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底蕴,以人民为中心是其重要内核。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出发点,是人类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主要体现在: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依靠者、推动者;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落脚点;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检验者、"阅卷人"。在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中,我们必须坚持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人民性,是指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把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这一价值取向。本文在考察人民性的时代内涵以及同“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阐述了怎样坚持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3.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允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原动力,是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也是一种执政能力,是一条宝贵的成功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弄清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4.
“以人民群众为本”,是指把人民群众看作社会实践主体、价值行为主体和价值判断主体,坚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和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作高于一切。 “以人民群众为本”与“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二者的统一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世界观基础的完整内涵,并表征出整个邓小平理论的实质、意义和价值。 “实事求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从根本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执政党的一项重大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笔者认为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并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机制,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力量,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国改革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实践证明,漠视人民群众利益的改革必然失败,必须从机制体制上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我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把新的伟大革命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结合起来,正确掌控改革的方向;准确识别并及时捕捉历史机遇,正确把握改革的时机;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正确解决改革的动力;合理把握改革力度和节奏,正确筹划改革的步骤;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正确调整改革的政策.这些经验成功解决了改革方向、改革时机、改革步骤、改革动力、改革重点、改革策略等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逻辑起点与价值依归在于人民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扶贫工作的出发点。扶贫开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扶贫工作的庄严使命,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是依靠人民是扶贫工作的动力源。扶贫开发不仅要政府与人民协同发力、合力脱贫,更要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三是人民共享是扶贫工作的落脚点。表现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人民获得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人民安全感;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增强人民幸福感。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人民性遵循以为了人民为出发点、以依靠人民为动力源、以人民共享为落脚点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基本原理,始终坚持把人民主体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之中。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尊重并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主人"主体、历史主体、价值主体、评判主体的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过程和结果受人民监督和检验,将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使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过程受人民监督,发展结果由人民检验。  相似文献   

10.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掌握全国政权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如何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回顾总结执政四十多年我们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在执政的条件下,把坚持与发扬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盛败、生死存亡的高度,是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从总体上看,我们党对执政以后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认识是充分、深刻的,理论上的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