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慧明 《前沿》2011,(20):10-13
十年来对道德资本概念的研究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在对道德作为资本的道德阈限的研究上,学者们已经初步达成了一致。进入生产领域的伦理道德是一种能带来价值和利润的非物质要素,且大量经济活动的证据表明了先进的伦理道德可以作为一种特殊资本,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至少人们忽略伦理道德的因素,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解将是不全面的。马克思曾把社会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在狭义的“生产”视角下对道德资本进行分层研究,厘清道德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实现机制,不仅有助于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理论视阈,丰富和发展生产力理论,而且有助于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加强现代企业建设,提高现代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在生产的视角下研究道德资本,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道德资本、在对道德作为资本的道德阈限研究上达成的一致共识。马克思曾把社会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在广义的生产视角下对道德资本进行分层,厘清道德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实现机制,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中,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至道德作为意识形式的反作用上,着力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耦合点——劳动者,对劳动者道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理论视域,丰富和发展生产力理论,而且有助于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加强现代企业建设,提高现代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张祖华 《前沿》2012,(13):97-100
义利关系是伦理学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义利关系在企业中集中体现为道德与资本的关系,探讨义利关系对于道德资本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本文正是从义利关系入手,以义利关系的四种价值取向为路径,对道德资本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资本理论逻辑、"义""利""博弈"的道德资本生成逻辑和赏善罚恶的道德资本建设逻辑。  相似文献   

4.
孙玉良  朱彦明 《前沿》2010,(16):26-29
尼采后期思想中关于"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之间的区分是他所谓的道德"类型学"。"类型学"强调的是对立和差异,反对"中间形式"的混杂。它与"谱系学"结合在一起,成为尼采思想的利器。它表明欧洲历史中被视为"最高价值"的道德一直面对着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价值,道德在这种情况下就表现为对不同价值的"强制"。但是,如果道德只是与人们的保存本能相关,并且成了生命整体衰败的征兆,那么相反的类型就成为一种"急需",因为这不仅关联着生命整个链条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体自我塑造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系列因"助人行为"反被诬陷的案件时有发生。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之中,公民的道德建设尚未完全实现,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如何运用法律在维护人们正当权益的同时,也引导着道德建设,值得人们去关注。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助人行为"立法、美国《好撒玛利亚人法》以及现行法律对"助人行为"立法的情况,指出了立法层面上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伦理学研究是一种哲学的理性反思的活动。在这种反思中,哲学一再地返回自身的原点。在当代西方元伦理学的研究中,关于道德的争议就是明显的例证。而这其中,关于道德实在论的观点则从多个维度来为我们澄清"道德究竟是什么"。本文从达沃尔(McDowell)对麦基(John Mackie)的批判切入,立足于达沃尔(McDowell)关于"第二性质"的证明来阐述价值的意义。并力图通过论证来反思达沃尔对道德实在论的贡献以及其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7.
刘孜勤  李莉 《前沿》2011,(6):105-107
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意蕴: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可持续发展使得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更为重要的是,就传统道德的继承来看,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8.
宋一 《长白学刊》2008,(1):89-92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效应。一是道德资本具有经济发展的整合效应;二是道德资本具有经济发展的创新效应。道德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道德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当前,需要充分运用道德资本,扩充经济发展的内涵;增强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徐鸣  李建华 《求索》2012,(12):104-105,113
广告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一部分,通过广告获取信息,已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广告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广告的欺诈行为、道德失范等等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让广告业更健康的发展,是本文所思考的重点。本文试图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从道德评价的内涵、方式以及意义等三个层面来探讨伦理道德对广告业健康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性看待道德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爸是李刚”、“郭美美”、“小悦悦”等负面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这些事件影响恶劣,侵蚀道德良知底线,引发了人们对道德现状的讨论和争议。人们对道德失范现象的担忧甚至愤恨,从另一方面看,正是出于对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高度关注,是一种新的文化自觉的表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反映和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因此,理性评估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找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戚卫红  陈延斌 《求索》2011,(8):104-106
"道德场"是借助物理学中的场思维研究道德问题得出的新概念。道德场具有客观实在性,它由道德场源、道德场实体、道德场力、道德场特殊因子构成。道德场格局的再造是组织与自组织的动态过程,道德场既有可叠加性、延迟性等场的一般性特征,又具有主动性、历史性和影响广泛性等特殊属性。道德场的提出为我们分析社会道德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增强公民道德养成中的"双向互动"效应,更能起到健全人格、张扬个性、塑造完整生命之社会道德功效。  相似文献   

12.
人们究竟对政治义务持证成还是证伪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对政治义务本身的概念界定有着莫大的关联,不同的界定很可能导致不同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说,政治义务在学者们的研究视域下是一个很繁杂的概念。对政治义务的概念考量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义务与责任做出区分;二是对政治义务与道德义务、法律义务做出区分。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网络正在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境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公共领域的许多方面都渗入了网络技术。但网络在为人类展现一幅美好的"数字化生存"前景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文化退步、知识贫乏和信息污染。近年来,对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探讨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学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进一步推动该课题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杨述刚 《前沿》2010,(7):50-52
某些学者认为,在中西伦理学中,道德理性主义根深蒂固,长期压制着道德情感,阻碍了道德的完善。然而,反观历史,便可发现,虽然许多先贤大哲都曾强调道德理性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但他们没有因此而否弃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不应成为我们的矛头所指。其实,长期遭受压制的应该是道德理性才对。客观说来,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从追求人类道德实践之至善这一基本立场来看,二者之间其实是一种“理不离情,情不离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胡爱明 《求索》2010,(7):117-118,113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道德操守是其道德哲学的核心,是构成道家学派人生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奠定其"无为"政治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探讨老子和谐自然主义的道德操守,对于我们深入认识老子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立法的道德代价 ——中国当前立法取向的犯罪学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一般正义和人的良善情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立法有时不得不付出一定的道德代价或流失一定的社会资本,但这种道德代价的付出或社会资本的流失并不是越多越好。一部良法,应当是人类一般正义和社会基本道德的守护者。如果一部立法破坏了正义原则或者触及了社会道德底线,是不智的和极为危险的,它最终可能成为对不义和违法犯罪的纵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机动车无过错责任的规定以及其他几项立法中的某些条款,可能犯了这种错误。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为国家制定一部反映新的时代特征的普适性的完整系统的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新研究。研究这一课题,应关注公务员范围的变化和抓住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突出特征,提交一部可供国家参考的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一、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新研究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从政道德",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赵健 《青年论坛》2010,(6):91-93
科研道德是人们从事科研活动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在高校研究领域不同程度地出现科研道德失范现象,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高校科研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首先要加强科研道德教育,加强正确科研方向引导,并从编辑出版、制度约束等方面强化学术监督和制约,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曹治平 《前沿》2013,(1):56-59
底线伦理从人的有限性出发,强调一种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世俗道德,从一种"神性"的道德高标"退"守属人的道德底线。它是对"革命"道德和"动员式"道德的反思、解构与超越,主张确定合理的、普遍平等的道德义务;它是对道德虚无主义的阻击,主张培养伦理底线耻感,践行基本的道德义务;强调社会底线正义以及政府的相关义务,有助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道德范式构建,实现社会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