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提出新的挑战。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从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出发,从目前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出发,提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一些建议,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使大学生能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网络道德观。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红英 《学理论》2009,(14):161-164
网络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道德问题。由于网络社会中难以形成道德他律,网民的道德行为主要靠个人的道德自律来维系。道德自律精神是解决网络道德失范的最佳手段之一。笔者认为要从确立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地位,调整和充实高校德育内容,加强网络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进行“慎独”教育,等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出现异化现象。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发起问卷调查,从大学生上网习惯、网络道德行为、网络道德观念等方面分析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异化现状,从而为重塑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5)
互联网的普及为大学生成长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其开放自由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容易产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低俗、法制意识弱化和网络心理异常。应通过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和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对策来减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莉君 《学理论》2011,(36):248-249
伴随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提出新的挑战。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增多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通过大学生上网状况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主要网络行为特征,从正确看待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实现当代大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网络道德观。  相似文献   

6.
张秀  潘勇 《学理论》2010,(6):163-165
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面对网络社会的挑战,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原则、内容、方法和途径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希望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在提供丰富的资源、开阔的视野、方便交流的同时,也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网络语言、网络诚信、网络交往等方面出现道德失范。大学生自身、网络技术、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等方面是引发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实现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完善法律法规、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等措施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张朝霞 《学理论》2015,(3):248-250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更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人本理念,尊重人在生存与发展中的本源价值;提升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满足大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内在需求;培养和提升大学生道德认知系统的稳定性,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现实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9.
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体素养亟需提高。文章结合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与特点的分析,从意识形态安全、网络道德失范等角度指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挑战,强调要把新媒体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王新鹏 《学理论》2011,(13):319-320
高校是网络信息化最普及的场所,大学生对网络载体积极利用的同时,也存在不良的网络道德表现,比如游戏成瘾、网恋、信仰危机等,最终导致大学生的身心遭受伤害。目前在我国大学普遍开展网络德育教育,但是还存在网络德育引导不足,制度规范力度不够,道德失范等不足。研究了高校学生不良的网络道德表现,分析了我国高校网络德育开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网络时代下高校网络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9)
网络环境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使得网络信息传播高效快捷,改变了大学生学习、社交、娱乐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得网络信息更加复杂,真假难辨。大学生群体以其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认知范围等特点成为网络环境的特殊主体,极易受到网络各种各样的信息的干扰,进而影响其健康成长。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开展红色校园网站建设、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完善网络法律条例、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强化大学生网络行为自律。最终达到优化网络环境,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谢睿萍 《学理论》2012,(14):273-274
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加快和校园内互联网接入条件改善,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及网络道德的缺失也正在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有:价值观和道德信念的迷失,社会责任感缺失,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等等。在互联网时代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加强网络监管;建立高素质的网络道德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和辨别能力;开展大学生网络教育。  相似文献   

13.
程展鹏 《学理论》2011,(15):250-25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道德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而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多元性,被教育者的多样心理、行为方式、学校德育的滞后和教育者的素质等原因,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挑战。本文探讨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郭晓莉 《学理论》2009,(15):262-263
当今社会,伴随着网络的普遍使用,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凸显出来。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价值观念的错位、网络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言论不负责任等方面。解决办法就是要正视它,通过积极的方式去引导、调整和重新规范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6)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校德育教师的认真配合与积极参与,高校德育教师可以通过树立先进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方法,借鉴传统道德等途径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5)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行为是大学生当下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大学生网络舆论以理性表达为主,但由于网络舆论内容广泛性,网络舆论形成的信息来源良莠不齐,从而出现众多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现象。由此对大学生提出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和抵制力;正本清源,努力净化信息环境;关注网络道德,正确引导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伦理道德出现了一些问题,即网络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散布虚假信息、侵犯知识产权、追求刺激生活、侵犯他人隐私、实施网络欺诈。对于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网络时代如何培育大学生伦理道德、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夏榕  陈耀辉 《学理论》2013,(33):376-377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政府必须立法定规,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同时,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律性,创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其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人格就是一个人身心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是各种心理特征、道德质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与网络联系最紧密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以网络信息时代为背景,分析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几点关于塑造健康人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量庞大的互联网上,有网民使用网络言语进行沟通,也有人利用网络实施语言暴力。网络言语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言语者的身份背景,而英文言语的使用是中国互联网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从网络英文言语使用现状、网络英文元素词汇分类和特点,及言语者身份的分类和特点等方面,对网络英文言语身份的识别进行分析,有助于为网络案件侦查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