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她一直是看不上他的,7年的婚姻里,她始终冷着心。其实也不怪她,嫁给他的那年,她只有23岁,就像初夏的莲.洁净而美好,爱慕的人不计其数,独独父亲看中了他。她嫁了,于是,婚姻里她常常满心的委屈,总觉得如果不是他,她一定可以遇到自己渴望的爱情。其实那种感情她是有过的。对方是她的大学同学,高大俊朗,虽然只是在幽黑的巷子里装作不经意地拉了几次手。  相似文献   

2.
坚冰 高文是长女,下面有3个弟弟。母亲性情暴躁,父亲因为她是女孩而溺爱她,从来不要求她干家务。高文指挥3个弟弟干家务,稍不听从,就像母亲那样打骂他们。父亲从来不责骂高文,倒是经常责骂几个儿子,高文认为父亲忽视了她。为了引起父亲注意,她告诉父亲她偷了同学的笔,父亲却只说了一句“以后别这样了”。高文非常失落,她由此得出结论:父亲不在乎她。  相似文献   

3.
洪静 《当代广西》2008,(10):38-39
有人叫她“姐”,有人唤她“女儿”,还有人喊她“妈”。那些人的年纪都比她大。她与他们本没有任何关联,因为走到了一起,有了感情,便有了爱与温暖,关怀和感动。  相似文献   

4.
地球婆     
第一次见面.我对她有些不恭。当我知道了她的身份和她家的经济情况,地主婆三个字从我嘴里脱口而出。她不懂中文,我叫她地主婆.反正她也听不懂。其实她听懂了也没什么。她家里有农场,有大面积的土地.养有成群的牛、羊、鸡.她又是家庭主妇,  相似文献   

5.
危险的保姆     
黄培岳 《人民公安》2009,(14):42-44
对于主人的试探,她更是把握分寸,不久她就完全博得了主人的信任。她看到主人对她放松了警惕后,就开始寻找机会作案了。  相似文献   

6.
丁香乐 《今日广西》2007,(14):12-14
她是一位年轻的军嫂,婚后四个月查出身患血癌。 虽然病魔缠身,但她说她很幸福。 她提出:别治了,钱拿去孝敬老人。 她请求丈夫,她死后别送她回江西老家,要与婆婆合葬,留在丈夫生活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她因吸毒、贩毒走进监狱,面对欲绝尘而去的她,监狱管教们倾注了全部的爱。不但将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而且帮助她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创造学习的机会。她在亲人般的关爱中,身体渐渐康复,心理障碍被扫除。几年里,她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取得了国家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高级服装设计证书,她设计的舞台服装多次获得国家大奖,2006年9月,她再一次被评为省级改造积极分子,并破例第三次减刑。  相似文献   

8.
不等爱情     
爱上一个人,常常这样说,我等你,五年,十年,五十年,好不好?似乎很坚贞,又有点无可奈何的哀怜。认识一个女孩,为了一个男人等了五年。从她认识他,从她爱上他,她一直都在等,等他爱上她。五年来,她不理任何异性的追求或者淡如水的友谊。她守身如玉,清清白白。她28岁了。他知道她所做的一切,他知道她等他,只是他不爱她。他先后有了几个女朋友,过去式,现在进行式,将来式,都不曾考虑她,她都知道。她一个人内伤。她还是等。她希望云开日出之时,就像歌里唱的:万丈阳光照耀你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感动于她的执着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9.
若星 《民主与法制》2014,(2):62-63,51
结婚后,没有生育过孩子的黄璐莫名其妙地当了妈,原来丈夫刘平背着她婚外生子,所生孩子还登上户口本占据了一席之地。是可忍孰不可忍,黄璐和刘平最终分道扬镳。离婚了,刘平与她没有了瓜葛,可这孩子仍然与她“藕断丝连”,她无法撇清与孩子的关系,而这不仅关乎她的声誉,更关系到她再婚后能否享有合法生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英格丽 《现代领导》2004,(10):44-44
安妮是一个出生在英国的孟加拉血统女郎。她从伦敦大学MBA毕业后,就顺利地在一家日本银行做了经理助理..三个月后,她失去了工作。很快,她又找到了新的工作,三个月的考察期一到,她又失去了工作.在两年之内,她被解雇了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喝水 寝室一女生平时就是个迷糊虫,有一次,她拿杯子喝水,整杯水全洒在了她身上。大家很纳闷,问她怎么了,她淡定地说:“没事儿,喝水忘记张嘴了。”  相似文献   

12.
郑彤 《天津人大》2012,(5):30-31,1
有人说她是一位跨界企业家,因为她创办了多家企业,产业涵盖商用设备、高端医疗设备、制冷等领域,在各个行业均有不俗战绩;有人说她是一位诗人,因为她创作了许多热情洋溢、催人奋进的诗歌;也有人说她是创新创业讲师,参加了天津市创新创业讲师团十几场演讲会,许多人都听过她的演讲,她还积极为经济发展与和谐并重献计献策。见过她的人都为她的热情洋溢、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染。她就是乐观开朗风度儒雅的津南区人大代表、知识型女企业家杨月春。  相似文献   

