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是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执行者和检查者,他们的利益是党和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动态,既是一个地区政治与经济形势的晴雨表,也是各级领导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一、对基层干部群众当前思想动态的基本估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是成功的,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中央反复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支持。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90%的干…  相似文献   

2.
农民负担反弹问题根源探析王勇穆向民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是稳定农村经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重要保证。但是一些地主伤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农民负担反弹不断见诸报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从研究资料看,人们倾向于将此类问题归结为四方...  相似文献   

3.
刘保忠使搜登站镇由乱到治发生“底朝天”变化,让人叫绝。但细细琢磨,他并没有什么“绝招”,他只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忠实地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应尽的职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率先进行改革的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部分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少地方还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不容否认,当前“农业、农民、农村”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一个时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一些地方农民负担却愈来愈重;另一方面,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但缺乏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发家致富的能力,而…  相似文献   

4.
刘伟 《瞭望》1999,(51)
有一些基层干部形象地把农民负担问题比作“高压线”,坦言这根“高压线”碰不得、摸不得。可在实践中,有些干部却屡撞不误,甚至不惜丢官受惩。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的确有些基层干部自身有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基层政权组织机构过于臃肿等原因。记者最近到甘肃一些县乡采访,初步了解了某些干部屡撞减负“高压线”之缘由。财政指标逐年递增农民负担越来越重甘肃平凉、庆阳,统称陇东,以农业为主。近几年,这里发生过多起强迫农民种植烤烟和乱收费等加重农民负担的事,受到省委、省政府的严肃查处,有些乡党委书记、乡长因此丢官。然而那些撞…  相似文献   

5.
农村税费改革是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改革,对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农村党群关系,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加强宣传,使基层干部领悟中央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质,努力解决好乡镇财政、村级债务、农民负担、农民欠税等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用行动重新赢得群众信任──四川省仁寿县改善于群关系见闻毛朝敬,陈付生最近,记者来到四川省仁寿县农村采访,看到这里干群团结、人心稳定,与一年多以前的境况大不一样。一年多以前的一段时间里,这里曾因农民负担不合理,加之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还有少数干部...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民负担过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负担重已成为影响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的矛盾焦点。针对贫困山区农民负担状况、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农民负担的范畴及程度1、农民负担的范畴。农民负担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的事。农民负担过重这一新的农村矛盾的出现,也只是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开始的。什么是农民负担?那些属农民负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文件上都有规定,那就是农民承担的三提五统,即村级三提留: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乡级五统…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0,(50)
朱镕基总理 4月在江苏考察时说:减轻农民负担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各地方要严格执行中央各项政策措施,认真减轻农民负担。要继续开展专项治理,完善监督管理办法,严肃查处违反规定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要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状况不改变,农民负担就不可能真正减轻。县、乡财政支出首先要保证干部、职工工资的发放,凡是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的地方,就不能进行任何建设,即使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事业建设,也一定要服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先后…  相似文献   

9.
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一个牵动上上下下触及方方面面的老问题。十多年来,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三个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但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依然存在,在有的地方,甚至有所加重。1996年6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指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当前,一些地区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党同农民的关系,影响农村稳定的一大因素”。本文就农民负相过重的具体失现、原因及其对策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意见。一、农民负担过重是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原因。所谓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在非等价交…  相似文献   

10.
民族婚姻法渊源多样,其变通规定更是复杂,为促进民族婚姻法的适用,应加强民族婚姻法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本文整理了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规定,阐述了民族婚姻法适用的规则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大国,一些省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近年来,由于农民增收势头减缓、农民负担加重和基层干部作风简单粗暴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接连不断。而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负担加重。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现在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将始终是弱势产业,对弱势产业采取何种政策加以扶持、调控,是要仔细思考的。  相似文献   

12.
林嵬  刘健 《瞭望》1999,(27)
从河南省农民负担监督办公室提供的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负担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到,1990年,全省农民负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1238%,达到一个高峰,此后逐年回落,到1998年全省农民人均上缴的统筹、提留款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9%,加上各种集资、摊派才占416%。可河南省社科院和信访局最近所做一项调查却表明,大部分地方农民实际负担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但其表现形式越来越“隐形”,农民负担明白卡之外还有很多“暗卡”。最近,记者来到河南省新野县樊集乡钮寨村蹲点调查,发现这里1998年农民负担竟高达300元,而…  相似文献   

13.
瞭望哨     
《瞭望》1993,(29)
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各级政府积极行动,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得以削减,深受农民欢迎。但人有多种,物有不齐。也有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将减轻农民负担视为自己的一种“负担”,千方百计敷衍了事。有些单位,上级来检查的时候,有汇报、有  相似文献   

14.
林嵬  刘健 《瞭望》1999,(27)
去年以来,由于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回落,农民劳务收入减少,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面对农业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的新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指出今年农村工作必须抓好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两个突出问题。要做好这两项关系全局的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是切实把过重的农民负担减下来。如果农民负担不减轻甚至反弹,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而且容易诱发基层干群矛盾,加剧农村不稳定状况。过重的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地方和部门贯彻中央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力,监管机制不完善,对违纪行…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将农民负担过重归结 为农村地区的乱收费、乱 摊派和乱罚款,事实上,只要比较一下城乡居民之间的负担状况就会知道,“三乱”现象只是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原因之一,而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则在于农村居民在公共产品及税收负担方面与城市居民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干部选拔上,特别是在换届人事安排中搞“一刀切”。这样,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就出现了班子成员年龄明显呈“层层递减”趋势。这种以年龄定去留、凭年龄用干部的做法,挫伤了大批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助长了一些基层干部的浮躁情绪,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警惕改任非领导职务造成的干部资源浪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不少地方采取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办法减少干部职数,虽然干部职数总体下降,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荆棘 《瞭望》1999,(45)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已不止三令五申。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乱摊派几乎年年都讲,送会必讲。然而,这类事件还在一些地方确凿无疑地发生着。少数干部的胡作非为及简单粗暴,已经引发了一些干群冲突,酿成一些不应发生的恶性案件,严重伤害了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这种加重农民负担、漠视农民尊严、侵犯农民利益的做法,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社会大局的稳定。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做好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严肃指出,“党的农村政策在一些地方不落实,是当前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些地方的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农民在有些问题上与基层干部结下了“死结”,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村务不公开、不透明,带领群众致富的办法不多,没有根据农村的新形势转变领导和管理方式。当前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应由此入手 各地农村不同程度地积累了许 多矛盾和问题,如宅基地发 放、计划生育、土地承包、果园山林承包、村务公开等。这些问题由于干部思想未转变、干部更替等多方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及时的梳理和解决,使一些地方农民和干部在一些问题上结下了“死结”。这是…  相似文献   

20.
一些地方的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拖欠税费,指责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一些农村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革开放20年来,农村的经济迅猛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此,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