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瑞峰 《学理论》2015,(7):254-256
飞行人员职业精神对飞行人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带来重大影响,反映着飞行人员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大力培育彰显飞行人员理想信念、职业特点和价值追求的职业精神,是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因素,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军人职业道德和战斗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强大人民空军的内在要求,是建立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的必要条件。培育飞行人员职业精神,首先要用"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标准,构建飞行人员职业精神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2.
徐望 《学理论》2014,(2):21-22
忠诚是军人首要的道德要求,是军人最宝贵的政治品格,革命军人的忠诚就是要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对党绝对忠诚是我军战斗精神培育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牢固的对党忠诚意识转化为高昂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3.
田磊  陈振其 《学理论》2013,(14):331-333
台军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其鲜明烙印的军人价值观,并在政战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培育也有着明显的特点。表现为:强化以军人信念为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培塑,极力打造官兵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运用传统武德砥砺军人应有的价值观念,极力打造官兵有为有守的品德修养;注重军人价值观培育与各军种军风相适应,极力打造具有军种特色的官兵价值观念;强调军人价值观培育要与战斗力提升紧密结合,极力打造官兵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4.
杨峰  汪思廷 《学理论》2012,(32):155-156,19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进行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战斗精神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是战争精神力量在军人身上的集中体现,往往可以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起到制胜的关键作用。法律意识作为军人意志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斗精神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溦 《学理论》2013,(22):200-202
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支撑。运用先进军事文化培育战斗精神,是满足部队官兵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我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我军国防现代化建设正不断推进,军事实力稳步提升。信息化的浪潮催生了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机遇来临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的挑战。"中国梦"从"人民梦"、"国家梦""、世界梦"三种维度为我军现阶段战斗精神培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生动鲜活的故事讲得振奋人心,高亢豪迈的歌曲唱出军人情怀,充满朝气的文化活动培育战斗精神……走进北京军区某兵种训练基地,只见坦克雕塑巍然挺立,标语横幅迎风飘扬,耳畔传来官兵们嘹亮的歌声,浓郁的军营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该基地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用先进文化启迪官兵心智,精心打造官兵的精神家园,为部队贯彻主题主线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有力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7.
敬业精神,指的是珍重和忠实于自己的事业,具有很强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负责,扎扎实实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应当成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意识的核心和制定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说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意识的核心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是需要千百万、若干代人共同为之奋斗的历史伟业,又是由若  相似文献   

8.
来稿摘登     
干部职业道德建设要突出勤政和廉政 安徽省歙县公路管理局钱贵宝:干部职业道德建设在整个社会职业道德建设中处于特殊地位,是职业道德规范的较高层次,对广大群众起着示范导向作用。勤政为民是干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干部必须具备热爱本职岗位、忠于职守的敬业意识;具备高度职业责任感、高尚职业尊严感的乐业意识;具备高度负责、严格执行规则、坚持不懈的勤业意识;具备业务纯熟、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的精业意  相似文献   

9.
在去年的抗击非典战斗中,最令人们感动的是广大医护人员那种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精神。正是这种职业精神,成了人与人之间沟通融合的精神桥梁,成为世道人心的守护神。 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合作的产物,是人们安身立命、回报社会的基本岗位。职业规范是社会得以维系、人心得以凝聚的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身边需要雷锋,也需要成千上万的职业守望者,一时一刻也离不开那些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普通劳动者。作为社会的一  相似文献   

10.
尚勇 《学理论》2012,(12):27-28
文化震荡带来的多元价值观撞击,社会分层加剧引起的军人职业声望降低,社会支持功能弱化导致的军人个体心理承受能力缺乏给当前我们大力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分析并认真对待这些因素,是我们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战俘回忆录     
《瞭望》2010,(33)
<正>日本投降后,日军战俘大都回到日本,他们纷纷撰写回忆录和回忆文章,诉说他们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的转变过程。"当时我真顽固"1937年8月,我为"圣战"的美名所驱使,胸中装着帝国军人的荣誉,佩带着"正义之剑"勇敢地奔向中国华北战场。8月6日我在战斗中负重伤被俘。当时我真顽固,认准了只有封建的武士道精神才是帝国军人的灵魂。然而,由于周围同志热情的国际主义援助,我这个顽固分子也不再墨守陈规了。他们帮助我树立了新的人生观,使我沿着中国同志指出的真理道路前进。——吉田太郎,《武士道精神垮了》  相似文献   

12.
法治思维蕴含着有利于公民文化培育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体现为:法治思维是权利思维,其蕴含的权利观念有利于公民文化的培育;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其蕴含的规则意识有利于公民文化的培育;法治思维是责任思维,其蕴含的责任观念有利于公民文化的培育;法治思维是理性思维,其蕴含的理性精神有利于公民文化的培育;法治思维是平等思维,其蕴含的平等理念有利于公民文化的培育;法治思维是宽容思维,其蕴含的宽容思想有利于公民文化的培育。我国公民文化培育的基础在于用法治思维加强普通公民的公民文化培育,而关键在于用法治思维强化领导干部的公民文化培育。  相似文献   

13.
陶宏雁 《学理论》2012,(21):98-99
战斗精神,是军人基于对自身使命客观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忠诚于党,英勇顽强,坚决完各项任务的决心和意志,以及相互协作的的团队精神。战斗精神需要从法律层面,予以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唐立江 《学理论》2010,(15):178-179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局部战争、战场环境更加复杂险恶,传统的战斗精神正面临着现代信息化战争的挑战。武警部队院校战斗精神的培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在和平为主题的新形势下更好地激发学员的战斗精神,为部队输送优秀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4)
强军文化是集中华优秀传统武德文化和人民军队红色文化之大成,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浓郁战斗气息的先进军事文化。大力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需要用强军文化铸牢官兵的信仰灵魂、增强官兵的精武本领、提振官兵的胆识血性、提升官兵的品德境界,为强军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6.
兼融水利高职教育的"水利性"与"人文性",对水利高职大学生实施从事水利工作应有的水利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情感与信念教育,是张扬水利职业性和升华水利职教目标之必然。通过厘清认识、培育师资、深化校企合作和优化激励促进中国水利人成长和水利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日,本刊为落实中央领导和中宣部关于“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计划用一个季度的时间在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当中,以“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能力”为主题,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既要按照市场逻辑服从于经济发展目标,以确保自身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又要服务于党和国家所赋予的各项政治与社会职能,以确保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走得稳、站得正。要以"党管干部原则"为引领,强化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塑造,以确保党在国有经济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塑造相契合,赋予我国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内涵,体现企业家内置于国有企业内部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实施攻坚期的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以党性培育为引领,唯此才能真正为国企铸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培育掌舵:促成国家制度层面保障激励与经营者层面内在创新的一致性,引领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舆论导向;促成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一致性,永葆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培育的政治本色;促成市场内在机制与政府外在调控的一致性,实现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培育的道德托底。  相似文献   

19.
正"工匠精神"是指劳动者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理念。在2016年和2017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出了培育"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的要求,足以证明工匠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以虹桥机场公司职工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度及改进为案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开滦煤矿始建于1878年,素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之称。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开滦人不仅为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奉献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塑造了让整个工人阶级引以为豪的“特别能战斗”精神。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开滦集团抓住传承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这个核心,着力培育具有开滦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为企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