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法学》1986,(10)
近几年来,婚姻纠纷发案率虽然城市低于农村,但在城市纠纷总数中依然占很大比例。笔者通过对苏州市区105起婚姻纠纷的调查,发现目前城市婚姻纠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婚姻纠纷当事人有四多:第一是年轻的多,36岁以下占53.3%,36—45岁占31.4%,第二是在职职工多,占78.1%。第三是有子女的多,占81%,第四是婚期短的多,结婚十年以内的占76.2%,其中结婚不满五年的占35.2%。2.引起纠纷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三个,第一是草率结婚,感情不合。第二是一方有“第三者”或另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村家庭建房逐年增多,由此引发的施工人员意外伤亡事故赔偿纠纷也大幅增加。2012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司法局新民司法所调解人身损害赔偿纠纷10起,其中,因农村建房施工人员意外伤亡引发的赔偿纠纷6起,占60%,包括5起死亡赔偿纠纷、1起受伤赔偿纠纷,涉及赔偿金额近150万元人民币。一、此类纠纷特点农村建房意外伤亡赔偿纠纷中,虽然每起事故的具体情况各  相似文献   

3.
婚约和彩礼是人们通向婚姻殿堂的不可或缺的两个问题,而近年来农村有关婚约、彩礼的矛盾纠纷不断上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解决婚约彩礼有关的矛盾纠纷,我们必须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石峰 《行政与法》2014,(9):79-84
随着家族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日益增强,我国家族企业内部纠纷已经不再是婚姻、家庭内部的事情,它关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甚至存活.本文认为,家庭财产与企业资产的混同,家庭生活与企业生产的重叠,个人投资与家庭投入的模糊,体力付出与脑力贡献的混淆等是家族企业内部纠纷产生的根源.因此,资产归属的事先明确是避免家族企业内部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到严重的创伤。战后人民的生活极度困难,艰难的生计和道德的败坏造成许多家庭纠纷,到处可以看到战争留下来的孤儿寡母和被遗弃的儿童,他们都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处理这些紧迫的社会问题,日本家庭法院从一九四八年开始筹备到一九四九年陆续建立起来。现对其概况简介如下: 一、组织情况 1.人员和分支机构。家庭法院审理家事,婚姻纠纷和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全国现有50所地方法院及242个分院,故家庭法院的数目也大体相等。自一九四九年起,陆续开始工作。到一九七七年职员总数为5,560人,其中法官348名,书记官1,203名,调查官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江苏海门县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农村普遍掀起了“建房热”,这一方面反映了农民的富裕程度,同时也给农村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由此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处理也越来越难.它严重困扰着许多基层干部,影响着农村治安和干群关系。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县、乡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一当前,农村建房纠纷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纠纷所占比例大.据对江滨、其林、三厂等10个乡镇的抽样调查,建房纠纷在农村婚姻、家庭、债务、赔偿等lO类纠纷中所占比例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7.
韩干荣 《中外法学》1992,(3):69-72,80
<正> 前不久,我们对江苏盐城市1990至1991年8月发生的105起凶杀案进行了全面调查,重点对因民间纠纷引发的凶杀案件(民转凶,下同)的发生规律、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和初步探讨。一、民转凶案件发生的一般规律民转凶是凶杀案件的主要类型之一,共61起。这类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深入剖析民转凶,是进一步分析凶杀案的内在要求。 (一) 民转凶的基本类型 61起民转凶中,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38件,占62.3%,居首位。 1.因婚姻纠纷引发的19件。属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引发的11件;属重婚和离婚纠纷引发的4件;属夫妻感情不和、性格不合、受虐待、一方患病等因素导致对婚姻不满而引发的4件。  相似文献   

8.
侯潇潇  吴伟 《法制与社会》2011,(19):179-180,192
农村社会的安定是农村发展、进步与富裕的首要条件,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但近年来农村群体性纠纷的大幅度上升,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由于农村群体性纠纷的产生原由与特征等方面的复杂性,从而导致以诉讼方式解决此类问题产生的耗时耗力的不足,因此从非诉讼方式寻求及时、有效解决农村群体性纠纷便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现状调查,探讨非诉方式在解决农村群体性纠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出完善非诉方式解决机制的对策与建议,无疑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农民手中的“票子”多了,生活水准也不断提高。拆旧房、建新房、早建房、建好房的现象十分普遍。“建房热”,一方面反映了农民的富裕程度;另一方面给农村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由此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憎形越来越复杂,处理也越来越难。它影响着农村治安和干群关系。有效地遏制和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县、乡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当前,农村建房纠纷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为农村各类纠纷之冠。据我们对江滨、其林、三厂等10个乡镇的抽样调查,建房纠纷在农村婚姻、家庭、债务、赔偿等10类纠纷中所占比例位居榜首。一般都在20%至25%之间,有些甚至更高。二是占建房户的比例大。海门镇1988—1989两年建房数227户,发生纠纷的187户,占82.3%。三是此类纠纷调解难度大。因建房纠纷大都发生在亲  相似文献   

