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期两天的阿拉伯国家紧急首 脑会议 10月 22日在开罗落 下帷幕,会议通过的最后公报强烈谴责以色列血腥屠杀巴勒斯坦平民;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争取恢复合法民族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并要求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生活在以色列占领下的巴勒斯坦人。 公报表示,阿拉伯国家将中止与以色列开展的关系正常化进程,并强调以色列应对此负全部责任。阿拉伯领导人表示,在目前和平进程双边谈判停滞不前的情况下,阿拉伯国家将拒绝恢复和参加多边会谈,停止与以色列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他们强调,只有将耶路撒冷置于巴勒斯坦的…  相似文献   

2.
开罗专电第11轮阿以和谈8月底在华盛顿拉开序幕。就在谈判恢复前两天。以色列和巴解官员透露,双方已就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地区巴勒斯坦人自治问题达成了原则协议;几乎同时,他们还宣布目前正在考虑相互承认,以此作为在以占领土建立巴勒斯坦人自治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巴以关系的突破带动了以色列同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之间关系松动,中东和平进程因此出现了转机。  相似文献   

3.
斯安 《瞭望》1990,(43)
开罗专电 以色列军警10月8日在东耶路撒冷杀害了20多名巴勒斯坦人,震惊世界。沉寂了两个多月之久的巴勒斯坦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关注。要求召开国际中东和会,解决阿以争端的呼声重新活跃起来。 据报道,事情的经过是,10月8日上午,3000名巴勒斯坦人在耶城的圣殿山举行示威,并向在山下哭墙边进行祈祷的犹太人扔石头。以色列军警开枪镇压,当场打死19人,打伤150多人,后来对进行抗议示威的巴勒斯坦人进行弹压时,又打死3人。于是酿成了自1967年中东战争以来及巴勒斯坦人民起义34个月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惨案。 圣殿山是伊斯兰教紧随麦加和麦地那之后的第三个宗教圣地,阿克撒大清真寺的所在地。那里的奥马尔清真寺中的登霄石又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先知  相似文献   

4.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官员9 月4日在开罗表示,在巴勒 斯坦与以色列目前仍有继续和谈余地的情况下,巴勒斯坦不会在9月13日宣布建国。看来,巴勒斯坦人真正当家作主尚需再忍耐些时日。两年三讨论建国费思量 自1947年联大通过181号决议规定将巴勒斯坦分治后,“犹太国”以色列已稳坐中东50年,“阿拉伯国”却千呼万唤不出来。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在阿尔及利亚发表《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阿拉伯国”才出现在纸面上。 1993年,巴解组织同以色列达成了奥斯陆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5.
开罗专电 5月4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埃及首都开罗签署了实施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的协议,宣告巴勒斯坦人自协议签字之日起,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拥有“主权象征”的有限自治。这是自去年9月13日巴以在华盛顿签署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签署的又一个历史性文件。从而为巴以建立和平共处的新型关系树立了一个里程碑,也为实现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铺平了道路。 此次签署的实施自治协议包括一个协议总纲和3个关于安全、法律权限及民事权力移交的附属文件。  相似文献   

6.
开罗专电 巴勒斯坦的一颗政治明星正从被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冉冉升起。他被称为近几年为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在被占领土内外奔走呼号的“和平斗士”,也是今年同美国国务卿贝克多次会谈的被占领土上巴勒斯  相似文献   

7.
国际要闻     
《瞭望》1994,(37)
以巴签署移交西岸权力协议8月29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以色列同加沙之间的埃里兹边境检查站正式签署关于早日授权巴勒斯坦人接管整个约旦河西岸教育、卫生、社会福利、旅游和税收等权力的协议.多国部队准备对海地采取行动美国和加勒比共同体国家8月30日表示,如果海地政变军人不交权,他们将面临入侵.与此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联合国最后一次试图说服海地军政府自动下台的尝试失败.  相似文献   

8.
在中东地区,缺的从来不是和平方案,而是落实方案的决心 以色列总理沙龙一改以往强硬作风,最近频繁伸出“橄榄枝”:提出以色列定居者撤出加沙地带,回缩部分约旦河西岸的隔离墙路线,用以色列南部荒漠土地或以境内巴勒斯坦人城镇交换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  相似文献   

9.
4月初,伊拉克战事进入尾 声,以色列军队打破开战 以来的“克制”,频繁出没加沙地带和西岸巴勒斯坦城市,“定点清除”与“抓捕通缉犯”轮番上演——巴勒斯坦战前的担忧终于变为现实:以色列将利用伊拉克战争加紧打击巴勒斯坦人。 中东风向在变。随着萨达姆倒台,海湾“风向”在变。巴勒斯坦人对将来能够得到的支持——无论是道义上,还是经济上,是否会减少表示担忧。 试图“改变风向”的还有以色  相似文献   

