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保波 《中国民政》2011,(10):58-58
河北省沙河市民政局推行分类施保、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利用慈善基金“四位一体”救助模式,加大困难家庭中失能人员的救助力度。推行分类施保,使低保中的失能人员得到有效救助。制定《沙河市城乡低保对象分类施保实施办法》,规定重病、大病人员,重度残疾人员造成无生活能力人员,凭邢台市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或一、二级残疾证,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由村委会人户调查核实后报乡镇办民政所,民政所审核后报民政局,民政局审核后纳入A类低保,对于低保对象中常年卧床不起又不能出具有效证件的人员,民政局人户调查核实后直接纳入A类低保。  相似文献   

2.
《广东民政》2009,(3):38-38
前言:推行分类施保,切实保障低保对象中特殊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是近几年的重点民政工作之一,是完善低保制度的重要举措。2008年7月,惠州市民政局、惠州市财政局向各县(区)民政局、财政局印发了《惠州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分类施保实施办法》,2009年1月,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也印发了《顺德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分类救助实施办法》。现予以刊登,供各地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在统筹城乡、全面建立低保制度的基础上,大力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民生理念,整个社会救助体系得到建立和完善,全市城乡低保制度覆盖范围逐年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实行A、B、C分类施保,在医疗、教育、养老保险、廉租房租住以及燃气、自来水、有线电视等诸多方面享受救助体系的全方位优待。一是城市居民每年每人交纳的160元医保费,  相似文献   

4.
短讯     
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援江西省樟树市以村(居)委会为单位,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所有城乡低保户进行全面核查。通过全面清理核查,摸清城乡低保对象的实际生活状况,实施按标施保、分类救助,对不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对象一律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相似文献   

5.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总体目标,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推进各项救助制度落实、完善、衔接、配套,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健全社会救助的协调发展机制。着眼于社会救助制度的长远构架和城乡一体化的趋势.统筹做好低保、农村五保、灾民救助和流浪人员救助,建立健全城乡”分类施保”和临时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民政局积极谋划民政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努力开创民政工作的新局面。一是城乡低保进一步巩固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扎实推进分类施保。对18~40周岁和农村低保对象进行核查清理,分类甄别.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讯     
《中国民政》2008,(1):44-44
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07]26号),《意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问题。主要作法是:一是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加强动态管理,进一步落实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积极推进“分类施保”。  相似文献   

8.
刘敏 《长江论坛》2011,(2):60-63
低保人员的自助意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社会救助的效果,而且关系到低保人员是否能摆脱贫困。以武汉R社区的调查为例,探讨城市低保人员的自助意向及其政策含义。除少数福利依赖型个案外,多数低保人员积极自助,但其强烈的自助意向和较差的自助能力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政府必须强化个人责任,转变救助方式,激发受助人的自助意向,提高其自助能力,帮助他们从受助到自强。  相似文献   

9.
《广东民政》2009,(3):39-39
第一条 为完善我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救助政策和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分类救助的原则。 按照低保对象致贫的原因、身体状况、劳动能力、困难程度和自救能力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救助标准,实施分类救助,对家庭有特殊困难的人员给予特别照顾。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11,(3):14-18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我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城乡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在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以城乡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现就推进按标施保、加快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局在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工作分类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的“三项机制”:完善低保与就业的联动机制,增强低保制度的就业推动力;完善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参加义务劳动的机制,增强低保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不应保者坚决不保。同时,做到“三个明确”:明确低保民主评议小组的组成人员及所占比例;明确低保民主评议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民政局改革过去村两委会评议,群众监督的做法,让村组两级代表票决低保对象和救助标准。每季度初,村民小组召集本组村民代表.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提出低保对象候选人名单,组代表评议确定本组低保人员,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从1997年开始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解决当时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随着应保尽保在各地普遍得到落实,低保工作面临新的课题:低保制度的生命力如何继续保持,怎样提高低保救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认为,探索分类施保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从最初单一的城市低保发展到目前包括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在内的比较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覆盖人口逐年增长,救助资金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12,(5):52-52
安徽省淮北市民政局吴义华认为,当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存在“三个错位”:一是地方社会管理和国家立法出现了错位。《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宗明义,救助对象就是救助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在本城市无亲友可投靠,又不享受城市低保和农村五保待遇的人员.救助的原则是主动救助、无偿救助、自愿救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0,(11):61-61
安徽省绩溪县民政局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救助力度。一是对救助对象一律取消救助病种限制。二是对救助对象中符合参保参合部门规定的大病及重症慢性病患者实施医前、医中、医后救助。三是对农村五保户、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除了全额资助参保参合外还给予200元以下小额门诊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宁波市通过了《宁波市医疗救助办法》.并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一是扩大救助对象范围,首次把见义勇为者列入救助对象。救助对象主要包括九类人员: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低保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中患有特殊病种疾病且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30%以内的特困职工家庭:持有《宁波市城区社会扶助证》的家庭成员:原精简职工享受定期定量补助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农村三老人员(老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县级以上政府确认的见义勇为者;  相似文献   

18.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切实使广大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和改善。但在制度实践中,就如何确定保障标准,积极推行分类施保,使这一惠民政策在具体实施中更加贴近民众实际,最大程度凸显城乡低保的救助功能,仍需要不断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19.
短讯     
《中国民政》2013,(9):62-64
社会救助和救灾为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健全救助管理工作网络,完善救助管理工作体系,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内蒙古赤峰市民政局开展救助管理进社区试点活动。(史景新)福建省漳平市民政局五项措施加强城乡低保资金管理。一是制定政策,逐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二是制定标准,严格评议、审核、审批工作;三是关注民生,合理调整保障标准,适时提高补助;四是资金专户管理、社会化发放;五是开展专项执法监察,确保民政资金安全、到位发放。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是全市的老工业区和产业工人居住区,人口39.9万,辖7个街道,92个社区。目前,全区享受城市低保的家庭3873户8295人,占区内常住人口总数的2.07%。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城市居民低保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素质优良、条件具备、资金落实、信息公开”的要求,不断完善政策保障,健全工作体系,创新管理机制,推行分类施保,全面打造科学低保、公平低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