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金福 《学理论》2011,(2):86-87
东北解放区的中苏贸易,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与抗日战争时期东北与苏联的贸易相比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东北解放区中苏贸易的进行对中苏双方都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熙森 《学理论》2012,(29):170-171
曹廷杰是清末民初研究东北史非常有成就的学者,他的研究广泛涉及东北民族、历史、考古以及历史地理等许多领域。曹廷杰同时还是一个很有才略的爱国知识分子,他的一些重要著作,大都是为适应当时抗俄斗争的需要而撰写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三部:《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和《东三省舆地图说》。曹廷杰为东北史地研究作出了极大贡献,尤其是对于奴儿干永宁寺碑文的拓取和研究,对学术界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世界现代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近代中国社会,是在帝国主义的入侵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中发展的。这些斗争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并且唤起了越来越广大的人民群众去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然而,这些斗争最终都被帝国主义所绞杀,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和失败。抗日战争则不同了。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主…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为救亡图存,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激情。正是因为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分别承担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无疑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相似文献   

5.
郑晓红  李梦阳 《学理论》2013,(20):204-205
《传播》一书既将历史学和传播学进行了有力地融合,也是一项将历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相结合而进行著书立说的新尝试。深入、系统地研究该课题,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近代中国思想史、近代东北史和中共党史研究,乃至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研究都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第一手文献史料缺乏,中共党史创建史研究困难重重。又因为不同时代有关回忆录资料的大量出现,导致中共党史创建时期一些重大历史研究抵牾很多。国内有关档案在1980年代逐步公开。但仍不足以解决中共党史创建史有关悬疑,1990年代以来,随着前苏联档案的开放,对中共创建史研究是巨大的推动。日本学者石川祯浩根据中国、前苏联大量文献,特别是利用日本有关档案对中共党史创建史进行梳理,形成《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其审慎的态度、求真的精神和新颖的观点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东北区域文化的地位、作用:东北区域文化地位重要,中外专家、学者均有共识东北区域文化是东北区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反映,近现代东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在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过程中既具普遍性,又具特殊性,例如东北先受俄国帝国主义侵略,后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九·一八”以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东北社会殖民地政治、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艾思奇是现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关于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革命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是中国学者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国外学者,特别是那些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对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的发生发展有浓厚研究兴趣者的研究对象。国外学者研究艾思奇的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引人注目之处。其中影响较大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成果有:[德]沃纳·麦思纳的专著《哲学与政治  相似文献   

9.
1931年在齐齐哈尔爆发的江桥抗战震惊中外,此次战役的领导者马占山的名字也因此名闻遐迩。江桥抗战是东北乃至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起始点,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抗日斗争起到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中国学术界对新加坡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高,从事研究的学者人数增多,机构分布更广。学者们在不同领域对新加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分析2007年中国学术界对新加坡研究特点的基础上,展示了学者们在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文化几个研究方面的新观点。2007年学术界有关新加坡研究的成果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挖掘和拓展,尽管研究中仍存在一些薄弱之处,但新加坡研究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李楠 《瞭望》1987,(26)
抗日战争结束,日本战败,日军仓皇撤退,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主要在中国的东北,抛下了许多日本儿童。他们虽然为日本人所生,却为中国人民所抚养。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长大成人。 1981年3月,这些遗弃在中国的日本孤儿开始到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国内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史的学术史和研究动态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对于意识形态问题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研究热情,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比较分散,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史的专门研究和深入研究依然缺乏。因此着重整体性研究,深入思考、深刻分析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史中的重大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人民群众是中国坚持八年长期抗战的有力保障,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正是因为有人民群众发挥重要作用,才使抗日战争取得了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表达抗战意愿积极推动政府抗战国民党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和在东北的"不抵抗主义"等行为激起了全国民众强烈抗议,各阶层、各群体的人民群众纷纷表达了坚决抗日的迫切愿望,以各种方式推动政府抗战。以"一二·九运动"为标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武装力量,它在我国的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建国以来,我们对于东北抗日联军的研究不够、成果较少。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201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对东北进行了深入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中提出六个方面的要求,并确立了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并破解矛盾的指导思想。哈尔滨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粮食产业的大后方的关键一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哈尔滨作为中共解放的第一个城市,其党史、法史的理论研究,不仅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促进哈尔滨地区法治建设也有相当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起点:中国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于何时?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外国学者大都认为起始于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在中国。这其中又有三种主要观点:一种主张起始于1931年九一八抗战,认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是全球战争冲突的开始;一种主张起始于1937年七七抗战,认为中国是第一个对抗轴心国的国  相似文献   

17.
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杨靖宇领导南满抗日军民,以这些抗日游击根据地为战略依托,坚持对日作战达八年之久,在东北乃至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全民族的民族解放战争.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罪行.抗日战争,是世界反侵略战争史上的壮举,中华民族参加抗战的人数、族别、战场、作战方式之多,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各族人民的殊死搏斗,对日本法西斯的灭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中国各族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取得抗战胜利、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立下了不朽业绩.就其战争挑起原因、抗战胜利以来中日关系的新发展、未来关系展望以及今后外交工作中的经验等方面对抗日战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相应地,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几十年来取得颇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但也存在国外史料运用不够、史料运用的不规范、忽视史料解读及军事史的研究等多方面问题。今后抗日战争史研究需要注重海外档案文献的利用与国际间的交流对话,加强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共产党组建与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支铁血雄师。在对抗联发展斗争史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笔者拟从战争性质、同盟关系、精神塑造、党的作用这四个方面,更加宏观、全面地审视东北抗联在世界大战背景下所处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