10.
被以色列驱逐的415名巴勒斯坦人正在黎巴嫩政府军控制区与以色列军队控制区之间的隔离带内经受严寒和饥饿的折磨。他们的不幸遭遇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同情,人们希望此事能及早得到妥善解决。使中东和平进程重新启动。 被占领土上的伊斯兰抵抗运动于12月13日绑架了以色列警官托勒达诺。并要求以色列当局释放该组织领导人雅辛作为交换条件。15日,以色列发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四方同以色列的和平谈判时逾一年,虽有所进展,但步履艰难,无重大突破。1992年岁末的第八轮双边谈判最后一次会谈,因以色列决定驱逐一大批巴勒斯坦人,阿拉伯方面表示抗议,抵制参加。这就使1992年的阿以和谈最终不欢而散,并给1993年继续谈判“投下一片阴影”。 阿以和谈始于1991年10月的马德里中东和会。海湾战争之后,中东地区形势剧变。在美国的促使下,阿以双方交恶40多年后终于同意坐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1,(31)
以色列总理沙龙18日召开安全内阁会议,会议决定加强约旦河西岸以军部署,防止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18日说,美国经济低速增长的时期还没有结束,经济疲软可能超过预期的危险仍未摆脱,因此美联储可能需要继续采取降息行动来刺激经济增长。 持续两周的联合国小型武器和轻型武器非法贸易问题会议21日闭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呼吁  相似文献   

13.
刘洪 《瞭望》2000,(46)
巴勒斯坦发言人阿什拉维10 月底指责美国在中东和平进 程中明显偏袒以色列一方,她要求结束美国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垄断地位”。 在中东问题上,美国确实是很“热心”的。但令美国颇感尴尬的是,对于它的“热心”,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人民似乎并不领情。在游行示威中,一些巴勒斯坦人公然呼喊反美口号,焚烧美国国旗。这又是为什么呢? 暂且不说美国“热心”中东问题的最大目的是出自美国本身的利益,而最令巴勒斯坦人不能容忍的是美国在调停中的有失公正、偏袒以色列、欺人太甚,才使巴勒斯坦许多人忍无可忍,做出了一些过激行为。 …  相似文献   

14.
开罗专电正当世界10亿穆斯林5月31日开始欢庆伊斯兰教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宰牲节”之际,一队载有192名利比亚穆斯林的豪华客车队,从埃及东北边界驶进以色列占领下的加沙地带,前往位于东耶路撒冷的伊斯兰第三圣地,开始了使世人惊愕、具有某种历史意义的一次朝觐活动。利比亚人作为朝圣者进入被占领土及以色列,这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0,(43)
10月18日晨本刊截稿时止,巴以流血冲突已20天。这场空前规模的流血冲突是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参观”阿克萨清真寺挑起的,随之出现的巴勒斯坦人的游行示威和扔石块,又不仅仅是回敬沙龙的挑战,更是对巴以最后阶段谈判僵持不前的失望与愤怒情绪的大爆发。他们愤怒不是对着“和平”,而是对着“和平的破坏者”,他们对和平的失望源于对和平的企盼。可是以色列不仅出动飞机坦克对扔石块的巴勒斯坦人施以镇压,甚至以导弹袭击巴方机构和阿拉法特主席在加沙的住所周围进行报复。 阿拉伯国家面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和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6.
开罗专电 一月三日,美国第六舰队“珊瑚海”号航空母舰从那不勒斯驶向地中海,激起一九八六年海上第一阵冲击波。四日,美国宣布:在美国弗吉尼亚基地的军舰“衣阿华”号和另一艘航空母舰“亚美利加”号已待命驶往地中海。目标:利比亚;借口:利比亚主使恐怖分子于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袭击了罗马和维也纳国际机场的以色列航空公司办事处。  相似文献   

17.
胡洁 《党政论坛》2009,(4):29-29
12月27日,犹太人的“安息日”,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遭遇了“黑色星期六大屠杀”。以色列150架战机在24小时内发动250次空袭,造成了近1700人伤亡,这是60年来巴勒斯坦遭受的最血腥的攻击。  相似文献   

18.
刘顺 《瞭望》2002,(31)
本月23日凌晨,以色列出动F—16战斗机,轰炸了加沙城东部老城区的一栋巴勒斯坦民宅,投掷了约一吨重的炸弹,造成包括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军事组织“卡桑旅”领导人萨利赫·谢哈德在内的总共15名巴勒斯坦人丧生,150多人受伤。这一天被称之为巴以冲突爆发22个月以来最为血腥的日子。国际舆论认为,以色列此举必将使国际促和努力再度受挫。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0,(2)
葡萄牙与印尼恢复外交关系两国从1999年12月28日起正式恢复已中断24年的大使级外交关系。1975年,印尼出兵葡萄牙殖民地东帝汶后,葡宣布同印尼断交。 刚果(布)交战方达成停火协议 刚果(布)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各派联盟1999年12月29日签订《停火和停战协定》。 以释放第三批巴勒斯坦人1999年12月29日,以色列释放了26名巴勒斯坦人,巴方表示将争取全部人员获释。巴方称,目前尚有1650名巴政治犯被以色列关押,其中有400人是奥斯陆协议签署之前被捕的。 中越陆界问题全部解决两国于1999年12…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0,(20)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从1991年开始和谈,已签署了一系列协议。 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巴勒斯坦人自治原则宣言》,也就是巴以通过秘密谈判先在挪威达成的《奥斯陆协议》。协议文本包括立即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巴勒斯坦自治,以方先行向西岸地区巴勒斯坦人移交权力。这是指教育与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直接税和旅游这5方面的权力,规定了有关5年巴勒斯坦自治过渡期的基本原则。 《加沙──杰里科协议》于1994年5月4日在开罗签订。这份协议适用于加沙地带和面积为65万平方公里的杰里科及其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