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全球化加快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但并没有改变多元文化并存这一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文化全球化"为名进行文化扩张,宣扬未来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将消失在单一的"全球化"文化中,其实质是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与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密切相关。中国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和"魂"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更新和融合。  相似文献   

2.
董晓龙  杨鸣 《学理论》2013,(4):22-2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显示出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其不仅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砝码,更成为振兴民族的不竭动力。所以,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重大意义及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表明我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正确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含义及其重要性,需要根据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文化体制改革承载着对外保护国家文化主权和对内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双重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在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中,要警惕"去意识形态化"与"泛意识形态化"两种相反的极端倾向。必须把握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推进文化市场体制与管理改革,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主权与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沈洪波 《理论导刊》2007,26(8):114-117
"安全困境"是国家安全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非传统安全作为新的安全研究领域引发了新的安全研究线索和"安全困境"问题。对于非传统安全重要内容之一的国家文化安全的研究来说,其"安全困境"问题的研究与认识包括文化安全的理论困境、文化安全的主体要素间存在矛盾和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反对文化霸权的认识误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抉择,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应然之举,是实现民族复兴之伟大梦想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牢固的现实支撑: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当代价值彰显为其筑牢坚实根基,中华民族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其盈注充沛底气,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为其提供理论导引。将文化自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导向;就是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有效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就是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付马 《学理论》2013,(22):49-50
全球化的发展凸显了我国文化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安全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理性地面对我国文化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意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传播途径;实行"受管理的全球化"战略以及借鉴其他国家的宝贵经验等战略方针和政策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8.
"文化帝国主义"的提出,揭开了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非暴力手段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侵蚀的真面目。发达国家通过这些手段来逐步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这样会造成这些发展中国家否定自己民族文化的危险局面。因此,发展中国家应提高警惕,并采取措施避免民族文化被同化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9.
韩生 《党政论坛》2012,(3):18-19
一、"文化源头",上海城市地位应有的功能要求和作用发挥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国家战略高度阐明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上海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中国和上海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和发展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与全球化教育、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潮的冲击下,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进入反思和深化阶段,并且开始从"民族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向"全球社会多元文化教育"转向,在新的发展路径中,多元文化教育仍然面临着如何调适国家、民族利益与全世界共同利益,以及文化诉求、经济诉求与政治诉求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5)
文化外交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越来越有独特作用。开展文化外交是我国综合国力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确保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我国开展文化外交的战略思维应立足传播中华文化精髓,优化国家形象,加大文化传播力度,注重文化外交策略,结合政治外交与经济外交工作重点和需要统筹布局。运用文化手段减少"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和国家外向发展的阻力;为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提供文化推动力量;带动对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2.
刘鹏 《党政论坛》2012,(6):52-55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来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等,从而达到"遂己所愿"之结果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国纷纷把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努力增强本国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和渗透力.我国也在党的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文化软实力建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3.
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新名词,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主要由作为智力支持的文化软实力和作为精神动力的文化软实力组成.文化软实力包括精神文化的生产力、制度文化的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的生产力三个基本形态.当前,面对竞争激烈、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勇 《学理论》2012,(4):23+2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述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  相似文献   

15.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文化治理思想的核心要义。当前,传承和发扬毛泽东文化治理思想,要正确处理"一"与"多"的关系,强化法律和制度建设,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现代国家文化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邹广文 《理论视野》2012,(12):15-16
社会文明离不开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的世界崛起,我们更需要在世人面前展示出富有魅力的国家文化形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念,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可以说这一表述为今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了总的纲领。从十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
我国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背景下,文化对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和影响越发凸显。我们要正确把握文化建设"六个一"的核心内容,共同构筑我国的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制度和文化治理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文化制度和文化治理作出了重要规定,提出了一系列任务要求,使我们更加清楚在文化领域"坚持什么样的制度"这一根本问题。我国文化制度和文化治理有着显著的优越性,同时,还需进一步提升文化治理能力,将文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文化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创新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是文化建设在理论上的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建设在实践上的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建设在战略布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每一个国家都存在两种实力,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 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