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回首90年前,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从一叶扁舟开始的。当年嘉兴南湖游船上的十几个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然而,当我们由衷赞叹党的伟大光荣的历史航程时,也对其中的一些历史悬疑产生浓厚兴趣:为什么毛泽东的入党时间在中共一大之前?为什么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没有参加中共一大?如何看待中共...  相似文献   

2.
《军队党的生活》2010,(6):85-85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主要依靠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就其社会成分而言均属于知识分子。中共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是大学教授,而13名中共一大代表都是教师或学生。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对中共一大代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李大钊,对中共一大代表的影响又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主要依靠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就其社会成分而言均属于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着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党员,而这50多名党员也都是知识分子。过去有学者提出50多名党员中有工人,但是没有谁能找出谁是工人。中共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是大学教授,而13名中共一大代表都是教师或学生。在看重职称、学历的今天,人们更愿意关注陈独秀、李大钊和13名中共一大代表的学历与职称问题。  相似文献   

5.
东北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从事建党、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中共一大以后,中共中央很关心东北工作的开展。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罗章龙、周恩来、刘少奇等,都在东北留下了足迹,播下了革命火种。 1922年10月中旬,以中共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为首,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这次莫斯科之行,陈独秀等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本刊自第一期至第六期连载了纵观中共一大代表人生道路的《大浪淘沙话沉浮》。由于一大召开时,党的两位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有其他重大活动不能分身,而没有到会。因此本刊七、八两期将拿出一定篇幅,分别介绍李大钊、陈独秀在建党时期的重大贡献以及生平简要。  相似文献   

7.
《广东党史》2001,(2):48-51
1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成立。A 上海 ;B 北京 ;C 广州。2 中共创始人指导并参加广东建党工作。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毛泽东。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A 1922年7月 ;B 1921年7月 ;C 1923年7月。4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有名代表。A 12名 ;B 13名 ;C 14名。5 1923年元旦成立的海丰县总农会 ,推选当会长。A 谭平山 ;B 黄学增 ;C 彭湃。6 中共一大后成立机构领导工人运动。A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B 省港罢工委员会 ;C 全国劳动大会。7 党的三大…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4,(7):35-35
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时,李大钊之孙李宏塔、党史专家刘宋斌在访谈中指出,作为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并没有参加党的"一大",这一直是人们比较好奇的一个问题。刘宋斌在访谈中解释了李大钊没有参加"一大"的主要原因:第一,李大钊当时作为北大教授,担任很重的教学工作。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召开时间是1921年7月份,正好是暑假时期。  相似文献   

9.
董宝瑞 《党史博采》2004,(11):10-13
辛亥革命刚刚爆发一个多月,中国就出现了一个仿效西方政党制度的社会党。中国社会党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初一度比较活跃,吸引了不少有识之士参加。现有史料表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曾经加入中国社会党,参加过中国社会党的一些活动。李大钊参加中国社会党的过程李大钊在即将走出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之际,参加了中国社会党,并且曾经出任中国社会党天津支部的负责人。这从当时参加中国社会党活动的当事人的一些回忆中可以看出。确认李大钊曾经参加中国社会党的回忆文章不止一篇,并主要集中在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党另一个主要负责人陈翼龙…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强调中国革命必须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十月革命道路的引路人;积极领导五四运动,号召“反抗侵略主义,反抗强盗世界”,是五四运动的总指挥;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急先锋;首倡建党,身体力行,是筹备召开中共一大的实际发起人。  相似文献   

11.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这场"大事变"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小事颇有趣味,如一个个小插曲,给整个中共一大的华美乐章增添了更多韵味。1 3个中国人和2个外国人在中共一大上,参加会议的共有15个人,其中,13位是中国人,还有2个外国人。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一大到底在何时、何地召开的?在中共一大亲历者、党史研究者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有了确定的答案。对于一大开幕的日期,存在着6月、7月1日、7月23日、7月底等多种说法。毛泽东、邓中夏与李维汉都曾持6月说。这一说法的  相似文献   

13.
建党前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就开始了乡村革命的探索。中共一大规定了超越阶段的乡村社会主义革命目标,但因没有精力,就没有规定去实践。中共二大在共产国际以及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指导下,对乡村革命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并作出了决策。地方上乡村革命实践早在建党前就开始,经过一大、二大走向深入,因为理论准备不足、决策不够、敌我力量悬殊,导致暂时失败。但这段时期的探索为以后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笔者日前在日本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查阅资料时,看到有关李大钊的一则新史料。1920年6月1日,日本著名新闻界人士渡边已之次郎旅华之际走访了北京大学,和李大钊就当时的国内外问题进行了交谈(中途,罗家伦到场,也参加了谈话)。笔者查阅了在日本能够找到的3种李大钊年谱,对此史料均未记入,原因之一可能是取材均限于国内文献资料。这则史料对于了解李大钊当时的活动,同时对了解李大钊当时的思想(包括他的日本观)、他的人际交往有一定参考价值。另外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日本舆论界人士的对华认识。故将这则史料介绍给国内学术界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共产国际和中国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都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和贡献,“南陈北李”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南陈”(陈独秀)和“北李”(李大钊)虽然都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但他们是党的主要创始人。  相似文献   

16.
党史博采     
李大钊为何未参加一大李大钊同志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但他并没有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大钊同志当时正领导北京教育界进行“索薪”斗争。当时反动的军阀政府十分腐败,财政非常困难。从1920年11月起,大量拖欠教育经费和教职员工资,使学校无法维持,教职员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1921年8月,国立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法政专门学校等8所学校共同成立教职员代表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一大纲领和决议是经过与会代表们广泛讨论形成的。曾参加过共产国际二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中其一大,在会里会外,马林介绍和宣传了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的理论,但没有得到与会代表们的多数认同。由于深受共产国际最初的“左”倾思想和对世界革命盲目乐观主义情绪的影响,中共一大纲领也出现了激进偏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全国成立的第二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北京早期党组织为中共建党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李大钊为核心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率先在中国吹响准确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号角;在"南陈北李"建党过程中,充当实际的联络人;北京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出席中共一大的北京代表在会上发挥了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场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宅内.会场布置简朴,气氛庄重.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大会.陈独秀与李大钊因事务繁忙,未出席此次会议.7月30日,会场引起敌探的注意,在王会悟(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的建议下,代表们分批转移到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本文译者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共产国际卷宗中,发现了曾参加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写给共产国际及相关负责人的几封信。前四封信是迄今能够见到的关于中共一大筹备工作的最早的档案记录。第五封信记录了马林作为亲历者所了解的中共一大文件情况。这些信件,对于了解中共成立前后特别是一大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除第四封致科别茨基的信外,均为首次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