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事业中最光辉的成就,是人类思想史上思想理论水平最高、影响世界久远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的一座丰碑。《资本论》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完善,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资本论》中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二是《资本论》的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资本论》经济学-哲学批判内在统一的哲学底蕴在于其唯物史观性质。唯物史观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开展提供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依据,而在经济哲学批判中唯物史观得以深化。由于《资本论》学科性质的二重性,唯有从经济学-哲学批判内在统一的理论视角,才最有可能在理论上阐明《资本论》及其手稿对唯物史观的深化,从而揭示、挖掘和把握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唯物史观的新的存在方式和新的发展,并为推进唯物史观的再认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列宁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伟大贡献,在于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并将这一科学理论付诸实践,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不仅是马克思的科学巨著《资本论》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而且是《资本论》研究方法的系统把握和成功再现。但是,对于列宁在研究帝国主义理论时,究竟是不是全面地再现了马克思《资主论》的  相似文献   

4.
巴特菲尔德所揭示的"辉格史观"针对的是以"当下"作为"过去"的判断标准,忽视历史多样性与具体性的历史研究范式;《资本论》阐释中的辉格史观,则是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构造的"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视为"一般对象的一般逻辑",进而将"思想的具体"视为"现实的具体",因此导致了一系列的误读。"辉格史观"的无奈在于同时兼顾"历史的具体"与"历史的总体"、"过去"与"现在"的两难。要建构起切合当代中国现实的理论图景,必须走出《资本论》阐释中的辉格史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其分工理论的全过程之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要从资本生产逻辑的角度出发探求资本主义运行规律,分别从社会内部分工和生产机构内部分工两个层面考察人的发展状况,揭示了分工对人的影响,并具体指明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究《资本论》中的分工理论,对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经济,重申"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生产劳动论与再生产理论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资本论》第一卷所建立的生产劳动论为第二卷的再生产理论提供基础和前提,并在再生产理论中得到贯彻和完成。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以来,《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的勃兴,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研究范式的根本转换:从"实践唯物主义"范式转向"资本逻辑批判"范式。以《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为基础,经典再阐释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再创新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核,现实再研究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旨归。  相似文献   

8.
有的同志提出,过去我们学习《资本论》是为革命进行阶级斗争,如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搞市场经济,还用得着学《资本论》吗?回答是肯定的。 马克思花费毕生精力创作的《资本论》,阐释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运动的特殊规律时,也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7)
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库恩是反实在论者,但当细读库恩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时,发现库恩既强调范式也重视自然。本文试图厘清库恩的范式与自然的关系,从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时期到科学革命时期这四个阶段,去探讨和分析库恩对范式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认为库恩始终在关注科学与自然的对话,关心理论与自然的相互一致,同时,库恩认为,范式的危机源于自然界的反常,而范式的转换基于科学革命。据此,本文得出结论,认为库恩不仅仅强调范式,实际上一直在强调自然界的重要作用,库恩是一个"自然-范式准(或二重)实在论者"。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8)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成长"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核心要素,在青年个体的视角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成长痛"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化的有效表达不足和对青年群体的现实吸引局限。美、日、韩三国学者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品《马克思问我哪里痛》《青年们,读马克思吧》《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在阐释视角与范式上另辟蹊径,实现了经典理论与个体生活的共情同理,为寻找"止痛良方"提供了启示,即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魅力关键在于实现有效表达,必须以个体体验为基本视角,实现理论与生活的自洽,才能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的号召力。  相似文献   

11.
当代政府管理新范式:企业家政府理论评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丁煌 《行政论坛》2000,(3):11-13
范 式(Paradigm)一词本是现代科学哲学中的术 语,1962年美国著名哲学家库恩在其《科学革 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对“范式”的概念作了为学术界所共识的界定:一个科学的范式就是一套关于现实的假设,这套假设比其它的假设能更好地说明当今的世界,亦即每一个科学范式都有它自己的一套规则来说明它面对的一套事实。①后来,库恩的追随者对范式的内涵作了更为周详的揭示,即范式就是世界观、一般性的观点以及分析复杂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范式是一学科内范围最广的共识单位,它包括概念、样本、理论和方法,并将它们与所用工…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正确的命题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这一理论给了无产阶级一个革命的理论武器,而且通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就必须在全面地学习马克思《资本论》的基础上 ,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才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耿宗璘 《学理论》2012,(20):45-46
库恩的范式思想不仅对于科学哲学界影响巨大,而且对于库恩范式的理解也存在较多争议。其实,培根的"剧场假相"中就暗含了库恩"范式"的思想",剧场假相"思想可以说是范式理论的先驱。比较库恩"范式"思想与培根的"剧场假相"学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库恩哲学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资本论》是以对商品的分析为开篇的,而在作为《资本论》手稿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则是以"货币章"为开篇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之所以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既是因为商品概念是马克思《资本论》唯一可能的开端范畴,而对商品的分析亦是《资本论》唯一可能的开篇之章,也是因为"商品章"作为《资本论》的开篇之章所具有的"外部性",使得《资本论》的整体文本结构与文本逻辑得以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顺序展开。  相似文献   

16.
受众是传播反馈的核心环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否大众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接受效果。创新扩散论是从受众视角研究传播效果的理论。因此可以尝试运用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原理,探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根据创新扩散论的要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环节是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大众传媒仅是产生传播效果的一种中介因素,根据创新扩散论的要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利用大众媒介传播的基础上,还要辅之以人际传播的形式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文本生成史生动地展现了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思考历程。马克思既把世界历史看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把世界历史看作是资本主义走向自我瓦解的坟墓,因而《资本论》在考量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始终没有离开对世界历史的思考。世界历史和资本主义同时构成《资本论》的两大思想主题。可以说,不懂得《资本论》语境中的世界历史概念,就不懂得《资本论》的资本主义批判。当代世界依然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烙印,在此背景下,澄清《资本论》语境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不仅有利于打击西方学者甚嚣尘上的"历史终结"论,而且有利于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呕心沥血之作,可谓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是马克思全部思想高度糅合的理论结晶,特别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严密论证,深刻地证明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客观规律。由于《资本论》宽广的理论视界、丰厚的历史蕴含和鲜活的生命力量,其不仅在经济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解释和引领作用,而且在社会其他领域同样发挥着巨大导向作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自由解放事业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论述了管理的本质和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这些论述,在管理的思想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占有重要地位。 一、管理的二重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管理”范畴的论述,是从分析管理的二重性入手的。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章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社会生产的一般性,“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8)
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后,库恩的范式"不可通约性"思想遭到了许多的质疑与批评,为了消除这些质疑,库恩对不可通约性做了一些修改,使不可通约性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一理论渐渐发生语言学转向,不可通约性转化成为不可翻译性。通过对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不仅解释了库恩"不可通约性"的完整内涵,描述了库恩思想语言学转换的全过程,也可以从库恩的思想转换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