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理论》2013,(34)
目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完成了前期的改革即确权颁证,正在进行后期配套制度的改革。经过大规模的登记发证及林权流转,并未如预期般对社会投资林业和林业集约经营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林农增收效果不明显,在林权的流转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损林业经营者权益的情况。究其原因,有政策的不适当、执行的不彻底、管理的不到位等因素。但重要的根源在于集体林产权的法律制度存在一些不完备、不合理之处。法律制度滞后于改革需要已经成为集体林改革推进的障碍,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和调整。  相似文献   

2.
黄晟婕 《学理论》2010,(10):48-49
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创新之举,它既是对产权的分离,也是对政府工作职能的调整。国家把伊春作为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现有问题,研究政府在国有林区林权改革中的重要职能和作用,从思想认识、组织管理、资金投入、依法治林等方面提出规范与协调政府行为的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快国有林区的相关改革,促进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村庄政治经济生态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诸如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农村林业生态建设环境得以改善。同时,林改后农村基层治理也面临了一些新问题:资本上山后引起的林权集中与纠纷、群体性决策失误和农村基层组织面临运转困难等。为此,可以通过推进能人治理与村庄优质社群的并重,构建村庄事务的多中心治理与合作机制等方式,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村级层面有效实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兆勇  邓虹 《学理论》2012,(4):92-93
林权改革给森林资源保护法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林权改革对象不宜概括为森林资源,林权改革对象应当是森林资源组成部分的相关经济权利。森林资源保护的主体应由国家扩展至与林权承包有关的个人、集体和相关团体,客体应加入作为森林资源整体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应该分商品林和公益林两部分分别规定。森林资源保护与林权改革应相互支持,平行并进。  相似文献   

5.
邓雯雯 《学理论》2010,(4):106-107
本文首先论述了林权和国有林权的权利属性,认为国有林权的物权属性不可动摇。其次,本文讨论了《物权法》的颁布对我国国有林权改革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论述了目前在《物权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国有林权改革的实践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依法治林是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为此要求大力加强林业执法工作,而林业行政执法则是其重中之重.当前的林业行政执法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林业改革要求尚有差距,需要从林业体系建设、执法行为规范、林权保障、法制建设和落实执法责任制等方面全面加强.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改革不只是林业的事,也不只是农村的事,它是事关继续解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事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这份作为指导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把这项与13亿国人息息相关的改革定性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之所以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  相似文献   

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是继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的拓展与延伸-近年来引起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界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但是目前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评估制度研究不够深入,或者说没有根据集体林的特殊性进行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以集体林权改革背景下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现状为出发点,根据实地调查的一手资料和查询的二手资料相结合,提出了完善集体林权改革背景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三大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因而没有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是不完善不彻底的农村改革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被赋予一种特殊的意义。《瞭 望新闻周刊》近日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峰论坛上采访中发现,部分专家学者、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及各省市区林业工作者,不约而同将集体林权改革与二十几  相似文献   

1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村民对集体林地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拥有感.如何提高保护区内集体林的管护能力,帮助社区发展林下经济和替代生计,是自然保护区面临的新课题.以皇冠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了河西堡村探讨集体林管理的模式.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名词解释     
《学理论》2009,(1):76-7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我国现有集体林地1.7亿公顷。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出台之后,福建、江西、辽宁、浙江四省率先推进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2.
吴燕 《学理论》2012,(15):79-80
导致我国林农收益权难以实现的原因,主要有林权界定不明确、林农缺乏对自有林业资产的支配权和处置权、国家对林业和林农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三方面的原因。为保障我国林农收益权的实现,有必要借鉴他国的相关经验,在明晰林业产权的前提下,进一步普及森林可持续利用理念,切实保障林农的经营权和处置权,加大政府对林业、林农的扶持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有关方面评价,以永安为代表的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其产生的影响已超出林业范畴。  相似文献   

14.
改革需尽快出台配套政策,让林业工人吃上定心丸;有关部门应忙放弃某些部门利益我国重点国有林区黑龙江省伊春市,今年从5个林业局15个林场(所)中拿出8万公顷商品林,在全国国有林区率先开展林权改革试验。《瞭望》新闻周刊在伊春市调研中了解到,当地干部职工大都认可在可采资源逐步枯竭的国有林区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从2009年起,我国计划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但是林改三年多来,农村山林纠纷的大量爆发已成为阻碍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的重大障碍。欲完成林改,必先解决农村山林纠纷,已成为现实中一个无法逾越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亮 《瞭望》2007,(19)
江西武宁县长水村林农余锦兵前不久在回答温家宝总理的提问时,用9个字形象地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了概括:“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温总理则指出,林权制度改革体现了《物权法》的精神,林地的经营权和受益权50年不变、70年不变,就是长期不变,是受法律保护的。林权制度改革让林农吃了“定心丸”,这种“定心丸”不仅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服务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公共品,其使用与提供存在巨大的外部性.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造成外部性的本质原因则在于生态产权主体的虚无状态.因此,明确森林经营者对其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生态产权,构建起一个联系工厂、森林和居民的森林生态服务产权市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生态建设动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随着我国林业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林业企业制度的完善,林业会计工作的环境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林业对会计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要求越来越高。在具体会计工作中,又常常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法制观念淡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造成企业设账外账,制造假的财务信息,有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经纪律执行不严格,偷税漏税,造成国家税收的严重损失等。为了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主管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林业企业会计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林业资源的调控体系吴志文林业存在以下特点:林业中天然林和人工林同时并存,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人工培育森林生产时间长,资金周转慢,森林生产时间长而劳动时间短,劳动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多年长时期育林,短时期一次采伐利用木材,经营林业需要占用大...  相似文献   

20.
行政上的双重结构与多种经营 我们这次访问特别注意了林业管理体制问题。 林区在有计划采伐之前原本没有基层地方行政设置。现有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设置是在林业开发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进入林区伐木和运输的工人由林业系统的基层单位——队和站负责管理,同时由于森林里荒无人烟,职工的生活必须由林业系统自身经营。因此林业系统不得不担负起经营、管理职工和家属的各种社会需要的职能。从孩子出生到老人死亡所需的教育、就业、婚嫁、退休、疾病、娱乐以至丧葬等一切社会职能都得由林管局统筹。换一句话说,林业系统既包了林,又包了人。由企业性质开始,终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