10.
婚姻是能够维持人类关系最为持久和稳定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就是夫妻关系。而家庭婚姻法就是调整这种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制度,分析社会发展的历程,家庭婚姻法在整个社会发展历程中始终扮演中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那么探寻我国婚姻家庭法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将会有助于维系人类社会中的最稳定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本文从我国现代婚姻家庭法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着手,探究和分析我国现代婚姻家庭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法学》1986,(5)
南汇县是上海郊县中婚约纠纷较为突出的一个县。一九八五年我们对该县黄路、三墩、大团和书院四个乡的婚约纠纷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一、婚约的基本情况在南汇县四个乡八五年上半年发生的九十五起婚约纠纷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父母包办的,其余则由介绍人撮合成立,当时年龄一般只有十五岁到十八虚岁。双方家长从门当户对和婚姻论财的旧观念出发,对男方家庭主要看盖了几间新楼房。同时把订立婚约看成结婚的必经程序,把收聘礼和摆酒宴作为婚约的有效条件。一对不谙事理的青  相似文献   

12.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正确处理婚姻家庭问题,不仅关系到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和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兴旺和两个文明的建设。如何正确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呢?一方面,要靠社会舆论的引导,美好的给予赞扬,丑恶的给予谴责;另一方面,要靠国家法律的约束,合法的给予保护,违法的给予制裁。前者叫道德规范,后者叫法律规范。这种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就叫婚姻法。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地阐明了婚姻与家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婚姻与家庭形态是与社会形态相适应的,也就是説,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婚姻与家庭。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最近几年,昆明市法院系统所受理的民事案件中,离婚纠纷一直占最大比重,一九七九年全市受理离婚案件一千三百五十七起;一九八○年增为一千九百一十起,比一九七九年上升百分之四十七点七五;一九八一年激增为三千零二起,比一九八○年上升百分之五十七点一七。一九八二年下降为二千四百三十五起,比一九八○年仍上升百分之二十七点四八;今年前五个月全市共受理离婚纠纷一千零三起,为同期全部民事收案的百分之六十四点四,依然占各类案件的首位。昆明当前的离婚案件,一是数量大,社会影响广;二是因包办强迫、夫权压迫等封建思想引起的离婚纠纷已逐渐减少,而因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等资产阶级思想导致的离婚纠纷则日益上升,其中尤以因第三者插足别人家庭而导致的离婚纠纷所占比重较大。据不完全的统计,仅去年全市四个区法院已审结的一千九百九十二起离婚案件中,确因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律师》2007,(1):94-95
婚姻家庭是民商法中最为传统又最寓时代感的内容。是古老又现代的永恒话题。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家庭演变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6.
非正常死亡事件因其突发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一直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的一个难点。2007年以来。江苏省兴化市临城镇积极构建乡镇非正常死亡应急调处机制。成功化解了一起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两年来,临城镇成功调处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的矛盾纠纷12起。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土地纠纷在农村社会各类矛盾纠纷中占很大比例,在笔者工作的海南省屯昌县司法局南坤司法所,去年5月至9月共调解纠纷37起,其中土地纠纷29起、与土地相关纠纷4起,占纠纷总数的89%。这些土地纠纷影响了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部分还会转化为刑事案件或上访事件,因此,如何调解好土地纠纷是调解员应重点学习和关注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仲裁法》将婚姻、收养、扶养、继承和监护等家事纠纷排除在仲裁的受案范围之外,这样是存在诸多弊端的。我国特殊的社会家庭关系、仲裁的目的、性质、基本理念以及仲裁制度自身的发展完善,都需要将这类家事纠纷纳入到仲裁的受案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婚姻是人类文明繁衍生息的纽带,家庭是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石。婚姻家庭关系建立在身份关系之上,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当事人多具有血亲或者姻亲关系,原告、被告纵使对簿公堂,但多曾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比较熟悉。二是纠纷时间跨度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矛盾的爆发并非是一件事瞬间引起,绝大多数纠纷的时间跨度在一年以上。三是纠纷形成因素复杂。复杂体现在引起矛盾因素不仅有人的因素,还有经济因素,还表现为多  相似文献   

20.
钟琴 《法制与经济》2008,(10):47-48
我国现行《仲裁法》将婚姻、收养、扶养、继承和监护等家事纠纷排除在仲裁的受案范围之外,这样是存在诸多弊端的。我国特殊的社会家庭关系、仲裁的目的、性质、基本理念以及仲裁制度自身的发展完善,都需要将这类家事纠纷纳入到仲裁的受案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