13.
骆燕 《中国残疾人》2008,(12):60-61
39岁的李敬双是开发区马桥子街道明星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由于先天残疾,她只有左手臂能自如地活动,但她不仅学会了用左手握笔写字,用左手操作计算机,还能用左手做各种家务劳动。2007年,坚强、乐观的她走上了社区戏疾人专职委员的岗位上,全新的工作状态没有让她却步,更激发了她的热情,她尽力为社区残疾人办好每件事。  相似文献   

14.
崔治 《精神文明导刊》2004,(12):50-50,14
每天吃完早饭,她就出门巡查网吧,她曾被无知的孩子谩骂,她曾遭到过网吧老板的威胁,她的行为曾不为儿女理解,但是她没有放弃,她的身影一直出现在辽宁营口的各个网吧里,600多个孩子被她从网吧的“深渊”里拉了出来。她就是许维英,一个被一些黑心网吧老板恨之入骨的花甲老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10,(4):34-36
她是一位乡村医生,她在维吾尔族乡亲的呵护中长大,她熟悉村里每家的情况,能用流利的维吾尔语与村民交流病情,村民们不仅把她当成医生,还当成了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大姐、阿姨、阿帕……她对乡亲的爱超过了对儿女、对家庭的爱。即使是两鬓斑白,这位年近60的母亲仍然没有离开她挚爱的乡亲回到儿女的身边,她就是夏忠惠。  相似文献   

16.
于秀 《民主与法制》2008,(10):62-65
程婧是2005年国庆节来北京参加中华女子高级修养班时的学员。她身材高挑,皮肤细腻,大大的眼睛很漂亮,所以讲课时我比较注意她。 修养班结束的那天,程婧约我单独聊聊,为此她推迟了当晚飞回深圳的机票。我觉得她是属于那种没有什么压力的幸福的女人。可我们的谈话刚开始,她就一脸疲惫地说她一点儿也不幸福,这让我对她的倾诉有了期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5,(5):11-12
冯坤自14岁起便开始了她的排球运动生涯。17岁的她在招进国家集训队又遭弃用时,当时整个人都蔫了,看到队友们都整装待发准备到外地集训,自己那份失落与委屈一下子就涌了上来,从不服输的她第一次哭了。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努力让自己的技术尽快提高成了她训练的首要任务。训练虽然很难、很苦,可她还是挺了过去,一传、防守、组织,教练一招一式不停反复地训练着,她也在一天天磨练中增长着自己的实力,对自己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整。渐渐地,她的拦网、一传、防守、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而且还具备了强攻、  相似文献   

18.
飞雪 《民主与法制》2007,(5S):43-45
丈夫去讨债却陷入了对方公司女会计的温柔乡,她失去了丈夫的人,也失去了他的心.她只好逼他去“死”,这样,她才能讨回她的情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1,(2):34-35
历经磨难 艰苦创业 常玉珍曾是唐山市郊梁家屯供销社的合同工。1978年,在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感召下,她立志要干一番事业,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于是她毅然辞掉了有固定收入的工作,靠家里仅有的10斤大豆和两缸麦子垫本,与丈夫一起做起了豆腐脑、油饼生意。她做生意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信誉,二是诚实。她的早点摊,坚持开水消毒碗筷,货夹收款,保证味道好,份量足,因此生意非常红火。首次经商的成功,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欣慰和快乐,同时,更加坚定了她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下海经商,盈亏莫测,其间她尝尽了酸甜苦辣,但她始终坚…  相似文献   

20.
生活已然令她变得粗糙“弟,妈病了,正抢救呢,你快回来吧。”这些年,每次看到姐给我打来的电话,我都不由得心惊肉跳,原因是本已次数少得可怜的电话,从来都没有给我带来过好消息:不是她离婚了,就是我的外甥女儿菲儿上某某学校需要多少钱,再不就是爸妈出了状况。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从我大学毕业之后,我这个做弟弟的,就一直是她的主心骨,当然,也成了她求援的惟一对象。可能也是从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吧,我开始直呼她的名字,而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跟在她的身后,一声一声地叫着姐姐。这样称呼她,第一是想证明自己长大了,第二也是在不自觉间,显示着一种权威。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合资企业的工作,薪酬相对丰厚,到她结婚时,为了不再让父母操心,是我给她承担了很大的一笔嫁妆费用;而她离婚后的房子,也是我眉头都不皱一下,为她付的首付。她的落魄前夫再婚后,对她和菲儿愈发吝啬,于是我让菲儿改随母姓,然后全部生活用度都由我来出。我在北京,她在大连,每年只在几个法定假日回家探望父母时,我们才能见面,每次相见,她几乎都在忙,不是忙着做饭,就是忙着出去买菜,或者忙着陪菲儿去补课。我曾尝试着让她坐下来,我们一家四I:1儿聊聊天,可是时光流转,我们再也不是那双窝在被窝里,可以讲一个通宵的黄口小儿了。我曾努力用曾经的记忆来修补我们之间的疏离,然而那些深深刻在我心里的温情时刻,当我说给她时,她却都不记得了,还总是反问我:“有这事吗?”她永远不会知道,每每她如此反问一句,我的心里就会多凉一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