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矛盾的尖锐化发展,西方国家青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日益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些人采取“逃避”态度,有些人则“参与”各种各样的运动,形成一股冲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浪潮,从而引起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现在仅美国就有二百多个科学中心和教研室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青年和影响青年世界观的“处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每年关于青年问題的出版物有两万多种,对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问題作过不少的评论。一、西方青年运动的发展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青年运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四十至五十年代的西方青年曾经被称为“沉默的一代”,在政治上比较消沉。六十  相似文献   

2.
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70年代初,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处在方兴未艾之际时,便有不少西方学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场运动,它们大多是联系“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制度、红卫兵运动等相关问题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讨论的。 1966年夏季狂飚突起的红卫兵运动曾使举世震惊。许多西方学者试图寻找这群年轻人如此狂热、过激、放肆的原因。英国学者约翰·加德纳撰有《知识青年与城乡差别(1958—1966)》,从西方观念出发,认为中国青年起而响应毛主席的“造反有理”一定有其社会根源,是在发泄对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城乡之间不平等的迅速扩大,城市的发展和稳定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等。而对青年来说,不平等主要表现在教育上。他认为“两种教育制度、五种劳动制度”的实行导致了领导人之间和群众之间尖锐  相似文献   

3.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本课题的基本内容,要突破哪些难题,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及课题的预期效益。“青年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与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问题紧密相连。在西方发达国家,“青年问题”作为社会学和制订政策的一个概念,是在六十年代西方学生运动以后逐渐形成的。而在中国,整个社会对“青年问题”的格外关注和重视则是在七十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4.
世界正走向中国,中国正走向世界。对外开放,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立足祖国,面向世界,渴求正确认识西方社会,了解世界各国社会和青年的思想、文化、教育与生活。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北京市高校国际青年信息中心胡佩诚编辑的《当代世界青年》一书即将由新时代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研究室等单位的研究和关心青年问题的专家们组成。他们  相似文献   

5.
一、从嬉皮士到五月风暴自从五十年代中期美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出现了所谓“垮掉的一代”以后,西方世界中就产生了与一向占统治地位的中产阶级文化完全对立的青年文化。许多青年蓄长发,穿奇装,反对传统价值,探索新的生活方式,企图用东方宗敎的坐禅入定来达到个人超脫。这一趋向到六十年代发展为有名的嬉皮士运动。如果说“垮掉的一代”还只是少数颓废派诗人作家及其追随者在文艺领域的活动,那么,1967年以“爱情与和平”为口号的嬉皮士“旧金山爱情  相似文献   

6.
亚文化流派,抗议运动及青年问题研究的困境近十年来,几乎所有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公众舆论和政界人士,都为形形色色、来势汹汹的青年抗议运动所困扰。公众对这些政治抗议运动感到十分恼火(在我最熟悉的联邦德国尤其如此)。此外,对于表现为嬉皮士、朋克及其他特异生活方式的各种亚文化,对于象征着青年另辟蹊径的种种表现形式,人们不无疑虑;从资产阶级社会的基本规范来看,政治抗议不过是一时风波,反映疏离心态的亚文化现象可能带有更  相似文献   

7.
失业是西方世界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对青年人的打击最大。七十年代,西方世界经济持续衰退,因而导致失业人数剧增。最近五年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失业者中百分之三十七是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年,其中不少人从学校毕业后从未工作过,领不到什么救济。失业使他们感到空虚和绝望,从而导致为数众多的自杀、吸毒、非婚生子女和犯罪等事件。失业使青年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非常不满,认为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他们的困难,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失业的最深刻原因,而失业又是企业主进行斗争的政治手段。他们主张应当以另外的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失业青年中大学生占据相  相似文献   

