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一位村干部,听说要搞新农村建设了,兴冲冲地大老远打电话到北京,问在北京国家机关里工作的老乡:“如今要搞新农村建设了,能帮上什么忙吗?”帮什么忙呢?“钱啊!能不能帮忙搞点钱啊?”  相似文献   

2.
开心园地     
《工友》2012,(2):62-62
路滑 下雪天,爸爸送飞飞去上学。到了校门口,爸爸提醒飞飞:“路滑,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于去年7月正式在全区推行村级“干部廉政激励金制度”。制度规定,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离任一年内,若未发现存在违纪违法问题,将获得“村干部廉政激励金”。新制度实施以来,受到村干部普遍认可,但村民却不买账,视其为“收买村官”之举;更有专家认为,此项制度有违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1,(10):47-47
驾车弃猪 老冒家的猪总是不听话,老冒很烦,想把猪给扔了。但是此猪认得回家的路,被扔好多次都没有成功。一天,老冒借来拖拉机驾车弃猪,开出很远,终于如愿。当晚,老冒打电话给妻子问:“猪回来了吗?”妻子答:“回来了!”老冒非常气愤,大吼道:“快让它接电话,我迷路了!”  相似文献   

5.
王成信 《农村青年》2010,(10):44-46
刘德峰简历: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1979出生,河南省原阳县人,1999年参加工作,原在卫生局做行政工作,2007年主动要求到农村当大学生村官,任齐街镇党支部副书记兼齐街镇团委副书记。先后获得县“五一”劳动模范,县新长征突击手,县优秀共产党员,县优秀大学生村干部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网事微评     
《农村青年》2013,(11):1-2
村干部家的“土豪婚礼”败坏风气 “十一”长假期间,北京朝阳区清河营村村委会副主任马林祥,高调地为儿子连摆了3天婚宴。马家的婚礼在国家会议中心大宴会斤举行,当天42桌酒席每桌的费用约为8000元:马家还在村中摆了200桌左右的宴席,并邀请“刘老根大舞台”的丫蛋等明星演出。据保守估计,这场婚礼3天的花费约在160万元以上。朝阳区纪委7日表示已成立调查小组核实相关情况,如有违纪违规问题将依纪处理。  相似文献   

7.
刘鹏 《农村青年》2011,(3):54-54
事实上,“公布”只是“公开”的一种形式和手段,两者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有些村干部对村务公开之所以要避重就轻,笔者认为,其关键就在于怕公开后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他们所谓的“公开”,只公布结果,不公开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式就读农业推广硕士班后,我无奈地发现自己根本协调不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我们村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两新”工程。拆迁征地工作处在紧要关头,虽然硕士班的课程都安排在双休目,可“两新”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村干部加班加点,双休日早就名存实亡了。  相似文献   

9.
晓吴 《工友》2009,(5):28-28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但到了现在,变成“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怎么说呢? 方法一:由于路很长,一人一天挑一缸就累了,所以没人愿意挑水。于是,三个和尚商量来个接力赛,每人挑一段,第一个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第二个继续挑,再转给第三个,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这样,大家都不累,水也很快满了。这种协作的办法叫“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
过日子总得花钱,但是不能瞎花。哪些地方该花,哪些地方不该花,要算笔细账。 于是,他就有了一个外号:“陈老细”,远近闻名。 他实际上叫陈文丰,是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川头镇头道沟村村委会主任,管着11个村民小组、367户、1512口人的“大日子”。不可思议的是,他从1980年开始当村长,居然一直当到现在,整整27年,在历次换届选举中都没有被“造掉”。什么原因? 不光他,还有支书任国库,当了32年村干部,“官龄”更长。同样,乡亲们自始至终都选他。为什么? 原因在于:他们两个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真心实意维护村民利益的人,从来不乱花集体一分钱。为此,大伙信任他们。 利用好国家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带领大家增收节支,勤俭建设新农村。有了这样的当家人,头道沟村民的日子能不红火吗?  相似文献   

11.
李保 《农村青年》2011,(9):48-50
近年来,一些职业中专学校、民办学校用金钱“买卖”学生,严重扰乱了招生市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初级中学校长、教导主任、毕业班班主任、退休教师、村干部、农村招生“贩子”等人将招生回扣作为输送学生的筹码,乘机发招生财,这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已是公开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阿友 《农村青年》2010,(2):21-24
他是一个开朗率真的阳光大男孩,在大学毕业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屡屡成为猛料重磅新闻事件的“始作俑者”:2007年他曾三次伫立在合肥最繁华的淮河路步行街头,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白血病女童发起大型募捐,誓言筹集不到20万元就出家,开了“慈善行为艺术”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一元钱劳教     
芦泰斌 《工友》2011,(9):2-F0002
江苏市民吴产娣、朱玉妹、陆菊华三人因为“一元钱”而被送进劳教所,引起了热议。江苏警方对于劳教三人的理由是一致的:“三人均曾在2009年6月29日去北京反映问题,拒不购买公交车票,强行登上14路公交车,  相似文献   

14.
《时代风采》2009,(21):11-11
出于对公司做法不满、在一起工作的尹丰生和弟弟、外甥3人爬上广州科韵路路口附近的高压线铁塔,挂着两条白布黑字的横幅:“长期污染,强烈要求开胸验肺”“讨说法”。事件扰攘5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阿成  韦娟 《时代风采》2007,(2):18-20
刘远进曾是重庆高校名噪一时的“创业明星”:当他的同学还在为找工作四处奔波时,他空手套白狼,以薄薄3页的网站创业计划书而博得100万风险投资。成为诺盟科技有限公司GEO。他创办的“e路校园”网站创造了日点击率8万次的奇迹。然而半年后。这个网络创富童话昙花一现便枯萎了。无情的市场将刘远进“打回原形”。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年》2010,(6):58-58
村干部在大喇叭上明文规定,要求村民每户上交15元现金,答应要给村民办理房产证,得到这个通知之后,村民们非常踊跃,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将现金交到了村干部手里,然而,令人义愤填膺的是,五年过去了,村干部也更换了,但房产证还是泥牛人海,遥遥无期。为了得到房产证,村民们多次到村干部家打听,多次催促,但时至今日也没有见到望眼欲穿的房产证。  相似文献   

17.
春节过后,很多农民朋友又将走上外出务工赚钱路。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面对外面形形色色的世界,笔者觉得要走好打工路,打工者应当具备“三有”意识。  相似文献   

18.
李金 《农村青年》2011,(2):44-44
前段时间,我和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决定在此基础上选出300亩连片土地(每亩土地以600斤稻谷或者以700元现金)进行土地流转.这个消息一经公布,村民大都表示赞同,说如此一来既能拿到承包租金,又可以全身心地到附近企业打工,解决了“两头跑”的麻烦。  相似文献   

19.
秦伟 《农村青年》2010,(8):44-45
进村以后,发现村民之间闹矛盾都喜欢找村干部评理。刚开始,村里负责调解工作的干部去评理时,嫌我不够“辣”,不愿意带我去。我挺不服气的,觉得不就是去评理吗,只要把道理讲清楚,哪有不和解的呢?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春节,一行人拎着礼物,说说笑笑地来到湖北省监利县容城镇民主路一户人家门前,敲起了这户人家的门。当一位老年妇女打开房门时,他们热情地与之打起招呼来:“高大姐,我们是监利县妇联的,我们给您拜年来了,您为我们县争了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