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禅学思想本是一种佛教思想,而许多文学批评家却力图在禅学中为诗学找到支撑点。从理论上讲,禅学与诗学是根本不相同的。从“悟”的角度来看,禅悟所悟的是隐藏于心中的佛性;而诗悟却是由心及外的悟,所悟的是隐藏于诗歌中的作诗之道。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禅可以不借助语言而仍能使人悟解;而诗若离开了语言,就什么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2.
左志南 《求索》2010,(9):200-202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学术广取博收。对其诗文之解读及相关文献之考察后发现,王安石的学术思想具有"藉教悟宗"之特点。本文立足于王安石的文学诗文,考察其学术理路进一步发现,其禅学思想大至包含娴读典籍以观照人生、自觉运用平等之思想以观照外物、无住生心以达禅悟境界之体认等三个过程。今天,我们研究王安石,对其禅学路径及其特点也应予以充分关注,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王安石思想的研究,也可反观北宋士大夫集团治学禅经之历史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张九成所著《论语绝句一百首》为儒佛融通之作,带有非常强烈的参禅意味,虽然名之为"绝句",而实乃拟取于佛门之"颂古"。参禅悟道的思想经历为张九成研读《论语》等儒家经典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使他从《论语》记载的圣贤言语中体悟了孔门心法。因为有参禅的经历,故而在张九成的理解中,孔子与弟子之间的论学,极为类似于禅宗参访时主客相见时的机锋辩难。张九成将自己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以禅宗颂古的形式表达出来,此与《大慧宗杲语录》中的"颂古"如出一辙,正是他得到了大慧宗杲所创看话禅真传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喻守国 《求索》2013,(6):136-138
严羽能够从禅学中拈出“妙悟”来喻诗.是因为二者在思维规律与思维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二者的差别体现在:在悟的内涵上,一为出世一为入世;在悟的途径上,一为做“加法”一为做“减法”;在悟的境界上.一为人生理想,一为审美态度。这些差别没有为我们所注意,主要原因在于比喻自身的语义变化以及中国文论范畴的模糊性:从比喻自身来看,禅喻的模糊性导致了“悟”这一意义的不确定;从中国文论本身来看。文论范畴的经验归纳性质决定了这些范畴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5.
隋金波 《求索》2014,(5):70-74
作为陆象山的"高弟",杨慈湖的思想及其影响向来是与对陆象山学术的评价联系在一起的。在以往的评价中,杨慈湖往往被指责为"是禅"。实际上,杨慈湖本人对佛、禅基本持否定态度;杨慈湖"是禅"的言论或出于门户之见,或析理不精,未可视为确论;论定杨慈湖"是禅",非但对杨慈湖思想本身存在误会,在一般意义上对宋明思想史的研究亦无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适与铃木大拙50年代关于禅的国际性论辩是本世纪禅学研究中的一件颇有影响的事。当时作为承继中日临济禅衣钵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把信仰作为研究的必要条件,认为禅学是不可言说的,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对禅学只能信仰、体验、证悟,不能作宏观的考察和历史的研究。而胡适则认为,如果以非历史与反历史的观点去看禅,对禅作“非理性”的解释,至多只能告诉人们禅就是禅,而不能给人以禅的确切知识,而禅是思想的、历史的、文化的客观事实,应当以历史的态度和学术的方法来研究禅学。铃木大拙对胡适的批评进行了激烈的反击,认为胡适关…  相似文献   

7.
北宋著名禅师圆悟克勤是"文字禅"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字禅"理论与实践源于当时禅门过度排斥语言文字的现象以及当时爱好参禅的士大夫对禅修指导的需要.他认为,禅虽然不是语言文字,但是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诠释与传播.对于说禅者来说,应当讲究言说技巧;对于学禅者来说,应当透过公案语录的语言,领悟自性.同时,他的代表作<碧岩录>对后世的文学和茶道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程颢、程颐与周敦颐的学术师承关系 ,后世学者多有不同看法。应当说 ,二程从周子处学得援佛会儒 ,悟得佛学 ,从而创造出新儒学即理学。然而 ,二程援佛 ,似乎更多的是辟佛 ,二程从对佛学的攻辟中 ,创造和阐发了自己的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终极价值观来源于社会发展对道德体系的需要。中国传统终极价值观就是儒学所构筑的“以人为本 ,天人合一 ,志在仁义”的精神价值体系。它的传承主体 ,主要是由中国士大夫阶层———古代的知识分子构成的。中国传统终极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 ,不仅吸取了儒、道、佛思想 ,同时也是中国士大夫阶层在充满纷攘争斗的封建社会中寻找确立自身地位与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孙宏哲 《求索》2013,(3):132-134
金代中期"国朝文派"重要文学家王寂运用佛禅思维与表达方式,参借佛禅话语,借咏寺、酬僧、题画谈禅说法,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浓厚佛禅意蕴的文学作品,构成了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1.
龚著剑 《前沿》2010,(6):30-32
禅宗的"禅观自然"的方式和"明心见性"的参悟过程,是抽离人为界定的自然界概念,还"空性"自然纯粹物质本真。它非逻辑的思维特性及独特的世界观,给予文人画家打破所谓严格法度的桎梏,放怀自由创作之心,营造画中意出尘外的"心化之境"以理念上的支撑。禅诗中对自然界证"空"的描述,并同诗人的超越情怀,转化为文人画中的"心化"意境。"心化之境"缘起于禅宗思想和禅诗空境。  相似文献   