8.
青年问題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学研究领域已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承认,并在当代社会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六十年代末的西方青年“造反”运动震撼欧美,给予青年问題研究以有力的推动。近二十年来,随着一系列专业学术机构和团体的建立,青年研究在世界各地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奥地利著名社会学家和青年问题研究者L·罗森马耶尔指出,七十年代以来,青年社会学不但在量上,而且在质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超越了“特殊社会学”的阶段。一般认为,超越單纯生理学的覌点而对青年进行真正科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早期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第3期《青年研究》发表了我的《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一文,在此,我继续谈谈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张化《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文是国内学者对上山下乡运动进行专题研究的首篇。文章以“文革”爆发划线,将上山下乡运动分为两个不同阶段来考察。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初期,西欧爆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骚动、抗议和社会运动,一般都是以青年人为主。本文从中选择了青年人参预率极高的四个抗议运动:苏黎士青年暴动、柏林占房运动、阿姆斯特母占房运动和法兰克福的西线跑道冲突。以这四个运动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求80年代西方青年运动的形式、共同特性、得失和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青年思想主轴的偏离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意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它作为民族文化深层的观念结构及核心部分,激发青年的情感、意志、激情,对未来憧憬、向往、追求。它是社会化进程的精神动力和人生之旅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但是,在西方社会思潮冲击下,一段时期里青年的理想被置于“被遗忘的角落”。不少青年认为,“现在人人都讲现实,都讲实惠,还管什么理想不理想”。对原先追求的崇高理想实在久违了。随之填入这片“真空地带”的,则是西方哲人描绘的一幅以人为中心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所掀起的改革开放大潮,将中国推向了世界,也将世界引入了中国.中国向世界敞开它的胸怀,接纳世界一切先进的文明的东西.在引进西方物质文明的同时,西方的思想文化也纷至沓来.西方思想文化的翻译出版呈几何级数量增长,萨特、弗洛伊德的学说在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西方的电影特别是录像制品几乎占据了中国的电影、录像市场. 面对社会的五光十色,在首肯物质文明建设的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人们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对外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还记得,1966年一大批本来不出名的青少年突然成为那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的闯将;人们也还记得,1976年标志着“文革”彻底破产的“四五”运动,也是以青年为主体的。因此,对一代青年在“文革”10年中的思想轨迹作一分析概括,是能给人们某种历史的启示的。 (一) 从1957年起,就大环境而言,中国的政治形势不断“左”倾,在青年学生所面临的“红”与“专”的关系中,越来越强调“红”的重要性。中苏关系破裂以后,人们通过苏联文学以及少数西方文学作品零星了解欧洲文化的渠道也被阻断。60年代的青年是在这种排除西方文化影响的,极其封闭的“革命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而极为单纯,充满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坚信自己肩负着“亲手埋葬帝、修、反”,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受苦人”的神圣使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是青年的世纪,20世纪的青年文化是叛逆的文化。自本世纪初以来,青年文化悄悄地从西方主流文化的阴影中走到历史的前台,一直以对立的姿态表现自己的个性。正是在这种与主流文化的交错中,青年文化从胚胎走向成熟,并潜移默化地反哺西方社会,给当代西方文化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当然,成熟和反哺的过程充满着矛盾和反复。透视这个过程中西方青年文化的轨迹,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5.
全球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以"生态优先、人权公正、基层民主和非暴力"思想为基本原则的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绿色政治运动影响着西方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关系。其生态至上的思维模式、系统协调的思维视角、世界历史眼光等绿色政治思维模式,为建设生态社会、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倡导"和谐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问:去年,《国外社会科学》第六期曾译载了罗马尼亚青年问題研究中心研究员F.马赫列尔的《八十年代的西方青年》一文,引起了我国有关研究工作者的很大兴趣。据我们了解,自六十年代后半期以来,无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或者第三世界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青年问題的研究都有了蓬勃的发展。不但一些专门性的青年研究机构纷纷建立,而且也出现了国际青年社会学常设委员会等世界性的组织和论坛。罗马尼亚青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青年就业问题背景上有许多异同点。西方“受雇就业能力”的概念分析框架对解决中国青年就业问题具有启示意义。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青年自身、家庭、社区、城市政府、国家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8.
西方思想界对于法治和民主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近乎神话的理解。阿甘本运用例外状态和赤裸生命这两个核心概念,对西方的法治和民主神话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时期,阿甘本能够深刻地展开对西方法治和民主神话的批判是难能可贵的。由于阿甘本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经济分析和阶级分析方法,因此阿甘本的批判也存在其局限性,具有一定程度的浪漫色彩。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愈加全球化,青年对于新事物的天生敏感使青年文化和消费成为观察研究全球化在中国实践的一个重要窗口。一方面我们看到青年对于西方和日韩文化熟捻于心,惊喜于他们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和超越前辈的见识;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忧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担心盛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是否会"腐化"我们的青年(吴翠萍,2008:17-20)。青年群体中的大学生是文化资本较高、对中国未来发展影响举重轻重的一群人,他  相似文献   

20.
最近,汤国连同志撰文《当前日本青年学生运动的动向与特点》,文中指出,日本青年学生运动在经历了持续十多年的相对消沉之后,其影响和势头略有回升。其动向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青年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成了日本青年学生运动的重要课題。许多较大的青年团体及其它社会团体注重通过开展相应活动来增强青年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对青年进行礼仪、个人情操教育、培养、开发青年的创造能力等在青学运中所占的比重显著增大。如日本最大的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