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昂奔放的《游击队之歌》出自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之手。在民族危亡之时,贺绿汀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创作了大量优秀歌曲,激发了许许多多人的斗志,也给人民群众带去了精神食粮,增强了人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他的歌曲思想性与艺术性交相辉映,历久弥香。从他的抗战歌曲,特别是《游击队之歌》中,不难看出这一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广大观众熟悉的著名影片<渡江侦察记>,讲述了侦察连长李春林以及班长吴老贵、战士小马、侦察员周长喜,还有当地游击队的女队长刘四姐等为我军渡江作战获取情报的故事.侦察连长的原型--原"渡江侦察英雄连"连长、5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渡江侦察记>时的军事顾问高锦堂,向记者叙述了渡江侦察的真实过程.  相似文献   

3.
春江 《党史纵览》2004,(3):25-28
1990年春,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所著的<裂变之光>出版,并在上海的<文汇报>上连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4.
音乐厅的台上,十三面琵琶齐奏着“游击队之歌”,整齐划一的乐声随着演奏者动作一致的手进发出来,听来简直像是一面琵琶在弹奏。乐声渐渐小了,远了,最后戛然一声,全部消失了,游击队  相似文献   

5.
这首名为<台湾>的诗歌,是爱国诗人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七子之歌>中的第三篇.其余六篇分别为<澳门>、<香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7处"失地"比做远离母亲怀抱的7个孩子,用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自从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的那天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就为争取台湾回归祖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相似文献   

6.
著名音乐大师贺绿汀,1903年7月出生于湖南邵东县槎江乡马王塘一户普通农家。他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的领域里,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用生命的乐意奏出崭新的音符,写出了无数支歌。如《四季歌》、《天涯歌女》等电影歌曲;《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等抗日歌曲;《东方红》、《毛主席来到天安门》、《节日的队伍》、《振兴中华》等讴歌新中国,赞美新生活的优秀作品,深受人民喜爱。  相似文献   

7.
俞可平,男,1959年生,浙江诸暨人,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地方政府创新奖负责人.2006年12月28日,他在<北京日报>上发表<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引起海内外广泛反响,也因此有中国共产党"文胆"之誉.2009年8月中旬,在几番联系之后,这位著名的政治学者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的民主问题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5类别:民间文学 发布时间:2006年6月 编号:Ⅰ-5项目名称:刻道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 施秉县 简介:苗族<刻道>,即"刻木",是在一根歌棒上记录了各种代表歌词内容的符号.内容为苗族<开亲歌>,是至今保留的苗族古代刻木记事符号.  相似文献   

9.
1935年6月3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给东北负责同志的秘密信>(即著名的六三指示信)中,高度评价了以罗登贤为首的一批东北抗日先烈,赞誉他们是"抗日英雄,阶级战士".这其中有一位从沈阳走出的传奇式人物,一位出身于民族资本家的共产党员,他就是中共宁安县委书记,密山游击队队长朱守一(周子歧).  相似文献   

10.
吴晗,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市前副市长,曾因一部<海瑞罢官>而举世闻名.袁震之,清华园中的才女,却因重病而久卧病榻.他们在病床前相识,并由此演绎了一段旷世爱情.  相似文献   

11.
何鸣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的主要负责人,原本并不特殊,然而1937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提出要注意"何鸣危险(被国民党包围缴械的危险)的警戒"后,何鸣因此而名声大噪,成为上了<毛泽东选集>为数不多的中共福建党史人物之一而入了另册.  相似文献   

12.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写于战火纷飞的1943年,词曲作者是曹火星.这首传唱半个多世纪的歌原名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新"字是毛泽东提议加上的.至于是怎样加上去的,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拍摄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青春之歌>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由著名艺术家崔嵬与陈怀皑合作导演的影片,在电影艺术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我国电影艺术史上的一部经典.那么<青春之歌>是如何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14.
记得60年前,我在海伦县城读小学三年级时,就学会了抗联歌曲<露营之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脍炙人口的诗句激荡着我年幼的心,一个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耸立于脑海之中,他就是李兆麟将军.想不到相隔35年之后,我竟用笨拙的笔写出了关于将军的传记文学.回忆那段创作生涯,心潮难抑,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新青年>杂志(初创时名<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创办于1915年9月15日,至今已有90周年了.对于这份杂志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重大影响,谁也不会否认.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对于应当如何准确地看待<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有人评价极高,有人则以种种理由,贬低它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曾珺 《党史文汇》2009,(2):63-64
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在<智囊>卷3<上智部·通简·朱博>一节中,记载了汉代冀州刺史朱博这样两个故事: 朱博出身武吏,并不精通如何做大官.  相似文献   

17.
<管子>认为,世界万物和生命都起源于水,没有水也就没有万物和生命的产生和存在.<管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水"是万物之本原的论断.既然水是宇宙万物之本原,那么人类社会的文化也起源于水,没有水也就没有文化的产生.相应地,<管子>赋予水以道德、民俗、政治、宗教等一系列社会属性,使自然之水变为文化之水.<管子>不仅从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论证水,而且从科学的角度认识水,从技术的角度讨论水的利用,以服务于国计民生,这正是<管子>的高超与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18.
脍炙人口的《游击队之歌》中唱道:"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反映了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的武器装备的主要来源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但是随着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单靠战场缴获武器来装备部队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作战需要了。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是刘武生同志继<周恩来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之后又一部研究周恩来生平思想的力作.作者长期在党的文献编辑研究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平思想研究岗位上工作,他的<周恩来的晚年岁月>2006年初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当年11月在香港出版海外版,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他的这本<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同<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一样,是一部积数年之功、厚积薄发之作.  相似文献   

20.
唐定波 《江淮》2011,(5):48
孩提时代,我就喜欢听说书艺人说大鼓书,爱听老爷爷讲故事,爱看小人书,凡是能借来的长篇小说,都是连天带夜地看完,《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以及《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大部头小说,中学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