12.
拙公禅派由越南闽籍侨僧拙公和尚创立,其法脉从17世纪中叶的拙公和尚起至19世纪中叶的精金、通荣止,共传承了10代,绵延近200年。其中第一、二代祖师拙公和尚和明行禅师皆系中国人,从第三代以后,主要是越南禅师发挥作用,标志着中国临济禅宗开始朝着越南化、民族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越南的国情教情。该禅派的思想主要以其开山祖师拙公和尚的禅学思想即“三教融合”、“禅净双运”和“心即是佛”为主,而且还吸收了中国晚唐沩仰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外来宗教在中国生存、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有一种不约而同的努力倾向--以多种方式"会通儒学",特别是尽力阐明佛儒、伊儒、耶儒相通或同源."会通儒学"活动不仅使外来宗教因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而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且推动了中外思想文化的顺利交流,对21世纪外来宗教如何与我国社会相适应,从而积极服务社会,促进自身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严铭 《前沿》2010,(20):147-149
在中唐向佛的诗人中,韦应物是个特例。中唐其他文人向佛求禅,多源于仕途不畅,深遭贬谪之苦,而韦应物没有遭受贬官的痛苦,甚至是在官运顺达时心系禅隐的。本文主要通过对韦应物诗的分析来探讨其心理走势,说明是官场的黑暗浑浊、自己愧为人官的自责、对亲友亡故的悲怆以及奉佛佞佛的社会风气把诗人推进了佛禅的殿堂。  相似文献   

15.
文豪 《前沿》2012,(14):157-158
诗与禅的相互关系,从方法和内容看,主要是禅对诗的渗透和影响,从形式上说,则禅受诗的影响颇大.楚山绍琦是明代中前期的一位佛教禅宗大师,创作了为数众多、意蕴空灵的禅诗.按照诗的内容,可以把绍琦的诗分为四类:酬赠诗、示法诗、禅理诗和禅境诗.本文将对绍琦大师的诗作进行一些蠡测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群 《人大建设》2014,(7):44-45
<正>少林寺自古以禅、武、医闻名于世。结合少林禅学及武术,所形成的一套具有少林特色的修心、疗病、养生的方法及理念被称为少林禅武医。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河南省委、省政府对禅武医文化高度重视。2007年5月第一届禅武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召开,时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向研讨会发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省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也发了贺信。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柏栓,省政协副主席曹策问等领导同志出席了研讨会并讲话。2009年11月第二届研讨会召开,  相似文献   

17.
<正> 太平天国虽然曾通过一些激烈的方式来极力排斥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而标榜其所尊崇的拜上帝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完全抛弃了传统文化。事实上,太平天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从太平天国对待儒、道、佛三教的态度看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道、佛三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太平天国对佛、道二教的排斥,从酝酿起义到革命失败,都是极其猛烈的。洪秀全认为,崇尚虚无的“怪人佛老之徒”、“自中魔计,  相似文献   

18.
彭昊 《求索》2010,(10):143-144,81
本文认为曾国藩的战争观在儒家之外吸收了道家思想,主要表现在:战争的本质是"兵果不祥之器";战争的性质是"兵为阴事";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是"哀兵必胜"和"不可轻敌",体现出以道补儒的思维方式,从而挖掘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士大夫成就事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希  廖宏昌 《求索》2010,(11):191-193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田园诗人的代表人物,他将对生命的体悟融入诗中,形成了"本真"的生命境界。陶渊明生命"本真"的形成一方面源于诗人自身生活经历的积淀,另一方面源于作者儒、道之社会文化底蕴。郭象"独化"哲学作为儒道二者融合的产物于是对陶渊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陶渊明"本真"的生命追求与郭象"独化"的哲学气韵是同一文化脉络下桴鼓相应的共同产物。这也从人性方面反映了陶渊明"内儒外道"、"游外以弘内"的文人气质,正为郭象"独化"生命哲学之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20.
徐国超 《前沿》2010,(9):169-173
本体论意义上的"生态"与"家"的意境紧密相连,它不仅指称整体、系统的关系,更暗示着一种"生生"的状态。"生"与"仁"、"和"是同位一体的,在儒家的伦理系统中,往往用"仁心"来诠释生生之德,从而使天道、物道、仁道、人道在生生之道中合而为一。"态"从华夏文明的思维特征上看,与中国传统的"象"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文化渊源上说,受儒、道、禅的浸润,"态象"涵摄、贯通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全体。"生态"的本体意义便可以从"生"与"态"的辩证关系中作出相对的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