,一来一回就是16万,用这16万买房子做首付或者开店做生意都能赚钱。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一个月也就两三千元。读大学是"肯定会失败的投资"。应该说这位父亲的想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工资不及做农民工的父亲,甚至"捡垃圾的每年都能赚两三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