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书博 《学习论坛》2005,21(7):52-55
抓住机遇,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自己,历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争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5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波澜壮阔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发展是解决中国根本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发展的正确选择,人民群众是实现发展的强大靠山,艰苦奋斗是兴国富邦的传家之宝,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中国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牢记这些经验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讲话中指出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 ,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 ,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 ,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现在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更加需要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艰苦奋斗支撑民族自立自强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 ,我们的前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如…  相似文献   

3.
李红建 《唯实》2022,(12):25-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法治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重大问题,科学指明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发展也要靠自主创新。”科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力量,创新已成为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根本上要靠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5.
《思考与运用》2007,(4):99-99
“发挥直辖优势,实现科学发展”,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实现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靠党的领导的坚强,靠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和正确,靠全国人民的支持与援助,但最终要依赖于3100万重庆人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执政兴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党、全国、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主阵地,其责任之重大…  相似文献   

7.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坚强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自觉维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全民守法的目标.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阐明了守法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伟大时代实践要求的理论升华。这一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实现人民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以人民为中心,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人民主体性的深刻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现实写照,是党实现执政兴国伟大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周锋 《当代贵州》2009,(17):72-7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胡姝  王丽慧 《求实》2003,(Z1):38
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写入了现行党章,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的治国之策更加重视对全民道德的培养,注重以人为本,从人治向法治的彻底转变。我认为,“法德相济”的治国之策,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体系,进而实现治国利民,兴国安邦的宏伟目标。 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兴国之策 一个民族能否兴旺发达,一个国家是否发展富强,关键在于统治者有没有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符合历史条件的兴国之策。江泽民同志早在2001年1月10日,就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理念。他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21,(7)
正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靠的是人民的艰苦奋斗,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靠的是强大精神的支撑。一个百年大党历经惊涛骇浪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其奥秘就在于政党的精神引领力。新时代精神丰碑是由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伟大抗疫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久久为功战贫困的脱贫攻坚精神所铸就,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奋斗历程中孕育、继承、发展、建构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历经时代大潮千难万击还坚劲、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不断丰富升华的新的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12.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的党是靠艰苦创业起家的,是靠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发展壮大的,18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是靠艰苦奋斗取得的。离开这个精神支柱和重要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艰苦奋斗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到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进一步凝聚和激励广大党员于部和人民群众思想和行为,确保跨世纪目标的如期实现,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重要保证。金融作为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我们要深刻把握全面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之间的融合关系以及内在逻辑,两者是一整套相互协同、相互融通的国家制度,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体现在国家治理、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及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的深刻革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发展这一主题。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与执政兴国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党50多年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创新。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人民的富裕与否、科技水平的高低,都可以归结为经济实力的强弱。不首先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不可能缩小,全面建…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9,(9):43-45
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实质上反映了教师在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原则。  相似文献   

16.
做创新型教员 培养合格军事医学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 ,归根结底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国据此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的目标 ,全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改革 ,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江泽民同志说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还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是科技兴国的战略基地。军事院校长期以来担负为国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 ,面对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军事医…  相似文献   

17.
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历史方位、战略环境、奋斗目标、战略布局、发展步骤和重大举措。深刻认识实现现代化国家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眼新的时代特点,科学筹划发展战略,准确把握构成要素,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学重点】一是充分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二是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我国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因而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三是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领域的深刻变  相似文献   

19.
莫纪宏 《奋斗》2023,(4):37-3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为科学理解“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向指引,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不仅揭示了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和本质要求,而且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以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志的理论创新关于“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发展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继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提出,是经由实践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