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面对多舛的命运并没有在不堪重负的生活中日趋萎缩、曲意奉承,而是在深刻自省中正视自我,走向旷达;在屡次遭贬中超越自我,走向成熟。坎坷曲折的经历促使他反省涉世多艰的生活意义所在。苏轼的自省与自嘲对其人生态度的影响表现为:自责言之过;自知而后省;自省而后达。 相似文献
2.
李显根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3)
"乌台诗案"后,苏轼先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尽管处境险恶,生活艰难,但是苏轼仍然一如既往地体察民生疾苦,为当地人民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在他的诗文中有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4.
苏轼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带着致君尧舜的济世之志进入佳途,然而宦海的浮沉使他的政治热情破灭。转而在任自然的道家思想与身心皆空的禅宗哲学中寻求解脱。通过对苏词中五种自我形象的解读来剖析各种形象深层的儒释道之成因。 相似文献
5.
6.
苏轼谪居海南,留下的几百首诗文对海南环境进行了多方面的描述.纵观此时段的创作,苏轼海南诗文中关于海南环境的论述是不断变化的.以苏轼被贬海南前后大约三年中的诗文为分析对象,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探讨苏技海南诗文中对海南环境的描写,并简要探讨其嬗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诗、词、文、画、书法及理论成就彪炳千古、影响深远。本文围绕《寒食帖》,对苏轼的书法”神圆”境界及其成因略加评述,探索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8.
李白和苏轼秉有着相同的自由超越的精神特质,他们这样的精神特质呈现在各自的诗歌和词作中。李白和苏轼的自由精神是从现世的政治苦难中超越而来的,其自由精神的实质是“创造性天真”。如此生命特质既使得他们保持着特立独行的世间姿态,同时还使得他们的诗歌和词作创作产生了不束缚于格律和形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宋人诗话作为宋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给予苏轼高度的关注。在对东坡其人、其诗歌创作的品评中,多数持褒扬态度,也有少数品评是对苏轼诗法的批判。这主要集中在对其以文为诗、怨刺诗风、求奇求巧及用典等问题上。正是这些批评与指责,引起了后人的不断论争。究其原因,是对苏轼所开创的不同于唐诗传统的宋调的论争,是诗歌评判标准的分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特色小镇已经成了推动城镇建设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与小镇在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的特色与内容方面具有一致性与互补性。本文以殷村职教产业为例,寻求职业教育与产业变革、经济转型、江苏战略、常州发展的融合点,完成以中企国业智造价值观升级,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典范。 相似文献
11.
苏轼岭南白梅诗是苏轼贬谪惠州时所作,曹雪芹白海棠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托名书中几位主要少女咏白海棠,以揭示她们的性格、命运。笔者通过细读苏轼岭南白梅诗和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白海棠诗,发现白海棠诗无论用韵、炼字、意境,均对白梅诗有所借鉴。在正文中,笔者就这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并以布鲁姆"误读的诗论"相关引言做总结,指出借鉴对于创新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当年苏轼站在著名的赤壁战场举目眺望,一腔豪情付诸一阕流传千古的《念奴娇》,将男人的胸襟、时间的无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近千年之后,一个名叫吴宇森的中国男人希望用他擅长的电影表现那场战争的惨烈、豪杰的英姿,但显然,吴宇森的运气远不如苏轼,他没能拍出一部令人回肠荡气、记忆深刻的一流电影。 相似文献
13.
创业实践是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创业体验、提升创业认识、增强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职业学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的背景下,以常州建设高职校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提出了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