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满亮 《学理论》2009,(11):194-195
语码转换是双语或多语语言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在以汉语为主体语言的歌词语篇中,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相当普遍。从文献上看,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歌词中语码转换较少。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不同于其他类型语篇中的转换,有其特定的原因和功能。这些原因及功能可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赵宁霞  李娜 《学理论》2010,(18):282-282,298
语篇分析的出现使语言教学从句子层面上升到语篇层面上,从表层的句子分析到深层语篇的分析和理解,从微观结构的分析到宏观结构的分析。利用语篇分析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论述了语篇分析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政治语篇是政治主体通过语篇模态传递意识形态,目的是让语篇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该意识形态。政治语篇可基于Taylor说服过程模型,用语篇信息分析其逻辑意义关系,建构政治语篇信息说服潜势过滤标准和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英语语篇分析中,衔接与连贯是很重要的因素。它影响着英语教学中的阅读,写作和翻译等各方面的问题。连贯是语篇的主要特征之一,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探讨衔接手段出发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5.
批评性语篇分析以语言分析为手段,以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问的关系为目的.语言为意识形态服务,语篇体现意识形态.而作为大众媒体之一的新闻报道,其语言是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必然也体现其主流的意识形态并为之服务.谷歌退出中国一事的新闻报道,背后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  相似文献   

6.
姚雪丽 《学理论》2009,(17):199-200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现象在语篇中尤其是政治语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隐喻通过对词语和结构的选择,可以起到衔接和连贯的作用;通过其框架功能以及其对民众的价值观和情感的掌控,政治隐喻还能起到游说的作用。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理论基础,尝试性的探讨隐喻在政治语篇这种特殊文体中的特殊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7.
崔燕 《学理论》2012,(11):158-159
深度的高端访谈是一场智力角逐,也是语言的激烈交锋,是通过被采访者与记者的话轮转换而实现的。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篇分析的基本理论、Grice的会话合作理论,来分析此类访谈其独特的会话特点、宏观的语篇结构以及政治人物鲜明的语用策略,以此来提高记者对其语篇结构深层次的把握以及对被访者语言的敏感性,从而来提高记者深度提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往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多专注于结合文体特色研究隐喻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作用与功能,抑或专注于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的研究,而忽视语篇隐喻及隐喻的语篇功能本身。现从语篇衔接手段及语篇连贯着手,立足于语义整体,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片段为例,从语篇功能本身出发对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进行研究,试图为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9)
语篇语言学与篇章语言学的成果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的各个层面,验证了语篇策略在语言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以语篇语言观、语篇语义学、篇章语言学和图式理论等理论为指导构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重视从语言整体上分析和学习语言,在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深化语篇理解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而推进了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黄赤强  刘斌贤 《学理论》2010,(15):236-237
现代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正由从词到句的操练教学逐步转向新的模式——语篇教学。根据阅读整体教学理论,结合阅读教学模式,针对目前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基于语篇分析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旨在倡导基于语篇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以期他们实现对阅读材料有整体和立体化理解。  相似文献   

11.
从语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图式理论为理论依据,并在它的指导下,通过运用举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就图式在语篇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析和探索,希望学习者在学会建立图式的同时能从整体上加工语篇,最大限度地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以提高语篇加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语篇语言学认为:语篇是语言的交际单位,是结构与意义的统一体;任何语篇均具有 衔接性和连贯性。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也应当在语篇层次上进行,以保证翻译的忠实 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李琛  朱恩良 《学理论》2013,(12):218-219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考试中的语篇难、时间紧等因素使得学生们得分率较低,而伴随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的进行,其阅读难度也越来越高,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导向,运用关联理论对大学本科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以构建学生认知语境、语篇分析为基本步骤的新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徐静  叶慧 《学理论》2009,(11):147-148
笔者在考察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发现语篇中的换言连接成分并不单是廖秋忠先生所言:“将通俗易懂或较为具体的描述与前面较为抽象或较为难懂的描述连接起来”。根据换言连接成分自身的语义特点,我们将其分为四个类型,并进一步分析、总结了它们的语篇实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丁玲玲 《学理论》2013,(14):303-304
英语写作是英语语篇的产出过程,英语语篇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对写作水平提高有重要影响。语篇突出显性衔接和衔接词高频出现的特点,与形式逻辑重形式关联和形式依据的特质相吻合,基于语言逻辑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有四:过程反映逻辑思维;语篇突出逻辑形式;句子传递逻辑概念;衔接词体现逻辑目的。  相似文献   

16.
马蓉 《学理论》2012,(33):159-160
通过对中外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模糊限制语在摘要语篇中的分布状况、语用功能和文体风格,以及中外学者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的异同和原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摘要语篇中的模糊修辞,增强学术英语写作能力,为更好地开展ESP教学研究作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姜晓光 《学理论》2010,(6):188-189
互文性自提出以来在文学批评、翻译等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被引入到语篇语言学中,越来越多地用于语篇分析理论及实用性语篇的研究上。本文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英语阅读语篇中互文性表现形式以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2)
通过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和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对一篇《华盛顿邮报》(网络版)新闻报道的语境,做不同角度的分析,然后将Matin的评价理论作为具体分析工具对词汇进行系统的评价分析。最后根据积极话语分析多模态的特点,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为依托,重点解读新闻语篇的图文搭配和互动意义。从而让读者更加高效,深刻的理解新闻语篇,最终达到提高和指导学生评价性阅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莫海萍 《学理论》2014,(2):224-225
把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应用到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是英语教学的创新举措,它能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培养学生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谢菲 《学理论》2013,(17):209-210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元功能理论出发,探究机器翻译的缺陷,可以看出翻译一般寻求的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语篇是个意义的单位,是一定的情景语境中起作用的单位。因此翻译的对等单位应该建立在语篇上,即翻译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个整体情景语境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即使在机译日益普遍的今天,机器翻译很难做到从语篇角度把握原文。这也要求我们在做翻译实践时应该从总体上把握原文,从而在两种语言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这三个层面上实现真正的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